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理疾病  尖锐湿疣

世界级企业云集 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加速成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再次迎来发展“红利”期。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刚结束不久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获悉,我国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再添“新军”,华为的基础软硬件平台、京东的智能供应链创新平台、平安的普惠金融平台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等10家头部企业正式入选。与此同时,上海还发布了“建设人工智能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三年行动方案”,将集聚最优势资源,围绕18项重点任务开展五方面专项行动,准备到2021年,全力打响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标志性品牌。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以上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正加速成型。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由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硕果累累 政策密集落地

  据记者了解,上海正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发力,让一切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试水”,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努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与此同时,上海还将利用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创新平台,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实现人工智能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发展。

  这只是上海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缩影”。继去年出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22条”后,今年的世界人工大会上,上海再次放出大招,发布了《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面向全市深度打造公众示范项目,对重大项目给予投资额30%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建立国际人才储备库,到2021年,培育20万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队伍。

  论坛期间,科技部正式发布了新增的十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包括依托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基础软硬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自此,我国国家级AI创新平台扩围至15家。

  在为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搭建顶级交流平台的同时,工信部也将继续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在本次大会上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视觉图像身份识别、智能传感器四条测试赛道。

  在8月31日举行的闭幕式上,上海市特别发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据悉,此次发布的应用场景,主要围绕AI+医疗、教育、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破解行业痛点问题,实现AI全产业覆盖。

  除了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外,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诞生了众多成果,共有IBM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SAP全球技术赋能中心、AutoX华东区总部、光启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总部、云从科技全球运营中心等33个人工智能重大产业项目与合作集中签约。

  此外,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上海市举行了人工智能银行联合授信仪式,工行、建行、交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与依图等5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签约,授信总额达到500亿元。不仅如此,上海还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目标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最终形成1000亿级的基金群,目的在于运用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机制,将之打造成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各类要素联通、对接、整合的“一站式”平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将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滋养人工智能,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海会在释放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基础设施等优势上持续用力,推动人工智能在数据开放、技术推广、市场准入上率先突破,加紧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的‘一流创新生态’,努力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上海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则认为,下一步,我国将重点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伙伴、资源共享、开放发展“三大行动”,而上海既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具备科教资源、应用场景、产业生态、海量数据和基础设施等优势,有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头部云集 赋能上海制造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正加快落地。

  据林念修介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源。相关机构测算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1万亿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

  对此,小i机器人高级副总裁许弋亚表示:“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寻找应用场景落地成为核心要义,人工智能技术正与传统行业的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产生实质性融合。”在她看来,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可以先从提升服务做起,然后在整个制造流程中应用新技术,这样一来,成本和风险都比较低,加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事实上,借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东风,上海再度“云集”了一大批世界级人工智能企业。其中,华为5G创新中心落户浦东,建设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云从科技全球运营中心落户浦东,预计5年投资50亿元,形成研发、产业化、人才培养、平台支撑为一体的架构体系;IBM与张江合作,建设IBM 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构建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京东数字科技联手静安,推动大数据、AI、IoT技术连接金融和实体产业,促进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光启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总部落户黄浦,搭建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

  显然,头部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以上汽集团为例,上汽集团近年来紧紧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出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建设了业内最大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首家人工智能实验室,积极探索如何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加快汽车工业的进化。目前,5G智能重卡是上汽集团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结合先进的5G-V2X车联通讯技术,可以实现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与自动化设备的交互以及队列行驶。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天云大数据CEO雷涛表示,伴随着云计算和开源软件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IT开始向DT转型,生态面临重新洗牌,信息产业本身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第一波应用多汇聚于人机交互,而伴随AI在产业圈层的全方位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启第二波应用浪潮,以替代传统的经验、规则、流程,重构商业实践。

  预防风险 加快法规标准制定

  作为新生事物,人工智能在法律、伦理等方面一直在业内存在异议。今年5月,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揭牌,明确了健全政策法规、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的相关任务。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突出了“负责任”和“开放协作”的主题。

  对此,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AI治理的紧迫性越来越高,应以“科技向善”原则引领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治理,确保AI“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马化腾还强调,加强全球治理与合作,是AI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说,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整个人类的长期利益。面对技术竞争、地缘冲突等矛盾,我们应该拿出智慧和胸怀,努力跨越这些壁垒。”

  的确,伴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丰富和新消费生态的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正面临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标准统一的问题。以智能家居为例,一方面,由于智能家居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大多只注重智能单品的市场占有量,推行的也是自身的技术标准,产品兼容性较差,难以做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从信息传输角度上看,智能家居产品多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但目前的无线传输技术种类繁多,协议各异,同样无法兼容,导致大多数智能产品成为信息孤品,难以实现数据交互。因此,业界建议,应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允许数据互通,打破通信协议之间的兼容壁垒,实现一体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因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的安全风险也在全面显现。为积极应对新挑战,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以下简称《上海宣言》),强调人工智能发展需要遵循伦理、安全、法律和社会四大责任。

  另外,此次大会还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2019)》(以下简称《导则》),从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社会就业和法律责任五大方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风险作出预判,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算法安全上,《导则》指出了三类风险挑战,包括算法模型存在的技术性缺陷可能导致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算法设计者自身存在价值偏见导致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以及因为算法日趋“黑箱化”可能导致的技术失控等问题。

  为应对风险挑战,《导则》认为,开展算法安全技术评估,应通过政策和法律引导,开展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评估检测;推动技术伦理的算法导入,要求人工智能开发者设计高可解释性的智能系统;同时,加强智能算法的透明监督,人工智能企业、行业应建立相应的算法监管体制,保持与政府监管的协同。

  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问题上,《导则》称,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学、艺术等作品创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算法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和创作物知识产权。《导则》表示,应将加强人工智能算法的专利保护,扩大专利法规对于人工智能算法保护范围;鼓励人工智能数据开放性保护,明确人工智能的数据权属;促进人工智能作品的知识产权化。(钟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