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超重还是肥胖?哪些因素与肥胖有关?
如何评价肥胖和超重,肥胖如何分级?
01
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控制司发布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编写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年版中,提出的中国人肥胖诊断体重指数界值如下。
体重过低:BMI<18.5kg/m2
体重正常:BMI 18.5~23.9kg/m2
超重:BMI 24~27.9kg/m2
肥胖:BMI≥28kg/m2
轻度肥胖:BMI 28~30kg/m2
中度肥胖:BMI 30~35kg/m2
重度肥胖:BMI≥35kg/m2
腰围是另一个被用来反映肥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和腹部内脏脂肪堆积的相关性优于腰臀比。 对于亚太地区和中国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但是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对于中国女性来说,腰围>85cm可能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标准。
此外,还可以使用腰身高比值(腰身比)来反映内脏脂肪堆积,当腰身比>0.52时,提示存在中心性肥胖,说明今后发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如何最终确定肥胖?
02
最终确定肥胖不能仅凭体重指数,还要参考腰围、腰臀比来明确脂肪分布类型,并排除水肿或肌肉重量增加引起的体重指数超标。明确肥胖的诊断路线是:
① 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确定是否属于肥胖或超重。
②测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确定是属于中心性肥胖还是周围性肥胖。
③排除水肿或肌肉增重引起的假性肥胖,这样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肥胖。
前两个环节可进行自我评估, 最后一个环节需要由专科医生来确定。
肥胖与年龄有关吗?
03
肥胖的发病与年龄是有一定关系的。曾有国内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肥胖者15岁以前开始发胖的占11.5%;15~19岁开始发胖的占14%;20~29岁开始发胖的占18%;30~39岁开始发胖的占33.8%;40~49岁开始发胖的占28.1%;50~59岁开始发胖的占5.6%;60岁以上开始发胖的占0.1%。 由此可看出,30~39岁开始发胖的人比例最高,其次是40~49岁及20~29岁,究其原因,这可能与30岁以上的人群生活逐渐趋于稳定有一定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以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儿童(15岁以下)肥胖的发生率都有明显增高趋势,肥胖的发生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与父母给予孩子不合理的饮食及营养摄入有很大关系。另外,城镇化的生活环境使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学习负担加重,均使儿童的活动量明显减少,儿童营养过剩、肥胖增加难以避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都要正确掌握好儿童的饮食方式, 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少吃零食与甜食,加强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肥胖与性别有关吗?
04
肥胖的发病率是存在性别差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肥胖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加,但是女性的增加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尤其到了50岁以后,女性肥胖的发生率就超过男性了。从男女比较来看,50岁以内的人群中男性肥胖率比女性高,50岁以后则女性偏高。而从整体上看,成人中肥胖人数,男女差别不大。我国的一些统计数据也有类似的规律,但是在40岁以后,女性的肥胖比率就已超过男性。这一点可能与我国人种及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有一定的关系。 各年龄段的男女肥胖人数有一定差异,但总数基本相当。
哪些膳食因素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关?
05
与肥胖有关的膳食因素主要包括:
① 食欲旺盛:食欲除了由能量代谢动态平衡进行调节外,也受社交、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等因素的影响。食欲旺盛导致摄入增多,超出机体对热量的需求,就会出现热量的蓄积而导致肥胖。
② 高脂饮食摄入增多,膳食中脂肪含量及比例与体重呈正相关。高脂食物的能量密度高,是相同重量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而且味道更加诱人,所以容易导致摄入量超标。
③进食总量多,在食物种类不变的情况下,进食量越多,摄入的热量就越多,摄入的总热量超过消耗的总热量就会导致脂肪积聚。
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
06
许多不良的进食习惯也与肥胖的发生有关:
① 进食速度过快:人们在进餐过程中,随着食物不断摄入,下丘脑的饱食中枢被兴奋而产生饱感,饱感使人停止进食。如果进食速度过快,即使已经摄入了足够量的食物,下丘脑的饱食中枢却来不及发出饱食信号,结果容易出现进食过多。
② 每日进餐次数少:进餐次数与肥胖的确切关系尚不明确,但进餐次数能影响糖类和脂肪的代谢。正常体重者少量多餐时血胆固醇水平及平均血糖水平要比相同能量但少餐的人更低。
③ 纵食症:纵食症是一种发作性心因性疾患,表现为不能自制地放纵进食,每周至少有两次,常见于夜间。纵食症者常有肥胖。
④ 夜食综合征:夜食综合征是指夜餐至次晨之间能量摄入占总摄入量的25%以上,常可达50%,多见于明显肥胖者,可能与睡眠障碍有关。
⑤ 节食:节食时有意识地控制食物摄入量,但节食依靠的是自制力,明显节食者一旦其自制力因某些原因而降低或丧失时,膳食失控或过食的风险就会很大。
因此,均衡规律地进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正常的体重非常重要。
More
《求医问药找专家
- 标签:搬迁计划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