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征程中 他们担当与收获
四川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选登(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由国务院决定授予的66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812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其中,有24个模范集体和30名模范个人来自四川。
四川是多民族大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有藏、彝、羌、苗、回、土家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556.6万人。近年来,我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认真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本次受到全国表彰的,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一批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讲讲他们在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征程中的担当与收获。
民宗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 贡献成都卫健力量
模范集体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
诊疗261.47万人次、手术3.1万例、学术讲座1.4万次、业务培训8.1万人次、捐赠医疗设施设备价值839.77万元、捐赠各类药品价值714.73万元……这一串长长的数据,就是近年来成都卫生健康系统对口支援我省西北民族地区交出的成绩单。作为指导医疗机构履行相关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的部门,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卫生健康委有关安排部署,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以卫生健康事业对口支援为抓手,助力川西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地区健康卫生事业贡献成都卫健力量。
为了推动两地卫生健康事业深度对接,医政医管处牵头建立健全了“三级联动”“六方考核”“三类保障”等机制,推动成都各区(市)县卫健局、医疗卫生机构分别成立对口支援管理办公室,落实对口支援各项任务,对对口支援人员的审核、培训、管理实现“全覆盖”,督促相关部门机构保障对口支援人员绩效收入,落实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政策,让对口支援人员工作用心,民族地区受援安心。在民族地区,对口支援人员着眼“传帮带”模式,近6年来参与民族地区诊疗261.47万人次,开展手术3.1万例,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8万余人次。累计为对口支援地开展学术讲座1.4万次,业务培训8.1万人次,接收受援单位医务人员进修4962人。成都市6家市级医院分别对阿坝州、甘孜州6家县级医院进行托管帮扶,提升其服务民族地区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能力水平。通过对口支援,17家民族地区县级医院通过上等达标等级评审,2018年受援机构通过职业医师考试人员数较2017年增加12.94%。对口支援期间,医政医管处还每年定期组织市级医疗专家组成医疗队,前往红原县、甘孜县、石渠县等深度贫困县,开展以包虫病防治为重点的“巡回医疗”行动,将专家和医药送到当地群众身边。6年参加“巡回医疗”的就医患者累计达42.5万余人次,各区(市)县和支援机构投入资金923.9万元。
致力民族团结 乌蒙山区闪耀法治之光
模范集体 叙永县人民法院摩尼人民法庭
叙永县是川南最大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县,是四川省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有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30个,约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2017年3月,叙永县人民法院确定摩尼人民法庭管辖全县涉少数民族纠纷案件,抽调7名少数民族干警组成的专业团队,立足于“防”、致力于“治”、着力于“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近年来,促进辖区纠纷减少、民风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摩尼人民法庭位于县城南面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深山高寒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地百姓受风俗习惯、语言差异、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发易发,且调解难度大。叙永县人民法院摩尼人民法庭会同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多次调研少数民族地区司法服务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创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全县大局稳定作出不懈努力。摩尼人民法庭坚持法律素养与民族情感相结合,高标准打造专业司法队伍。法庭组建少数民族办案团队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陪审员队伍,建立形成法庭、乡(镇)、村(寨)社三级联调力量。法庭将法律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合理运用,与县民宗局共同收集、整理、认定一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符合公序良俗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六章五十八条,并不断丰富和充实。法庭在民族聚居区设立7个巡回审判点和8个法官工作站,长期开展民族案件巡回审判,邀请当地各族群众参与旁听,通过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宣传一方。法庭和县民宗局还利用火把节、踩山节等民族节庆和巡回审判、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进行法治宣讲40余场次,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2.4万余份,直接受众达9.2万余人。
2019年,摩尼人民法庭(民族团结法庭)受理涉少数民族案件136件,同比下降11.7%;指导镇、村、社干部及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调处涉少数民族纠纷554件,同比上升51.4%;涉少数民族信访、上访数同比下降39.1%;近3年无涉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
扎根草原矢志牧草 他把成果留在牧民家
模范个人 周青平 汉族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
周青平跟高原牧草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最大的梦想就是为高原披上绿衣,为牧民的牛羊提供充足的养料。周青平一直为了这个梦想而践行,40年如一日在高原民族地区从事牧草育种栽培、草地生态畜牧业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工作,并把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用于指导农牧民生产,为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保护、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草是构成草原的核心元素,可要在高海拔地区研究并培育出一种牧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江源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存在区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薄弱和生态畜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针对三江源的生态脆弱现状,周青平带领他的团队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入手,开展青藏高原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通过30多年的科研实践,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等3个地区建设了高寒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草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世界库存量最多的青藏高原草种资源库,先后收集整理青藏高原12个科22个属的抗逆草种质资源3000余份,率先构建了披碱草和燕麦的核心种质。培育出青牧1号老芒麦、民大1号老芒麦等8个适宜治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优良草种,为高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党员,周青平时刻把党的宗旨铭记于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更深知自己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留在了高原牧区。周青平积极参与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产业技术服务工作,作为科技服务第29团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成员奔赴甘孜州巴塘县、凉山州布拖县、阿坝州红原县等民族地区,了解了当地种植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对当地发展种草养畜产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实地开展良种良法培训,把产草量高、抗逆性强,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箭筈豌豆、饲草玉米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村到户,通过“种优质草、养良种畜”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牧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义务照顾孤寡老人18年 他用行动书写汉藏一家亲
模范个人 小热登 藏族 道孚县中心敬老院院长
小热登一定有颗火热善良的心,不然他不会18年如一日,义务照顾陪伴一位素昧平生的孤寡老人,向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当接下重任,成为敬老院的院长,他更是将这份勤劳为公、敬老为孝的善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在道孚草原上留下一段段民族团结和睦的佳话。
1997年,因为房屋搬迁,小热登结识了孤寡老人陈远达。陈远达是重庆人,多年前孤身来到道孚谋生,年老后失去生活来源。当得知老人情况后,小热登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主动担起照顾陈远达的责任,送去崭新衣裤、帮他洗澡换衣,做可口的饭菜,甚至把老人接到自家住。一次,小热登离家上班,老人因为拉肚子大便失禁,迷迷糊糊走上街去找小热登,路人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小热登得知后立即赶过来,把老人接回家清洗。2006年,陈远达九十大寿,小热登精心为他组织了生日宴会,热闹的氛围让老人喜极而泣。小热登就这样照顾了陈远达18年,直到老人去世,他又一手为老人操办了后事。他们的故事在整个道孚传为佳话,邻里每每谈起都不无感慨:“小热登是个好人呐,亲儿子也未必能如此。”
2013年8月,小热登调任道孚县中心敬老院担任院长。敬老院里都是孤寡老人、残疾人,而且来自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生活习性。担任院长后,小热登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老人身上。他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敬老院一整套规章制度,敬老院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49位老人住在宽敞的房间,吃上了可口的饭菜,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安享晚年。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小热登专程组织大家到附近的温泉泡澡,他还为院里的老人牵线搭桥,在重阳节为两位孤寡老人举办了婚礼。当被评选为全州劳模,得到1万元奖金后,小热登立即拿出了4000多元,为敬老院49位孤寡老人购买了保暖内衣。敬老院干部职工在小热登的带领下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老人们感慨地说:“有了政府的敬老院,有了小热登的照顾,我们的晚年生活比蜜还甜!”
不求轰轰烈烈 她是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守护人
模范个人 高秀华 彝族 巴中市巴州区时新街道栖凤社区妇女主任
并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能轰轰烈烈,但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点点滴滴地润物无声。高秀华就是其中之一,她十数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朴实的行动,点点滴滴书写着对党、对人民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高秀华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立志要做民族团结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守护者。高秀华24岁那年,从故乡嫁到巴中,积极学习地方文化、民间习俗,主动融入乡邻,很快与周边群众打成了一片。2007年,高秀华当选为栖凤社区妇女主任。当年5月,刚上任的高秀华就迎来了首次考验。红十字医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但当天参加体检的仅寥寥10余人。高秀华发觉许多群众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主动联系医院,请他们再到村开展一次义诊,院方被她的执着感动,同意并约定好时间。经过半个多月面对面的宣传动员,大家逐渐改变了看法,活动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启动实施以来,面对产业基础薄弱的硬伤,高秀华决定自己带头干,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巴城近郊优势,确定了以葡萄、青脆李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高秀华流转撂荒地200余亩,组建了国秀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基地+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2016年,产业园全面投产,3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务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高秀华在民族团结进步社区创建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走街串户中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族干部群众更加坚定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每次回云南探亲,她都不忘宣传外面的发展变化,希望家人亲戚朋友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持之以恒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创办阿坝州首所老年大学 他的人生退休之后更精彩
模范个人 武如川 羌族 茂县老年大学校长
武如川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他的人生竟然在退休后变得更加精彩。2010年,武如川光荣退休,3年后,他自发组织几名退休老干部,创办起阿坝州首所老年大学,让久居茂县的各族老人获得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交流互动的舞台,让老年大学成为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的阵地。
万事开头难,虽然老年大学的建立得到了茂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师资、生源等问题开始凸显。为使学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武如川充分挖掘学员中具有音乐、舞蹈、电脑、书画等方面的人才,相继开办了舞蹈班、声乐班、书画、电脑、太极拳等培训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武如川拿自己的两个相机和两台笔记本电脑,亲手制作舞蹈和声乐教材,将县内单位淘汰的旧设备修复后拿到学校使用,水电设施设备坏了自己修。在武如川的努力下,茂县老年大学发展成了包括藏、羌、满、朝鲜、汉、回等6个民族,18名老师,396名学员的多功能老年大学,这里也成为茂县老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蓬勃生命力的新阵地。2015年,武如川带领老年大学试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2017年,茂县老年大学开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旗帜鲜明地宣讲党和政府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导学员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将学员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创建工作中,武如川巧用联动联创,将宣教有机融入全县中心工作,通过双语、舞蹈班、器乐和声乐等培训班与脱贫攻坚、传承民族文化等工作相结合,开展老年大学“送文化下乡”“七进”系列演出83场次,成功的演出不仅展现了学校各族老年人的风采,还将老年人的余热温暖送到茂县的村村寨寨。茂县老年大学还与双流老年大学等8家学校组织结为友好单位,经常开展民族文化交往交流活动,宣传本土文化,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培养一个学员、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片社区、影响整个社会。”武如川说这就是他的办学理念,他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树立了榜样的力量,为茂县的老年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