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理疾病  包皮包茎

“五水共治”解决水乡之困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浙江是江南水乡,省域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境内有钱塘江、甬江、苕溪、瓯江等八大水系,因水而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长期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总体上持续改善。全省GDP从2003年的9705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37757亿元,增长了2.9倍。与此同时,省控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从2003年的40%提高到2013年的63.8%;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则从24.4%下降到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浙江进入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不少深层矛盾,例如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严峻、产业升级缓慢影响水环境保护工作、部分干部政绩观影响治水进程、“分水而治”影响治水效果等。

  为了解决“水乡之困”,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宁可作局部暂时的舍弃,每年以牺牲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为代价,也要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创建“治水三部曲”

  “五水共治”总规划和各子规划相继出台,浙江全省各市、县(市、区)层面制定联动规划或具体方案。按照“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 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三五七”时间表要求和“五水共治、治污先行”路线图,从全省水质最差的河流入手,率先在浦阳江打响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并迅速向全省铺开,有序推进。对应“三五七”的时间表,浙江省持续发力、梯次推进,创建了“治水三部曲”。

  “清三河”。从解决感官上的突出问题入手,全力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实现由“脏”到“净”的转变。既治理感官污染的“表”,更立足转型升级抓“治本”。主要措施是:启动“两覆盖”“两转型”。所谓“两覆盖”,即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基本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所谓“两转型”,即抓工业转型,加快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淘汰退出和整治提升;抓农业转型,坚持生态化、集约化方向,推进种植养殖业的集聚化、规模化经营和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剿灭劣Ⅴ类水”。在“清三河”成果的基础上,于 2017 年全力打好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实现由“净”到“清”的转变,着力提升群众的治水获得感。主要措施包括:对全省共 58 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和排查出的1.6万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建立劣Ⅴ类水体清单、主要成因清单、治理项目清单、销号报账清单和提标深化清单五张清单,实施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污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六大工程,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继续深化“两覆盖”“两转型”。

  创建“美丽河湖”。在全面剿劣的基础上,立足从“清”到“美”的提升。浙江省于 2018 年启动“美丽河湖”建设行动,并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治水工作的纲领。主要措施是:实施“两建设”,即“美丽河湖”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现“两提升”,即水环境质量巩固再提升、污水处理标准再提升。坚持“两发力”,一手抓污染减排,把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下来;一手抓扩容,就是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加快“四整治”,即工业园区、生活污染源、农村面源整治及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等。开展“五攻坚”,即中央部署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保护修复等。全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即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民节水护水行动等。

  完善组织领导 建立多元共治

  浙江省委、省政府意识到,有效推进“五水共治”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组织领导体系进行决策、指挥、监督,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落实,保证治水活动的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和连贯性。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组织保障机制。2014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五水共治”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农办、环保、水利等31个部门。

  强化生态治水责任落实机制。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江率先在全国全面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全省共有各级河长6万余名,并配套“河道警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省总河长,所有河流水系分级分段设立市、县、乡、村级河长,落实河长包干责任制。

  实施“五水共治”,必须在处理 GDP 和治水关系时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针对少数干部执政理念和政绩观尚未扭转的情况,必须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和手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四个一”督查机制,省治水办(河长办)、省生态环境厅实行一月一提醒,即每月将水质未达到考核要求和劣Ⅴ类反弹断面,向所在设区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书面函告提醒等。考核督查逐步从督点向督政转变,真正压实地方责任。

  此外,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全民治水,构建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行动体系。一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治水舆论氛围,通过浙江卫视“今日聚焦”等平台,聚焦水环境治理,形成强大舆论攻势。二是强化公众参与,依托工青妇和社会组织,建设治水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形成政府、企业、社团、公众等各方力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破解治水难题

  加强生态财政政策供给。推动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收费制度、“两山”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探索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拓展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省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全覆盖。

  加大“五水共治”的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按照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各级削减的“三公”经费全部用于治水。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五水共治”,浙江民企联合会、浙江省市场协会、浙江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共同向全省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和商品交易市场广大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发出“迅速行动,从我做起;示范带动,向我看齐;励精图治,加快转型;自觉担当,生态发展”的倡议。截至2018年,捐赠总额超过16亿元,2014-2018年,全省“五水共治”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累计约6200亿元。

  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五水共治”举措,破解了浙江多年治水的难题,坚定了领导干部治水的决心,打破了“分水而治”的格局,实现了“五水”的统一施策、协调推进,治出了环境改善、水清岸美的新成效,治出了各方点赞、百姓满意的好口碑。

  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8年,全省103个国家“水十条”地表水流域考核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2014年上升29.1%;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提前3年实现消劣目标。5年来,共清理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近300万吨/日,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6万余公里。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2013-2018年,浙江省GDP年均增速8.4%,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37757亿元增至2018年的56197亿元,迈入增长中高速、发展中高端的轨道。6年来,共整治脏乱差、低散乱企业11.8万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3万家,关停搬迁养殖户40余万个,全省生猪存栏量从最高时的1300万头减少到500多万头,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全面完成整治,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全覆盖。

  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57.65% 提高到2018年的82.85%。尤其是2015年以来,全省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达到 96% 以上,而涉水信访量比高峰时明显下降。

  干部作风全面转变。“五水共治”已成为浙江省在全国的“金名片”,这是全省上下治水干部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面对治水的严峻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认定“五水共治”的目标,拿出“不要GDP,也要抓治水”的决心,涌现出金华翁正辉、北仑王飞耀等一批先进典型。“五水共治”打造了一支生态环保铁军,提振了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的精气神。

  “五水共治”彰显了浙江省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标志着浙江进一步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作者 宗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