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石榴可防治前列腺炎
我国著名医史学家。1930年生。历任上海中山医院医师、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馆长兼医史教研室主任等。著有《中国针灸史话》《中国医药历史漫话》《医药文化随笔》等。1993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其载入《20世纪有突出贡献的名人录》。
最早生长在伊朗等中亚地区的石榴,是一种很古老的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良种石榴果实肉质半透明、汁多、酸甜可口,其颜色鲜艳,外形晶状,宛若宝石,广受人们喜爱。有报道说,二十世纪40年代,考古者在伊拉克境内,从一座约为四、五千年前的一个王朝的墓葬中,发现死者戴的皇冠上镶有石榴图案的宝石,表明在很古老的年代,石榴被人们视为珍果。
考古学者认为,距今约四千年前,居住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对石榴到一些地方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擅长航海和经商,他们足迹所到之处,美味的石榴果也往往被带到了该地,继而又被人们辗转到更多地方。
石榴之传入中国,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西汉使臣张骞奉朝廷之命,率众前往西域一些国家和地区,他们返回中国时,从涂林安石国带回安石榴,之后,人们将它们进行栽种,早期主要在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区,逐渐扩大到更多地方。石榴的汉文名称,初期为安石榴,简称石榴或榴,另有丹若、天浆等别名。对于榴与安石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说:“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他援引《博物志》转述:“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由于石榴花和果实的特征,中国古人对它有不少赞咏诗句,晋代潘岳(约公元247—300年)写下了很有代表性的《安石榴赋》:“榴者,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也。华实并丽,滋味亦殊......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酲止醉......。”引文中的“酲”,读音呈 cheng,含义为:酒醉醒后仍存在的困惫难受症状。从《安石榴赋》上述一部分引文,足可看出作者对石榴果实的形、色、香、味以及功效之生动颂咏心情。
此外,石榴在汉文中还衍生了若干相关的词汇,以及有趣的民俗和事物,诸如:“石榴红”、“榴红”,都是指类似石榴花一般的色;“榴火”,指红艳似火的石榴花,或形容像石榴花般的火红色;“石榴尊”,指榴花酒;“石榴百子”、“榴房”,都是指石榴果实中包含许多石榴子,因而,有的地方的民俗,对新婚人家赠以石榴,寓意为“多子多福”;“石榴裙”、“榴裙”,指如同石榴花般的色裙子,或者指绣有石榴花的裙子。
相传杨贵妃不仅喜欢吃石榴果、喜爱观赏石榴花,还很爱好穿石榴裙,她因不满臣子们见到她时不跪拜,私下向唐玄表示埋怨,之后,唐玄训谕群臣,见到杨贵妃时,也应行跪拜礼。后来,由此衍生出“跪倒在石榴裙下”或“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成语,并且逐渐被引申为男子追求女子的意涵。
石榴作为中药,主要是以石榴的果壳为药材。加工后的石榴壳煎汤内服,能清热、健胃、润肺、涩肠、止血,治疗久泻、脱肛、蛔虫病等。煎汁外用,可洗治疥疮。石榴花揉成团,塞入鼻孔对鼻出血有暂时止血效果。将石榴花捣碎调以芝麻油,可用于烫伤局部治疗。
现代研究报道,石榴果壳含鞣质、树胶、果胶、甘露醇、没食子酸等成分。故有涩肠、止泻、止血、消肿、驱虫等作用。石榴子粒的外果皮质主要含蔗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石榴多酚、花青素,还有维生素(主要为C、B6、E) 、叶酸、钾、钙、磷、镁、锌等。饮服石榴果汁,有助于消化、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近年有学者实验证明,常适量饮服石榴汁还有防治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的效果。
石榴果肉也含多量鞣酸,不宜和富含钙与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牛奶、蛋、虾、蟹等同时,一是避免妨碍人体对钙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二是避免它们可能产生结石而对人体不利。石榴所含某些生物碱、有机酸对牙齿琅质有些腐蚀作用,所含色素会染黑牙齿,所以石榴一次不要多食,通常认为一天一个为宜,食石榴后最好能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