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并不是性病的绝缘体其中的原因或许出乎你意料
老年人的性生活,是我们很多人从不关注,如果关注了会觉得羞耻的一个话题。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是,老年人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高。
在广西,梅毒患者70岁以上占比要比30-45岁的还要多,多得多。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观察里,这几年也开始注意到老年人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哪儿来的?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下属的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15年底,大约有90%左右大于60岁的男性HIV感染者是通过性方式感染。①
留意过车站附近那些身形臃肿笑容可掬的大妈吗?拿着块小牌子问你:住宿吗?很便宜,什么都有哦!嗯哼。
见过那种下乡的小巴车、小卡车吗?车身贴着香艳又俗气的三点式女郎大幅海报,大喇叭说着今晚哪儿哪儿演出的。嗯哼。
协和医学院和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曾调查过443例≥50岁的HIV感染者,结果发现有83.3%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或临时性行为(约炮)等高危性行为。②
为什么会被钻了这么个?因为我们都默认中老年人不会对性有什么需求。说出去怕丢人,正常途径找不到对象,那咋办嘛,那就只有收钱就解决需求的才理他了嘛,又省钱成性,那不就是廉价暗娼最经济适用嘛。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担心因此被歧视、被;对其家人来说,他们对此通常羞于启齿,但是又担心其他家庭。但对于医生来说,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不好意思,病就是病,你越了解它,就越少无谓的恐慌。
首先,所谓性病(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主要通过性行为的疾病。我们国家的相关防治规范里,性病指的是: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及艾滋病。
其他方式有没有造成的?有。梅毒和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和母婴垂直,淋病、沙眼衣原体有一定概率通过共用浴具、未消毒的毛巾,生殖器疱疹如果经过,从一个人下面那个口转移到另一个人的那个口,后者又亲吻其他人,也可能造成。但是这些都不是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就是性行为,不然就不叫性病了。
以梅毒为例,95%都是性行为的,剩下5%里面,多数是梅毒妈妈不产检,生下先天梅毒宝宝,少数是不正规输血,或者医生给梅毒患者做有创操作结果把自己创了,而生活接触(主要指接触2期梅毒疹)占比不到1%。
但是人们还是会害怕。恐艾恐梅的情况,在皮肤性病科非常常见。假如我担心我的某一个家庭可能感染了性病,为了继续维持家庭的稳定和睦,我需要做些什么来自己、其他家人呢?
生殖器疱疹可以通过亲吻,但假如你都看到一个人反复嘴角长疱疹,不管那是1型单纯疱疹还是2型,你都不会想让他亲吻你的孩子的。2期梅毒如果真长出一身铜红色梅毒疹,是有多好奇杀猫会想去摸摸看?不,我们害怕的不是明显能看出来的东西,我们害怕的是看不到的部分。
通过抽血,可以很快查出有没有感染梅毒、HIV和乙肝、丙肝(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每年体检时顺便安排查一下传染病4项是一个委婉又有效的办法。传染病4项通过抽血化验完成,通常包括梅毒、HIV和乙肝、丙肝,是医生进行有创操作(尤其手术)之前必查项目。如果这4项都是阴性的,我们动刀子见血都不怕了,你就正常生活接触怕啥嘛。
在此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看不到的部分只要没有发生性行为就不需要操心。沙眼衣原体和淋病不脱裤子你接触不到那些异常分泌物,尖锐湿疣的间接需要有皮肤粘膜破口且概率仍然很低,隐性梅毒和艾滋病患者从表面可能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是没有发生性行为没有输血,也不传染啊。
我曾看到过网上有人说皮肤性病科的凳子坐不得,这是很典型的没过脑子的言论,谁还光坐那吗?如果仔细想过这几种病的方式就知道,只要那凳子上没针头,有什么不敢坐的?
我们不能因为中老年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就歧视、责备他们,导致他们生病的不是他们的需求,而是高危的行为,中老年人在使用安全套这方面明显落后于青少年。
2009年12月1日,广西全州县老年腰鼓队行走在街头宣传“预防艾滋病,健康你我他”
追求爱情是有风险的,但追求爱情不等于就会得love disease,正视跟毕竟还是两码事。不可能二三十岁的时候找对象就不高危,到了五六十岁找对象就高危了,其实冒的还是一样的风险啊。
谈到这里,我们还是不能否认风险的存在。是的,人类与各种微生物一起共享一个地球,有可爱的双歧杆菌,也有可恨的苍白螺旋体。摩挲你的双手,肯定有大肠杆菌,摸摸你的袜子,那很可能有一些红色毛癣菌,你的毛囊里本来就住着蠕形螨,你的胃酸都泡不死幽门螺杆菌。
是应该的,我们在了解一个人后才付出爱,我们小心地掌握身边人的健康情况,我们提倡讲卫生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但该做的措施做了,风险低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必要为小概率事件过度焦虑了。
①。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J]。 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蔡畅,郭巍,李东民,李培龙,葛琳,陈方方,崔岩。中国艾滋病性病 。 2017(04)
②。 中老年HIV/AIDS病人确诊前后高危行为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许艳,黑发欣,惠珊,陈红,梁丽,朱秋映,秦倩倩,丁正伟,李培龙,王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