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关爱”是癌症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剂良药
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紧张奋进的工作状态,轻松惬意的游乐嬉戏,恣意欢谈的亲朋聚会,这些都是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但对于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来说,这些确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尤其是心理的距离犹如处于不同时空之间,视线之内、触手可及却又如镜花水月不可企及。
自2000年,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将每年的2月4日定为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
关爱癌症患者,是对癌症患者最大的支持,不能设身处地但是可以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把握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您关怀行动最本质的基础,在专家的眼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如下表现,大家可以采取适当的关爱行动。
一、焦虑
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或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或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或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或心前区疼痛。
6.呼吸系统过度呼吸、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7.胃肠道系统厌食、腹泻、烧灼感或吞气。
8.生殖泌尿系统阳痿、性冷淡、尿频尿急、排泄不畅、经期疼痛或月经紊乱。
二、恐惧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患者往往高估了癌症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愈率,而且视癌症为最令人惊恐的疾病。癌症患者的恐惧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情绪恐慌。
2.行为警惕、哭泣、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或行为失控。
3.生理功能改变如皮肤苍白、出汗、寒战、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尿频或尿急等。
三、孤独感
孤独感是分离相联系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患者患病后,因不能参加工作、学习,切断了与社会、朋友间的联系,通常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因而难以与周围人融洽相处。随着病情迁延,来自各方面的关怀逐渐减少,加之痛苦较大,生活不能自理,更加剧了癌症患者的孤独和被遗弃感。
四、否认
否认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一个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典型的反应是震惊和否认。“不可能!”“我怎么可能得这种病!”否认是几乎所有患者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时的第一反应。
五、悲哀
由于对丧失身体健康或将丧失生命的恐惧,癌症患者在获知诊断后,往往出现悲哀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癌症患者一般呈现淡漠、缄默不语或抑郁状态。可有以下类型的具体表现:
1.悲痛型表现为放声大哭,痛不欲生。
2.悲切型即不论遭遇多大悲痛,也不愿大哭,只是整天悲悲切切,伤心不已。
3.悲郁型一般不轻易流泪,而是愁眉苦脸,悲观消极。
4.悲愤型表现为欲哭无泪,悲中含愤,愤中藏悲。此外,悲哀可伴随有心悸、气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胃肠道症状等生理功能改变。
六、抑郁
据相关资料显示,50%的癌症患者拌有抑郁情绪。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精神患者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有自身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兴趣缺乏,多拌有睡眠障碍。
2.身体食欲缺乏严重,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重已有的病情。抑郁情绪还可以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从而破坏内环境的平衡,此时被抑制的癌细胞将再度处于活跃状态。
七、绝望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体重下降以及各种治疗副作用的产生,患者会感到万念俱灰,丧失希望。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轻者抑郁寡欢,沉默少语,不愿与人接触,失去治疗信心。
2.重者听不进医护人员/家属和朋友的劝说,易怒/对立情绪/不服从/挑衅/不遵从医嘱等。
3.更甚者可能消极厌世,产生自杀行为。
4.也有的患者有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不给他人增加烦恼和痛苦,表现得较为平静。
此外,也有患者心理上发生过分依赖,表现为自己能做的也要家属做,过分依赖家属,希望家属及医护人员给予更多关注。情感脆弱,意志衰退。依赖是一种消极情绪,可降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缺乏抵御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八、遵医行为问题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为了预防、治疗疾病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患者可能不遵从医嘱。
九、自我概念紊乱
自我概念紊乱是指对本人认识的消极改变或不适应,包括形象、自尊和个人身份的消极改变。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肿瘤患者心理康复》
- 标签:实木会议桌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