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举行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
11月23日,卫健委举行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有关情况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副局长王斌,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各位记者,大家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份第二场例行新闻发布会。12月1号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12月1号已经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了。为了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营造全民积极参与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嘉宾,用这场发布会的机会,向大家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嘉宾们也愿意就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在发布台就坐的嘉宾,他们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副局长王斌、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下面,首先请王斌副局长向大家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进展。
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习总、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多次考察防治工作,并作出重要批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控政策日益完善,“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防治经费逐年增加,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科技支撑作用不断,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输血基本阻断。全面实施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病例接近零报告。二是经注射吸毒得到有效控制。落实药物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等防控措施,2017年报告经注射吸毒感染者较2012年下降44.5%,药物维持治疗在治人员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从2012年的0.2%下降到2017年的0.03%。三是母婴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四是感染者检测发现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扩大检测策略,检测人次数从2012年的1.0亿上升到2017年的2.0亿。五是抗病毒治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接受抗病毒治疗人数从2012年的17.1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61.0万人,2017年治疗覆盖率为80.4%、治疗成功率维持在90%以上。六是抗击艾滋病的社会不断改善。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开展防艾工作,社会团体、人物、志愿者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歧视不断减少。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性是主要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占比为69.6%,男性同性为25.5%。
当前,性作为我国艾滋病主要途径,波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目标要求,进一步强调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开拓创新原则,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宣传信息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反对艾滋病社会歧视。二是提高综合干预的时效性。突出重点地区、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和重点人群,增强艾滋病危害警示性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创新互联网+综合干预模式,推进前后预防工作,减少艾滋病。三是提高咨询检测的可及性。创新检测方式,推动检测,方便有意愿的人群接受检测服务,结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咨询月活动,推动主动检测,促进早检测早诊断,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四是提高随访治疗的规范性。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告知,切实提高随访工作质量,强化对感染者的关怀救助。实施应治尽治,推广检测、咨询、诊断和治疗的“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五是提高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发挥社会组织在动员检测和综合干预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广泛动员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营造全社会抗击艾滋病氛围。
谢谢王局长给我们通报的情况。刚才王局长介绍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分析了目前的形势,也向大家介绍了下一步为了实现我们的一些既定目标要采取的工作任务。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示意,提问之前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关于艾滋病有“3个90%”的目标,也包括检测率达到90%,这是到2020年的一个目标。请问现在中国这方面做的怎么样,我们能够在2020年达到这个目标吗,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一些困难和挑战?谢谢。
谢谢你的问题。联合国规划署提出了实现“3个90%”的防治目标,我们国家“十三五”的行动计划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3个90%”实际上是指的三个方面:第一,经过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达90%。第二,指的是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90%。第三,指的是治疗成功率,也就是治疗成功率达到90% 。这是“3个90%”的目标,通过实现“3个90%”的目标,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源,减少新感染。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也提出了“3个90%”的目标,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但还有一定的挑战。第一个目标,就第一个90%来说,我们的挑战很大,目前还有约30%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也就是从检测的角度来说,还没有接受检测,还不知道感染状况。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在这方面我们也希望朋友积极参与,和我们一起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危害性等等进一步的向广大的宣传。今年世界艾滋病防治日的主题就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希望了解艾滋病检测的重要性。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治疗覆盖率目标总体进展较好,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基层的医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第三个目标,治疗成功率现在已基本实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治疗人数的增加和可能出现的耐药问题,我们也要持续努力。
我想问一下,刚才看到数据上有说艾滋病的性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途径,而且异性已经达到了69.6%,对于这样的一个方式,我们有什么具体的防控措施吗?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常重要的,从全球来看,性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异性性,在我们国家异性也在发生变化,刚才通报的数据已经显示,异性性占的比例达到了69.6%。针对异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加大宣传,提高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二是关于在一些重点人群当中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像针对异性性的在一些特殊人群当中做推广安全套的工作,做行为的干预,改变危性行为。三是检测,这本身就是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非常重要的措施。综合干预措施还包括多部门开展的以开展的打击的行为,以及网络的治理等,这些综合的措施来应对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这样一个组合拳,对于保持我们国家低流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组合拳还会进一步的加大力度,同时还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防治工作的精准性,使得我们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危性行为开展干预性的针对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使得我们国家继续保持在低流行水平。2018-11-23 10:43:37
我有一个问题,前一段有报道说我国艾滋病的疫情有快速增长,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一个相应的回应,实际的疫情情况是什么样的?另外,这几年也都关注关于高校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艾滋病有增长,针对这个群体我们有没有一些对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和教育部门有没有一些联手的措施?
谢谢健康报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艾滋病的疫情数据,每年或者定期相关部门都有向社会公布,有几组数据,大家看了以后可能感觉到好像我们的疫情有一种增长的变化。一个数据是我们每年新诊断发现的感染者人数,如果我们看一下过去五年,从2013年的大概9万人,到2014年的10万人,2015年的11.5万,2016年的12.5万,2017年的13.5万,就是每年新增的发现的数都在增多。我们再看第二组数据,每年存活的人数,如果看过去五年,从43.7万到50万,57.7万、66.5万、75.9万,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个数字在增加,但是仅看这些数据不能说明问题,还要进一步的分析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含义,到底反映的疫情是什么,还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效果。
这组数据刚才王局在通报防治工作的时候就提到了,第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扩大检测,由于艾滋病感染者没有症状,你不检查、不诊断就发现不了,刚才提到了检测人数从1亿增加到了2亿,所以扩大人数是发现感染者数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方面是由于我们扩大治疗,更多的感染者获得治疗以后,病人的死亡在下降,存活在延长,使得我们感染的人数在增加。第三方面是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新感染者存在。每年我们发现感染者还有30%左右的没有被发现,这些没有被发现的感染者还在社会上继续。我们对云南做了一些研究,从感染到发现平均要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当中有一部分人又在继续着,我们解读这个数据主要是防治工作的成效,扩大检测了,发现了更多的感染者,治疗病人了,病人活得更长,应该是防治工作的成效。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你用我们每年新发现的感染者除以每年的检测人数,我们叫做检测阳性率,这个检测阳性率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万分之12.5下降到2017年的万分之6.8。这组数据也提醒我们,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还是相当严峻的,我们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多挑战。如果只看这个率的话,我们国家还是处在低流行的水平,但从总人口来看我们只有万分之9,跟其他国家比都是在低水平,下一步我们还得要进一步的加大力度,不会因为看到这个数据的增长就不再扩大检测了,还要更多的去发现感染者、治疗感染者,保持艾滋病低流行。
我回答一下关于青年学生的问题,因为大家对于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问题特别关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校园的艾滋病感染的疫情通报制度,而且还联合开展了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试点,同时我们还联合开发了针对于高校学生网络的远程共享课程,这个课程叫艾滋病性与健康,我们一起开发的。这个课程目前已经有800多所学校选课,近100万的学生在观看,同时我们还支持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一起走进校园,举办美好青春我做主这样的活动,和我们的防艾大使一起开展这样的活动,这个活动现在也走到了校园去开展,越来越激发各个学校针对学生开展这样的工作。中国疾控中心也参与到了高校试点工作中去,也提出了关于高校包括针对宣传知识方面以及针对学生的高危行为开展促进检测活动,同时也集中总结学校目前已经开展的经验。
我们还开发制作了一个知识要点,可能各位记者已经在后面拿到了,一本防艾手册,还有一个视频。主要是想通过这几个方面,这个知识要点我们讲的常关键的信息,就是敲黑板的信息,让学生知道这些关键性。一本防艾手册主要是把学生当中感染的事例总结一下,让学生要知道艾滋病离你并不遥远,还是要注意,现在我们了解到,学习知晓率还是挺高的,但是他们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很差,我们调查过,有过性经历的学生安全套使用率还不到40%,另外处于性活跃期,容易受到的影响,所以容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所以青年学生感染的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近两年大家都知道,现在每年还有3000多例的学生感染,2017年有3077例学生感染,这些学生的感染有81.8%都是同性性的感染。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进一步的加大在学校的防控力度,以便于更好的让防艾知识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去,让他们不仅了解到知识,还要让他们真正的自己,我们了解到很多情况是学生有知识,但是觉得这个知识是我作为志愿者帮助别人,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对他(她)也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还需要社会共同宣传,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还要加强性健康教育,从小做起,关口前移,以便于在他们进大学之前就让他们有正确的性观念、性、性意识,这个事情很重要。谢谢。
补充一点,关于中国艾滋病的疫情怎么来研判当前的形势,刚才记者提到的问题是一个纵向的比较,除了纵向的比较解读这些数据,我们也做了一些横向比较。我们最愿意比的是美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也是艾滋病流行最早的国家,他们的艾滋病流行率是万分之四十,第二个比较我们和金砖五国比,南非就不用说了,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我们和俄罗斯、巴西、印度比,和这三个国家比,在俄罗斯是万分之七十,巴西是万分之六十,我们的邻国,印度是万分之十六。在亚太地区比,泰国是万分之一百一十,人口比较多的印度尼西亚是万分之四十,这样一比较以后我们心中就有数,我们的感染率还很低,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感染率低,按照人口基数一乘,这个绝对数仍然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还得有这种紧迫感、危机感,还得要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十三五”行动计划的各项措施,保持低流行的状态。
想问一个问题,刚刚韩主任提到在高校里有高危行为的检测,想就这个检测具体问一下,我们正好开展了全国艾滋病咨询检测月,具体在高校里面有什么样的检测推广计划?还有之前我们在高校里是有一些所谓匿名的检测装置安放,请问这个装置安防到目前为止效果怎么样,有没有一些挑战,比如说可能有一些学生不太愿意去,就针对这些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措施呢?谢谢。
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知道,王局长也讲到了,今年是艾滋病检测的主题,其实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还有中国疾控中心就已经把检测确定为今年的重点,所以我们今年设计了一个全国艾滋病检测咨询月的活动,跟联合国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十三五”行动计划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检测发现90%的感染者,刚才有记者也问到了,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防治策略,扩大检测就成为一个非常首要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整个检测服务网络还是相对比较的全的,我们现在有疾控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保密的咨询检测。另外还有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检测服务,所以我们的整个检测服务网络是很健全的。另外针对高危人群,我们还有社会组织来推动做检测,有一些人不希望直接进入到卫生服务系统去,找社会组织也可以转介做检测服务。针对青年学生,我们也是在学校的周边有一些志愿者检测门诊,有个别的学校也开设了志愿者检测的门诊,来给学生提供服务。但是有一些学生还是不愿意面对面的接受检测,所以我们也推进了校园的自助检测服务,就是尿液传递检测,现在全国大概有11个省,52所高校设立了自动售卖机,里面可以自行购买诊断试剂,他们买了以后,采取尿液以后,可以把尿液送到尿液回收器里,有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他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获得自己的检测结果。现在有设备的大概有80多家,一些学校也在陆续地开展这项工作。应该说,这样一种方式又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可及的检测。实际上我们国家“十三五”也在提出,我们要积极的探索在自检方面要推进,特别是要利用药店和网络,这个方面也是在积极的探索当中。
刚才韩主任提到高校的艾滋病感染,我想问一下目前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控制?
近年来,我们通过病例报现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感染的病例报告数增加很明显,从2012年的839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上升的还是比较明显。我们也对老年人的病例做了一些随访和流行病调查,了解到他们的感染原因,一方面我们了解到这些老年人还是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艾滋病的,也不知道艾滋病的影响因素,另外有一些老年人了解,他觉得艾滋病潜伏期很长,8-10年,现在的潜伏期也有不同,他就觉得无所谓,甚至有一些老年人觉得还有药可以维持,所以可能对于我们的干预接受度不是很高,这也是一种影响因素。我想老年人的问题要多部门一起来共同推进,同时我想还是要利用基层的网络能够接触到老年人,还要结合老年人的文化建设以及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活动,整体推进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来促进良好的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减少老年人的艾滋病的风险。
我想问专家的是,艾滋病的母婴阻断,我刚才看了成效挺大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包括青年学生的防护意识,还有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所以对母婴阻断面临的挑战还有下一步的工作会有哪些?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若干年,应该说到2017年底,我们孕产妇艾滋病的检测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所以说实施的策略还常有效果的,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和他们所生儿童的抗病毒治疗率都达到了90%以上,母婴率现在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艾滋病相对高发的贫困地方,预防艾滋病母婴还是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因为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差,常规的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包括当地保健人员、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缺乏,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但这样一个问题是在局部的一些地区。所以说现在我们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的重点是攻坚,攻在这些重点的地方。
从2017年9月份以来,我们已经启动了消除艾滋病母婴的试点,现在母婴率已经将至历史最低水平,但我们怎么能够向着消除艾滋病母婴的方向去努力,确实是我们新的一个目标。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通过助力开展三区三州的健康扶贫工作,还有包括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基层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都开展了对口支援,提升服务能力等等这样的一系列工作。
最近我注意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宣传“U=U”的,当艾滋病病毒持续检测不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就不具有传染性,我看到美国CDC去年也支持这么一个,不知道中国CDC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在推广这个的话是不是会有助于扩大检测和积极治疗?
刚才你说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相关研究结果,这些相关研究结果确实令人非常鼓舞,对整个国家和对全球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应该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正是像我们一直在推进的,也进一步提示我们,还是要进一步的扩大检测,促进主动检测,因为你早检测才能早发现,早发现才能早治疗,这样才能把病毒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检测不到,要吃药就要尽早吃,吃上药以后要连续吃、持续吃、不间断,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我也想提示一下,还是要在性行为当中注意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控制性一个非常基本也常有效的策略,在控制性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尽可能扩大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使用的有效的方法。谢谢。
这是一个客观性很强的问题,用科学技术指导防治工作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早在2000年的时候,在非洲的观察研究就发现,当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于400拷贝的时候就基本上没有感染性了,在过去十年国际上又做了群组随机化的标准的科学研究,无论是异性的单阳家庭还是同性的单阳家庭,当他的病毒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我们就叫病毒了,就是在血液里面,我们查不到病毒了,血液里查不到,你的、分泌物也都查不到,那他的传染率就降低了,没有观察到新的感染。这样一个信息非常重要,为什么?如果一个感染者还是传染源的话,那他背负的负担是很重的,他是作为艾滋病流行的贡献者,如果他接受治疗,病毒降到很低,没有传染性了,不再是传染源了,他就变成了一个控制艾滋病流行的贡献者,对于每个感染者来说,他都希望变成一个控制流行的贡献者,而不是作为一个的贡献者。这样一个也就是世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3个90%”的基本,围绕传染源、发现传染源、治疗传染源,让感染者变成非传染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我们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要扩大检测,扩大治疗,让每一个感染者变成非传染源,这样我们就能够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最近有一个传言,我们也在做这样个一个稿子,2010年对艾滋病的入境,导致了我们国家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增加,想问一下专家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还有因为我们查了相关的数据,确实在2011年到2012年的时候,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是有一个激增的,好像是从2万到了4万,这样一个数据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关于取消入境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允许感染者入境这是在国际上、在全球都是一个通行的做法,我们了解到,目前全球大概有143个国家都不感染者入境,随着我们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入境人数不断增加,我们也发现报告的感染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病例报告的数据分析确实是从2010年到2017年这样一个八年的时间是呈现增长的趋势。我可以给大家一组数据,2010年的时候,我们当时报告是660例,到了2011年是1146例,到了2012年是1262例,随后是1489例、1522例、1823例、1986例,到了2017年是2154例这样的一个趋势。其中外籍学生的感染从2010年的13例、26例、31例、46例、74例、96例、86例、100例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报告的2154例感染者中,我们分析了一下,大多数都是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的一些跨境婚姻中的外籍配偶或者是吸毒人员,2017年报告的100例学生占当年发现的外籍人的4.6%。
随着我们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入境人数还会多,我们发现外国人的感染者也会多,外籍感染者的防控问题是一个多部门的工作,应该多部门联防联控,进一步做好来华外国人的防控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外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主动的检测,如果感染的话,要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同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提供随访服务。
我补充一下。其实你的问题问的不清楚,你的数据也没搞清楚。为什么这么说?你说2011年2万,2012年4万,没有2012年4万这个数,艾滋病病人是2.4万,不是4万,2011年是2万,2012年是2.4万,我们把感染者和病人区分出来,一部分是病人有临床症状的,或者是CD4水平低于200叫做艾滋病病人,这部分的比例如果我们看一下,从2010年到2017年,占的构成比就是在28%-30%,每年净增长的人数,就是艾滋病病人就是3千左右,从来没有突破过五千,唯一一年突破五千的是2012年-2013年,新发现感染者数增加了12000多,所以整个构成比没有显著变化,所以你们下次准备问题的时候首先也得把数据搞准。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检测。今年特别强调检测的重要性,检测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试剂、产品,这些产品是从哪里来,它的购入和使用的安全是如何保障的?
我们国家整个的检测,因为检测有很多种,有初筛检测、确诊检测,现在有国家已经批准的检测试剂,大家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这些都是合格的产品,而且艾防中心每年都对已经正式上市的产品做一些检测评估,看看他们的质量如何,应该说我们国家上市的一些检测试剂的质量都没有大的问题。可能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人因为在网上购买了一些检测试剂,这些检测试剂还不是经过国家认可的、可以用于自检的试剂,所以我们也是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因为艾滋病初筛只是初步的判断,检测结果最终还是要到专业机构确诊,最终还是要确诊才能够证明一个人是否感染。
今天信息的发布很详实,大家交流的也非常到位,各位嘉宾介绍了艾滋病防控的工作成绩、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我希望这些的内容能够更接地气,通过你们的图像、声音的,通过你们的笔,把这些政策、把这些知识都能够灌到最基层 ,让大家掌握如何做好艾滋病的防护、如何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做宣传和知识普及的一员。我们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愿意与大家一块儿努力开展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