喝茶易致贫血?反季节蔬菜有激素?这些饮食传言是真是假,终于知道了……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饮食之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饮食还有助于养身健体,延长寿命。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网上此起彼伏的传言,却让人难辨真假。
喝茶会妨碍铁吸收导致贫血?反季节蔬果不安全?小龙虾含有重金属不能吃?自制食品更健康?……今天,可可带你一探究竟。
1
喝茶会导致贫血?
今年春茶已经纷纷上市,不少茶友都尝上了这“第一口鲜”。但 2019年有传言称:茶叶中含有的单宁,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这个传言是否可信?茶还能喝吗?
真相
的确,茶叶中含有单宁这种成分,它也会与铁元素结合生成不溶性物质。
但我们每次泡茶用的茶叶仅仅只有几克,溶解在水中的单宁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对铁元素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也不会造成贫血了。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也都证实,喝茶对人体铁的吸收没有影响。
即便喝茶会影响铁吸收,我们多吃两口瘦肉和蔬菜也能补回来,因为人体每天对铁的需求量并不大,10~15mg即可,而瘦肉富含铁元素,蔬菜中的维生素C 又能促进铁吸收。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心。
不仅如此,适当饮茶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能帮助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
但有人说: 喝茶喝多了还会醉?确实如此!
茶叶中的茶碱,其实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当其浓度过高或饮用过量时,即可出现心慌、心率加快、头晕乏力、胃部不适、站立不稳等“茶醉”的症状,特别是 对茶较敏感的人或不常喝茶的人,更不宜空腹大量喝浓茶。
要是万一真的茶醉了,可以适当吃点荤菜或糖果,以消除不适。
2
反季节蔬果
没营养,不安全?
现如今,反季节蔬果随处可见,但很多人不会购买食用,因为他们觉得反季节蔬果是长期储存的,没营养;或者觉得反季节蔬果都是打了激素催熟的,不安全。究竟反季节蔬果能不能吃?
真相
反季节蔬果的确可能是长时间储存的,但随着果蔬保鲜技术的进步,和应季时的营养差别一般不是很大;当然了,也有些反季节果蔬是在大棚中种植成熟的,以现在的技术,一些大棚种植的条件比自然条件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些营养成分甚至可能高于应季果蔬。
另外,不用谈激素色变。首先,植物和人一样,本身就是存在激素的;其次,额外添加的激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的在于促进果蔬的生长成熟,由于人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所以对人体不起作用,自然也不用担心激素危害健康。
总的来说,只要是在正规市场购买的反季节果蔬,一般可以放心食用。
3
小龙虾含有大量重金属
不能吃?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上市的季节,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传言说“小龙虾很脏,还含有很多重金属,不能吃”,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
小龙虾是淡水虾的一种,现在人们食用的小龙虾,大多是人工养殖的,并非从臭水沟、稻田等地抓取的,所以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一般不用担心其生长环境恶劣引起重金属超标。
即使有重金属,也大多集中在小龙虾的头部,食用时只要不吃虾头,也不用害怕重金属危害健康。
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小龙虾体内可能存在一些寄生虫,烹饪时应充分煮熟,水开后再煮10~15分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威胁。
4
动物蛋白消化吸收率高
比植物蛋白好?
动物蛋白是指肉蛋奶中的蛋白质,植物蛋白则是豆类、菇类等蔬菜中的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所以有传言称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好,应该多吃动物蛋白。这种说法正确吗?
真相
人体内的各种蛋白质由二十多种氨基酸构成,其中九种氨基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而大多数动物蛋白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且吸收率可以达90%以上;植物蛋白则大都缺乏1~2种必需氨基酸,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从这一点上来看,动物蛋白的确比植物蛋白更好。
但由于动物性食物往往含有过多的热量、脂肪、胆固醇等,大量食用不仅会增加肥胖风险,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的发生率。植物蛋白却能规避动物蛋白的这个不足。
所以,是否应该多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入蛋白质,需要因人而异。瘦弱人群可适当多吃动物性食物;而肥胖、心血管病患者,则应控制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适当用高植物蛋白的食物来替代。
5
猪油易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植物油更健康?
很多人说猪油脂肪含量高,而且主要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所以不如植物油健康。
真相
猪油确实含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其中反式脂肪的危害比胆固醇更大,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有调查发现:每天的膳食总热量中,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就会使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5%。
但反式脂肪并不只存在于猪油中,植物油在长时间高温加热时,如长时间煎、炸等烹调时,可产生大量反式脂肪,增加心脑血管风险。而且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越多。
其实,从营养学上说:食物没有好坏之分。用对了,它就是好的食物;用错了,它就是不好的食物。
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烹调油(即做菜时额外加入的油)应该限制在25克~30克,而且最好是不同脂肪酸结构的油换着用,掌握不同油适合的烹调方法,更有利于健康。
6
自制食品一定更安全?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黑心商家偷工减料,甚至用有损健康的物质替代原料等新闻报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制食品才是最安全的。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真相
我们不妨用大家常做的葡萄酒和酸奶举例:
①自制葡萄酒:易有杂菌或产生甲醛
相对而言,企业酿制葡萄酒能更严格地控制温度、时间、菌种等,并对酿造工具进行全封闭式消毒。而自制葡萄酒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病菌,易造成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引起腹泻、呕吐等。
另外,植物细胞壁含有果胶,发酵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甲醛,企业酿造会通过改良菌种、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醛含量,但自制葡萄酒却很难控制,容易引起中毒事件。
②自制酸奶:易被杂菌污染
企业生产酸奶会先将牛奶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在接近无菌的环境中投入发酵用的乳酸菌,进行发酵。
而自制酸奶,其实很难保证无菌环境,即使将牛奶煮沸,相关器皿开水消毒,也难免受到杂菌污染,埋下健康隐患。
所以,葡萄酒、酸奶等对菌种、无菌环境、温度等要求比较严格的食物,不建议自制,还是在正规商超购买比较好。
7
隔夜菜致癌,一律不能吃?
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出现剩菜的情况,为了避免浪费,大多数人第二顿会继续吃。但网上有传言称“隔夜菜致癌,一律不能吃”,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
所谓隔夜菜,一般是指放置时间超过5~8小时的菜,关于它致癌的说法,其实来源于其中的亚硝酸盐。
但实验表明,无论是蔬菜、肉类、海鲜还是蛋类,储存在4℃的温度下24小时,亚硝酸盐含量是没有明显变化的。
而如果放置在25℃左右的室温下,亚硝酸盐的含量则有所上升,尤其叶类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在12小时后就会迅速攀升,达到100mg/kg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是放置在冰箱密封保存的隔夜菜,一般可以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是放在室温下保存的,时间过久就不建议食用了,尤其是叶类菜。当然,从更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现做现吃,不要剩饭剩菜。
颠覆传统的减肥法!掌握一个原则,人人都能吃得好、轻松瘦,还能控血糖!
天天补钙,为什么还是骨质疏松?1个误区可能让这么多年钙都“白补”了!
藏在身边的“天然滋补品”!每天吃一口,强五脏,养容颜,防感冒……好处多多
它是“第三大心血管疾病”,却鲜少有人知道!出现症状,2年内死亡率可高达50%……
情绪不良伤全身!名老中医公开养生法:心情好了,睡眠香了,脏腑协调气色好…受益终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文章有收获,就点个赞吧~
- 标签:清泉湾漂流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