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乡村留下的乡愁记忆
前段日子,恩平市大田镇塘背村迎来一支施工队,村口、后山时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很快,村民就留意到,一座高大的牌坊在村口建了起来,后山的古树林里,沿路多了凉亭、长廊模样的建筑物。
有好奇的村民跑去问老书记梁水权,他回答:“借着后山那片古树林,我们村要打造成为一个绿美古树乡村,未来还可能会发展乡村旅游业。”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护珍贵乡土古树资源,传承乡村历史文脉,今年广东省启动了100个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其中,江门计划在年内建设7个绿美古树乡村,塘背村便是其一。另外,还有台山市广海镇龙岗村、都斛镇义城村,开平市蚬冈镇牛过塘村、马冈镇北湖村,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沙湖镇龙门村。
目前,这7个村的规划设计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台山市和恩平市的建设镇已经开始工程施工,开平市的建设镇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绿美古树乡村如何建?专家表示,要准确把握绿美古树乡村的建设目标,以保护古树资源和延续历史文脉为前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以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绿美古树乡村。
一树两园 凸显古村风貌
俯瞰蓝田村,村前三两片水塘,西侧有碧绿河道蜿蜒;民居错落有致地沿着后山绿林分布,犹如一轮弯月,好一幅“山环水绕”的风景画。蓝田村具有600多年历史,村内零星保留着几栋古建筑和古碉楼,古树公园里有6棵平均树龄为108年的古榕树,以及酸枝、刺桐、龙眼、黄皮、榕树等众多近百年的大树。
专家表示,蓝田村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但村落布局单一,村庄特色不明显,尚未充分发掘和还原古村风貌。“建设绿美古树乡村,就是通过古树公园的建设串联‘古树’和‘古村’两大亮点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蓝田古树乡村风貌。”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生态工程设计分院院长赖秋红说。据悉,赖秋红曾参与恩平市三个绿美古树乡村的规划设计。
何谓“绿美古树乡村”?根据《广东省绿美古树乡村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它指的是:以乡村绿化美化为基础,集古树资源保护和观光、乡村文化、科普宣教和绿色家园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自然村(自然村落)。
具体而言,绿美古树乡村应实施“一树、两园、三廊、四旁”建设任务,实现“五美”(古树美、庭院美、村庄美、生态美、生活美)建设目标。其中,“一树”为开展古树资源保护和风水林保护,“两园”建设古树公园(古树园)和绿美家园,“三廊”为打造生态科普宣教廊、历史人文展示廊和绿美古树乡村景观廊。
以塘背村为例,它将因地制宜打造“一园、两廊、三区”的古树乡村生态空间格局,即在原有古树公园的基础上,打通村庄西北两侧的古树群;依托现有村庄交通路网打造绿美古树乡村景观廊及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展示廊;根据村落格局,划分建设绿美村庄生活区、古树公园休闲区和生态田园观光区。其中,生态田园观光区便是梁水权在前文提及的乡村旅游景观,未来规划打造成为田园观光摄影体验区。
“绿美古树乡村的建设有两大共性:一是以古树资源为依托,二是以自然村落为单位,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的过程中,把握总体建设目标,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赖秋红表示,他们会深度挖掘村落的深层文化和特色民俗民风,以实现功能为导向,以凸显古村风采为特色去建设绿美古树乡村。
村绿共融 建设生态家园
几棵大榕树环绕而生,枝繁叶茂,绿叶婆娑,在村头形成一个天然遮阳棚。午后的阳光猛烈,人坐在榕树荫下,清风徐来,引起鸟鸣阵阵,这是记者踏入马岗镇北湖村古树公园的第一印象。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村党支部书记梁卓然带着村民建起公园、保护古树名木的愿景。北湖村处于开平市生态农业圈,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古树资源丰富,村口种有桂木、龙眼、荔枝、榕树等18株三级保护的百年古树,古树群总面积达0.5公顷。在村民眼中村口古树群就是守护他们村庄的风水林,意义重大。
从上空俯瞰,北湖村村前建有水塘,村两侧被郁郁葱葱的林木包围着,而左侧便是村口古树群的分布处。水塘、林木,山水相容,这是岭南传统村落的特色。
北湖村的古树平均树龄有160年,据说它们是村里的“南二公”种下的。“这位南二公是教书先生,我们村里有老一辈的人受教于他门下,启蒙识字,代代传下保护村口古树林的家训。”梁卓然带着记者在古树林里转,“这是160岁的古荔枝树,这棵桂树也有160岁,这些是我们后来种下的。”
梁卓然表示,百年来,村民与古树相处融洽,“古树繁茂,意味着我们村人丁兴旺,家族绵延。”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规划建设绿美古树乡村的目标。为此,我们要突出村庄的自然资源条件、生态景观发展特色,探索适合当地的绿化发展模式,打造集景观展示、休闲游憩、古树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新亮点。”赖秋红说。
作为建设绿美古树乡村的示范点,北湖村将以“绿色满园,宜居北湖”的定位进行改造。如同其他绿美古树乡村一样,北湖村将在升级改造村口古树公园的基础上,美化绿化村落人居环境,构建一个“村绿共融”特色格局。同时,还会沿着村落肌理,规划为绿美古树乡村绿美家园生活区、古树公园休闲区、自然景观观光区、田园风光体验区四大片区,保护见证了村庄多年历史的古碉楼、古井。
而在蓝田村,生态环境的修护与建设亦是重点。根据规划书,“山水蓝田,唯美桃源”为其设计目标,配合建设的有森林生态游览区和桃林古树观赏区。其中,前者会结合现状山体公园和古碉楼打造蓝田村森林生态景观;后者结合现状古树资源和周边疏林地,通过片植桃花,打造特色桃林景观。
人与古树 共同守护乡土文脉
“这一片古树林是我们的保护神。以前打仗的时候,遇到敌人来犯,后山的古树林便成革命战士们的堡垒,任谁也攻不破。那时,革命战士受伤,是摘下毒箭树的叶子作药治好的。”梁水权向记者讲述塘背村与古树林世世代代相依为伴的故事。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为高大的常绿乔木,常见于热带地区,被列为我国三级珍贵保护植物。根据普查,塘背村后山树林中,平均树龄达100年以上的古树约有60株,主要常见树种包括见血封喉、格木、阴香、山蒲桃、斜叶榕等。其中,以见血封喉的数量最多,超过30棵。
“在接近北回归线的地方有这么多的毒箭树比较罕见,这片古树林极具生态研究价值。”恩平市恩平市林业局专职组织员陈程表示。
据当地村民反映,以前他们一直以为箭毒木是“黄榄公”(即雄性乌榄树),不知道其树皮汁液有毒,小时候还经常在这片林子里玩耍,很多村民还有过爬上箭毒木掏鸟蛋的经历,但从未有人因此而出事。
“这是祖宗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产,我们世代保护着这片古树林不被外人破坏,而古树林也护佑我们的子孙健康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梁水权说,“建设绿美古树乡村,更好地保育古树林,就是留住我们的根,留住我们的乡愁。”
塘背村的乡愁除了后山的古树林,还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村内保留了工农红军的临时办事处旧址。“我们都是听着当年的革命故事长大的。”该村的民兵营长梁丁年告诉记者,村里的红色文化浓厚,每年征兵的时候,适龄的年轻人都会踊跃报名入伍。数据统计,村内在册的退役军人有44人,现役的有2人。
“结合塘背村丰富的革命历史故事,我们将以此为发展线索进行规划,突出革命老区特色。”赖秋红透露,该村近期会利用建设绿美古树乡村的契机,打造一个革命文化墙,整合展示村里的革命故事;远期则会在村中心建一栋塘背文化楼,留下村落的历史文化记忆。
“不管是塘背村,还是别的地方,要实现‘绿美古树乡村’的建设目标,便要以保护古树资源和延续历史文脉为前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以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自然村落。”赖秋红补充道。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