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理疾病  男性不育

罗锦鳞:东西方戏剧互鉴的探路先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82岁的他,一生都在追求东西方戏剧的融合,一直尝试用中国戏曲演绎希腊戏剧。他创作的《俄狄浦斯王》,是在中国正式公演的第一部古希腊悲剧,当年曾震撼中国戏剧界。

82岁的罗锦鳞很“潮”。电脑、微博、微信、拍照,样样精通。如果你是他的微信好友,朋友圈经常会被他“刷屏”。他出去讲课,专门建微信群,随时跟学生讨论。采访期间,他的微信不断响起。有时正说着,头轻轻一转,瞥向手机,又有新消息传来。

去年,他把古希腊喜剧《鸟》搬到中国舞台。罗锦鳞一直琢磨怎么让戏好看,就问最近啥时髦,有人跟他说“说唱”。他一拍脑袋,说唱不正适合歌队吗?于是,8只鸟化身的“歌队”,除了有欢快的舞蹈,还有大段的说唱。

罗锦鳞一生追求新。1984年,罗锦鳞开始执教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进修班。学生要表演毕业剧目,罗锦鳞就给出两个备选剧目:《哈姆雷特》和《俄狄浦斯王》。但《哈姆雷特》已演出很多次,很难再有新意。于是,罗锦鳞就准备排演《俄狄浦斯王》。这简直不可思议!《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反映宿命论的悲剧,跟当时中国盛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相悖,无人敢碰。罗锦鳞找到当时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征求他的意见。徐晓钟完全赞成,“老祖宗的戏早就该排了”。有了院长的支持,罗锦鳞的想法更坚定了。1985年下半年,《俄狄浦斯王》开始排练,1986年春首演,这是在中国正式公演的第一部古希腊悲剧。

《俄狄浦斯王》如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国戏剧界。原定只公演5场,后来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加演到20多场。当时戏剧界,有南北派之争,也就是“写意戏剧”与“写实戏剧”的论争。两派看了《俄狄浦斯王》后,都很兴奋,声称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理论依据。1986年,罗锦鳞带着《俄狄浦斯王》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影响很大,德尔菲大街小巷都是《俄狄浦斯王》的海报。演出后开研讨会,希腊文化部长紧紧抱住罗锦鳞,激动地说:“我们真应该学习中国人是怎么认识古希腊戏剧的。”

在罗锦鳞家的客厅,挂着一幅特殊的图片,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签名。“这是《俄狄浦斯王》首次在希腊演出的海报,上面有近百位艺术家签名,很多艺术家在国际上都首屈一指。”罗锦鳞指着海报,仔细辨认签名。那段时光,仿佛又重新闪现在他的脑中:舞台,灯光,音乐,鲜花,欢呼声在剧场久久回荡。

第一部希腊戏剧很成功,但罗锦鳞觉得还有缺憾。《俄狄浦斯王》只是让中国人演希腊戏剧,怎么让古希腊戏剧“本土化”?1988年,罗锦鳞带着话剧《安提戈涅》到希腊演出时,时任欧洲文化中心主任伯里克利斯·尼阿库先生建议:“中国戏曲举世闻名,何不用戏曲的形式来演绎古希腊悲剧?”一言点醒罗锦鳞。正巧这时,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裴艳玲找到罗锦鳞,希望能合作排一部戏。罗锦鳞心想,梆子沉郁悲凉、唱腔高亢、富有情感爆发力,很符合希腊悲剧精神。一拍即合,他们决定用河北梆子演出《美狄亚》。

不同国别,不同戏剧形式,想合二为一,谈何容易。有人曾用京剧演出《奥赛罗》,演员上身穿英国戏服,下身穿中国裙子,一出场,台下观众笑倒一大片。罗锦鳞吸取教训,不用“拼合”而用“融合”。他心想,川剧有“帮腔”、京剧有“龙套”和“捡场”,这不就是希腊戏剧的歌队吗?他还把希腊神话中“金羊毛”的故事加入戏中,正好展示戏曲的四功五法。

罗锦鳞没想到,《美狄亚》首演后,受到国内外观众追捧。该剧先后赴希腊、意大利、法国、哥伦比亚多国演出。在意大利米兰演出时,《美狄亚》的演员还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唱起了“对台戏”——他们在同一条街道上的两家剧院同时演出,《美狄亚》的关注度竟然更高,连剧场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更难得的是,一出戏“捧”出两个梅花奖。1995年,第二版《美狄亚》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团合作,彭蕙蘅因此剧获得了当年的梅花奖;2003年,该剧又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刘玉玲获得梅花奖二度梅奖。罗锦鳞也被希腊克里特岛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用中国戏曲演绎希腊戏剧,罗锦鳞一直是探路先锋。“我一开始就追求东西方戏剧融合,让中国人看改革的戏曲,让外国人看典型的中国戏曲。”罗锦鳞时常提起戏剧先驱欧阳予倩,后者的一句话一直刻在他心中:“不懂中国戏曲,就没法做‘中国’导演。”

退休以后,罗锦鳞没闲着,每年排一部新戏。今年6月,由他担任总导演的儿童剧《小贝的书柜》在浙江上演。不过,他身边多了一位“贴心小棉袄”——他的女儿罗彤从希腊回国发展。罗门三代,有说不尽的希腊情缘。父亲罗念生是翻译家,翻译希腊名著30余部;女儿在希腊传播中国文化20余年,创办了希腊第一个民间中国文化中心。

“东与西,虽说是两个方向,我的想象,在相接的中央。”这是罗念生早年的诗,也是罗锦鳞一生的信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革新,已过耄耋之年的罗锦鳞仍在摸索,寸刻未停。

(本报记者刘江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