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职住平衡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7日讯(记者 陈淋)产业功能区是成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克服“大城市病”,避免区域发展同质化竞争的治本之策。
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投入力度最大、产值效益最高的产业功能区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在成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新时期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和引领区,成都高新西区正以“独立成市”的理念,重新整理城市格局和功能分区,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促进职住平衡、“人城产”深度融合发展,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国际化产学研联动示范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
8月27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建设成果初现,西南首个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芯火基地启动,路维光电产业园开园,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加快推进,这里正悄然蜕变成一座“人城产”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
“芯火”双创基地关键词:产业
依托一“芯”一“屏”
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价值链核心
宽敞明亮,现代感、科技感十足,这是“芯火”双创基地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据了解,这是西南首个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已于今年4月启动。该基地设有功能区展厅、EDA设计平台、测试平台、人才培训室、孵化器等功能板块,将打造由集成电路原始创新促进服务中心、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电路人才交流投资服务平台构成的“1心+1院+2平台”架构体系。
“成都高新已经形成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配套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环境。”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平台创新处处长周彬说,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芯火”双创基地的启动,将进一步推动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
而“芯火”双创基地所在的成电国际创新中心,计划通过3-5年建设,汇集国家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0人,完成关键技术研发不少于100项,累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不少于500家,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与集成电路并称“一屏一芯”的新型显示产业也在重点发力。不久前,路维光电产业园举行了开园仪式。“目前,成都路维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如期实现了一条8.5代和一条11代光掩膜版生产线投产的目标。二期项目完成后,成都路维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掩膜版制造基地。”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武兵说。
路维光电产业园记者注意到,在路维光电产业园附近,聚集了京东方、出光兴产、LG化学、业成、深天马、中光电、极米科技、精电国际、TCL等一批新型显示企业。“以京东方为龙头企业,已聚集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及模组、下游终端应用在内的京东方、天马等一大批企业,构成了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
成都高新西区依据“一芯一屏”产业招商地图、拟引进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表等,围绕招商地图重点招商,依靠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129家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521.55亿元,同比增长20.48%。
“我们公司扎根高新西区已经12年了,可以说目睹了这里从荒芜到繁华的演变”,说到这里的变化,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员工沐春燕很感慨,“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这里企业集聚,一个以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共建共享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之前公司办理业务经常需要辗转到南区,但随着高新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很多业务均可以在西区就完成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高新区在税收优惠、政策资金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从2007年注册到现在,公司人员从成立之初的30 人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人,销售收入也翻了好几倍。”沐春燕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成都高新西区还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积极促成电子科大与京东方共建联合研究院、与华为共建联合实验室,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方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发展共同体。同时,深化与电子科大的产学研合作,组建工作推进小组,研究共设人才基金、引入“产业教授”,推动科研人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走出”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成都高新西区未来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张学文有着明确的目标。他表示,成都高新西区正以产业生态圈建设为核心,积极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助力成都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城市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部分领域的支点城市、领军城市。
华为成都研究所关键词:生活
规划建设产业社区
精准匹配城市功能
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成果初现
早期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往往存在不够重视产业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及城市功能建设等问题,造成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脱节。产业功能区是经济开发区的3.0版本,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特色产业先进要素的聚集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
对此,成都高新西区以既有龙头企业或单位为依托,以生态圈建设为牵引,划片规划建设6大产业社区。今年已先行启动了集成电路、清水河无线创智、新型显示等3个产业社区的建设。
“产业社区的建设,将补齐传统园区重项目轻生活的短板,形成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服务、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功能区建设推进处负责人说,产业社区还将对呈现不同发展业态、发展阶段、发展能级的电子信息细分产业及其从业人口精准匹配城市功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可进入、可参与的生态绿道,绿树成荫的清水河公园,正在抓紧建设的西区人才公寓……记者走进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生态、宜居的气息扑面而来。据介绍,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在产业规划上将构建研发创新型生产场景。以华为成都研发基地为龙头,下好5G、人工智能研发“先手棋”,重点建成国家级无线众创空间(二期、三期),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以电子科大(科技创新)—无线众创空间(创新孵化)—华为成都研发基地、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为轴的全生命周期创新链、研发链、服务链。
在促进研发类高附加业态产业载体建设的同时,根据该社区从业人员,年轻化、受教育程度高等特性,正在打造宜居舒适的生活场景,营造绿色健康的公园生态。在华为成都研究所工作的李伟告诉记者,“随着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如今,忙碌工作一天后可以清水河公园散散步,周末还可以约上朋友去体育公园打篮球,这样的生活很满足。”
“未来,这里将配套建设西区人才公寓35.6万平米,约2000余套住宅、幼儿园2所、小学1所,规划建设社区综合体、滨水商业街、合源路运动场等一批功能性提升项目,把人留下来。”该负责人表示。
成都高新西区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图关键词:规划
完善生活服务配套
建设高品质生活社区
吸引更多人才留下来
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仅仅只是成都高新西区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产业社区的逐步完善,成都高新西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同步推进。
成都高新西区目前已开办中学3所,小学4所,幼儿园25所。2020年,高新西区预计投用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7所。
其中,电子科大实验中学致力于探索“大学与中学融合”,实施“五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即大学教授担任自主招生导师、企业家担任人生导师、班主任担任成长导师、生活老师担任生活导师、学长担任学业导师)。该校的新校区也于去年9月作为高中校区投入使用。
在电子科大实验中学新校区,记者遇见了一位正在参加军训的高一新生。“听说以后能在这里获得与导师双向选择进入一个实验室的机会,跟随大学教授提前进入志趣领域,参与实验、论文,个性化设计大学升学方案,我对自己的高中生活非常期待。”
据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德育处主任助理唐朝阳介绍,科中师生还将同等享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及生活设施,共享高校哲学基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以及各类科普讲座、成长分享。
成都高新西区目前拥有华西上锦南府医院和电子科大校医院两家综合医院,5家公办基层医疗机构,3家民营医院。其中,华西上锦南府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从业人员由华西医院选派,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千余人。医疗、教学、科研与华西医院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流程均与华西医院保持一致,并全面实施双向转诊。
“西区现有服务常住人口30.6万人左右,按照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来算,西区每千人口床位数约5.2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约6.7人,基本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华西上锦南府医院的设立更是解决了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卫建处处长田军表示,未来将根据区域发展和人口情况引入专科医院,此外,在IT大道和天润路交叉口西南侧规划有社区综合体,容纳有10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将用于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扩容提升。
为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成都高新西区沿天润路重点规划配置专家公寓、优化龙湖商(住)服务区,加快天骄西路国际社区改造、规划建设阳光小学、开放街区等配套设施,将新建具有图书阅览功能的社区综合体,完善产业社区功能布局,加快环电子科大城市空间景观提升和锦城绿道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据悉,成都高新西区正在按照“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工作圈”进行产城融合规划,结合电子信息从业人员特征导出城市生活设计模型,打造宜居舒适的品质生活区。
一座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正悄然崛起。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西区将紧扣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城两个重点,加快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边界清晰、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区域识别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图片来自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