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赝品”博物馆 伤害了公众对文化的期待
因被质疑所藏不少文物系赝品,10月7日开馆的某高校博物馆引发文博界热议,也由此开启大众对于“博物馆”三个字的深度认知与思考。
这家博物馆是这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10月14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质疑某高校耗资数百万元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刷屏网络,看得大众惊愕不已。作者图文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参观这家新开博物馆的“奇幻之旅”,所列的好些藏品假得荒唐,如仿制秦始皇陵铜车马的“改装版铜车马”、仿制后母戊鼎的“商代兽面纹牛鼎”、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电镀金镶人工合成绿松石以及不知名合成宝石的乌龟”等。据悉,这家博物馆馆藏的342件文物均由所属大学的某位教授捐赠,文物类别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掐丝珐琅器、百宝镶嵌、竹雕笔筒、古代玻璃器等。15日,校方表示高度重视,在官方微博回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并将及时公布结果。
回溯起来,这并不是博物馆头一回陷入赝品危机。2013年,号称“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的河北衡水某民营博物馆被曝出藏有大量颇有穿越之嫌、颠覆人们常识的藏品,而后闭馆整顿,牌匾摘除。2016年,一位收藏家宣布要从自己20万件古陶瓷藏品中精选6000件捐给母校,正当校方宣布将围绕这批捐赠藏品成立相应的古陶瓷博物馆时,这批瓷器的真伪引发业内专家质疑,最终这家待成立的博物馆不了了之。
博物馆里的赝品为什么总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因为,私人收藏里的真真假假、鱼龙混杂,说到底只与藏家有关,与个人乐意有关。而当私人收藏堂而皇之进入博物馆,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藏品必须对得起“博物馆”三个字,对得起严谨的学术推敲。
不是挂有博物馆的牌匾,便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下的最新定义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可以说,“博物馆”至少包含了这样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为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留存、展示的藏品皆为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物证;另一方面,它所承载的公教职能、发挥的社会效用不容忽视,将令人们在观摩、学习、交流中获得文化的启迪、美的滋养。这样两方面都注定了博物馆里的藏品需要具备说服力。
近年来,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尤其是各具特色的民营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实乃好事一桩。然而,有待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的是,博物馆的成立不是儿戏,有着严格的专业标准,明确的社会责任。就藏品而言,可以来自社会,但必须把好质量关。尽管文物鉴定极其特殊,带有很多主观判断的成分,发生分歧在所难免,但博物馆至少应该做到将来源不明和不合法的藏品拒之门外,亦不为那些“开门假”的赝品撑起保护伞。唯有怀揣审慎的态度,博物馆才称得上不负大众对于文化的期待。
(范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