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理疾病  包皮包茎

糖尿病的肾损伤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发生,做好这4点,远离肾脏危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糖尿病的肾损伤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发生,做好这4点,远离肾脏危机!

我国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已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一份曾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中国慢性肾脏病疾病谱的变迁》的文章向中国糖尿病患者敲响了“护肾”的警钟。

有关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受损的几率与风险要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肾损伤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症状不易察觉。若早期不加以控制,任由肾功能不可逆地减退,到了中晚期发展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不容乐观,治疗难度也大大提高。

糖友护肾要三早

早发现

如厕后多看一眼

虽然慢性肾病起病隐匿,但并不是说它无迹可寻。老年人日常可以养成如厕后看一眼的习惯,观察下尿液的颜色和性状。

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个小时后观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劳累、感冒、上火后尿色加深,呈浓茶色、酱油色,应及时到肾病科进行尿液检查。

此外,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腰痛等都可能是慢性肾病透露的信号。

早预防

每年查一次尿常规

高血压和肾脏病可谓是两个“难兄难弟”。肾脏病往往会引起高血压,如脑、肾等多个靶器官损害。因此,高血压患者也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糖尿病患者有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且病程越长危险越高,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往往更加难以控制。

这两大人群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以减少肾脏损伤。无症状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规检查。

1型糖尿病人患病5年后要检查肾脏功能,而2型糖尿病人因为症状不明显,发病时血糖可能已经升高多年,一旦得病要立即检查肾功能。以后的每年都至少检查一次。

早治疗

三分吃药七分养

俗话说,“治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慢性肾病也不例外。

如何做好这“七分”呢?

首先就是要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提倡优质低蛋白饮食,通常建议蛋白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0.6克。建议其中一半应为优质蛋白质,即富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尤其是蛋及奶。

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d,同时禁食腌制食品;限制含 较高的食物如汽水、酵母、动物内脏类、干豆类、坚果类;血 高时,应少选用钾离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笋、菠菜、咖啡、浓茶、鸡精等。

展开全文

浮肿明显的患者必须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ml为宜。

要坚持锻炼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防过度劳累,早期糖尿病肾病运动不怎么受限,但终末期大量、剧烈的运动就要避免了,因为此时往往合并有心血管的病变,剧烈运动危险性较高。

药物选择要“肾”重

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是逐年递减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得了好几种慢性病的老年人,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以及共服多种依赖肾脏排泄的药物,肾功能走的是下坡路,肾功能减弱的症状也随之出现,如夜尿增多、肾动脉硬化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还会伴有多种降糖药物剂量调整较难把握,容易造成失误 ,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的现象并不少见 。

专家指出:目前包括口服降糖药在内的大部分药物,都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清除。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会让肾功能受损,会增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出现低血糖的几率会升高,同时会进一步增加肾脏负担。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其低血糖风险也更高,而且一旦出现肾受损,很多依赖肾脏代泄的降糖药就不能用了。

糖尿病的患者应从治疗之初就要开始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加强肾功能监测,也可以优先选用对肾无负担的药物,来给肾脏减负。

DPP-4 抑制剂作为医生最为关注的新型降糖药物,其广泛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利格列汀为例,其很少部分经肝肾排谢,因此,在降糖同时不影响肾功能,对已经出现肝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在任何阶段无需调整剂量使用。

最后,有关专家强调,内分泌科医生有责任向患者普及糖尿病肾病的知识,让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糖尿病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泡沫尿、身体不同部位的水肿、血压升高,可能是肾病早期的信号,应尽早到医院咨询医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