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奶奶—时任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图
我有一个好奶奶,她就是胶东著名烈士、胶东区委西海地委部部长刘暖烈士的夫人-时任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老人。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和抗战胜利71周年之际,缅怀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生前发展的第一个员-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抗战历史和抚养教育之恩,更加感到奶奶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和老,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人人都说只有妈妈好,而我说“不仅只有妈妈好,我的奶奶也非常好,令我永远忘不了…”。
我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我的姊妹较多,母亲身体不太好,生下我们断奶后,就交给了我奶奶,我一周岁岁时就在奶奶的炕上睡觉,我和奶奶杨竹青老人在一起生活了28个年头,是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把我和弟弟妹妹从小到大抚养,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抚养教育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虽然奶奶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了,但是,她老人家那慈祥的面容和的品德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谆谆依然历历在目,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一幢幢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中员,1916年农历7月22日出生(属大龙)在招远县城关镇增甲沟村的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奶奶自幼家境富裕,吃的好,穿的好,穿的是绫罗绸缎,上有两个高个儿的好哥哥,下有一个瘦高个儿的好弟弟,父亲杨栠诚实厚道,母亲杨邵氏精明严厉封建。
奶奶中等个子,一米六一二左右(因为裹脚严重影响了长个儿),身材修长而健康,面容慈蔼,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头发梳的一丝不乱,衣着得体,干净利索,虽然是小脚但走很有劲。她心地善良,态度温和,温柔贤惠,秀外慧中,待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为人正直真诚,说话思清晰,语言流畅,很有道理。处事,通情达理,主持,刚柔并济,有良好的思想和,既是大家闺秀,又是典型的东方女性。
1938年,我奶奶二十一周岁那年,她的父亲杨栠和母亲杨邵氏夫妇,将独生千金慕名许配给了远离招远县城三十多里地的山区-招远县大户陈家(旧时是道头区,现在划归为蚕庄镇)香沟村的刘暖(原名刘肇兴,字,照兴。)
我的爷爷刘暖,1918年5月16日出生,属马,一米七六多的个子(1.76-1.78米左右),身材高挑挺拔,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皮肤白净而健康,英俊潇洒,有文化,写一手好字,会写文章,思维敏捷,数学好,会画画,多才多艺,是招远一中的高材生。爷爷言语不多,性格内向,说话温和,文静中含着刚毅和威严,英俊潇洒,一身正气,人缘好,远近闻名,深受师生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们和称赞!奶奶的父母及全家人对我的爷爷很是喜欢,赞不绝口,所以才把我的好奶奶许配给远离县城三十多里地山区里的好青年-我的好爷爷刘暖。奶奶和我爷爷婚后,爷爷刘暖为她起名叫杨竹青,两人感情甚好,生有一子一女(我的父亲和我的姑姑)。
别看奶奶是个小脚妇女,没上过学,但是奶奶思想很,从小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她常常埋怨她的母亲杨邵氏是个老封建,非要给她包了一双小脚,疼的她一个劲儿的哭,整夜整夜睡不好觉…并且严重影响了长大高个儿。奶奶常说,还是毛、领导的新社会好啊,妇女解放了,不用包脚了,翻身做主了,闺女和小子一样都能上学了,她非常赞赏新社会。是个思想的老人。
奶奶根据她看的一些历史戏剧,常给我们讲历史故事,如:大黑脸包公包青天,断案主持;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杨门女将中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帅、佘老太君百岁出征、烧火丫头杨排风英勇杀敌,岳飞精忠报国、刘胡兰面对敌人英勇不屈,毛说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奶奶讲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啊!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非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们都有个爷爷,而我们却没有,有的小孩儿说:“哼!看看你们,连个爷爷都没有,俺有,俺爷爷对俺可好啦…”,所以,我们经常回家哭着喊着向奶奶要爷爷,我们姊妹四个小时候都曾多次问过奶奶:“奶奶,他们家小孩儿都有爷爷,咱家为什么没有爷爷,俺爷爷到哪里去啦,怎么还不回来啊?…”奶奶见到我们向他要爷爷,心里很难过,有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但是奶奶很,她很自豪地说:“你们也有一个好爷爷,他叫刘暖,是个八军,你们一定要记住,你爷爷是为了打日本鬼子的,要不是去打小日本鬼子,你爷爷和他那么多的战友,是不会二十来岁就了…这个小日本鬼子不知杀了多少中国人哪…”
奶奶还经常给我们讲我的好爷爷刘暖打鬼子的事,一提起爷爷打鬼子,奶奶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她说我爷爷刘暖是个八军地下党,还是个军官呢,爷爷有一把挺好看的小,爷爷有灰色的八军军装,但是平时不穿军装,常常是一身商人打扮,头戴黑色礼帽,身穿灰色大褂,内穿白色衬衣,脚穿青帮圆口布鞋,骑着大马,还有小护兵(警卫员)。我爷爷当八军时,因为条件确实很艰苦,缺钱缺粮还没有好武器。不少人都说八是穷八,奶奶说爷爷每次回家,他的钱袋子、干粮袋和白色老粗布包袱皮全是空空的,什么东西也没带回来,爷爷经常在晚上回家来拿钱和一些食品等东西带到部队去,爷爷说钱是交党费的,实际是用来买武器打鬼子的,奶奶和家里里都明白,并积极支持。奶奶说,那时候就是一心打日本鬼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谁也没有计较的。老百姓都盼着早点把小日本鬼子赶出去!好过上安稳日子。
奶奶说(奶奶的原话):“你们知道你爷爷为什么非要去当八军打小日本鬼子?你爷爷说啊,‘这小日本鬼子特别坏啊,你不打他打你啊。日本是个小国儿,中国是个大国,一个小国儿,还敢咱中国这个大国!不行!不行!一定要把小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1942年冬天,日本鬼子和伪军由带,在爷爷老宅四合院墙外的四周布满岗哨,架起机枪,日寇和伪军气势汹汹地闯进爷爷的老宅,指着名字我的爷爷刘暖,在无果后,的小日本鬼子,用刺刀刺伤了我爷爷的妈妈-我的老奶奶刘李氏的腿…但是,我的老奶奶面对敌人的,临危不惧,英勇不屈,!老奶奶忍着疼痛,不慌不忙、镇静自若地说:“我一个小脚妇女,一个字儿都不识,我什么也不知道!”气急的小日本鬼子恶狠狠地说:“把她给我带走!”,随即几个小毛鬼子将我的老奶奶从家里拖出去,绑到马上,赶往招远城的鬼子据点…。在沿途中,当鬼子和伪军的队伍,过招远县城西郊我奶奶的娘家-增甲沟村北头段时,被正在增甲沟村东头道旁边和一群儿童玩耍的我的父亲金宽(四岁)发现。我的父亲一看,在子的马背上绑着他的奶奶,父亲很机警,也很聪明,马上跑回姥姥家,告诉在娘家藏身的我奶奶杨竹青说:“妈啊,俺奶奶来啦!有一大些人…。”我奶奶说“在哪?”,我父亲指着鬼子和伪军们向东边走去的方向说:“往那边走啦”。奶奶立即和娘家的人找来拖车,悄悄赶往招远城四处打听,最后在招远城东的大沙滩上,找到了被小日本鬼子扔在大沙滩上冻死饿死的老奶奶,及时将几乎冻僵的老奶奶救回了家,才保住了老奶奶的命。…
(关于奶奶给我们讲述我爷爷刘暖抗战的翔实故事,已有我的署名刘文锋笔名:红阳、和平的文章《我的好爷爷-追忆胶东著名抗战烈士刘暖》详见烟台水母网,各大网站已转载,谢谢!)
三、奶奶杨竹青是个老老, 1939年7月,由我爷爷刘暖介绍加入中国,时任敌后抗战妇救会长。奶奶和爷爷携手,共同了胶东抗战道,为胶东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1938年,我的好爷爷刘暖秘密加入了中国,1939年4月参加胶东八军,积极投身到胶东抗战斗争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掠、抢,,,激起了我爷爷和所有爱国者的强烈!他爱憎分明,意志坚强,对侵略者寸土不让!
1938年2月13日,胶东特委、山东人民抗日救第三军司令员理琪、部主任林一山,指挥三军指战员,在牟平雷神庙和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三军指战员用少数人和武器打败了日军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大振了“三军”的军威,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雷神庙战斗,点燃了胶东抗日烽火,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战的第一枪!从此,胶东人民在胶东地下党组织带领下奋起抗战!(据有关史料记载)
我爷爷刘暖在招远一中上学期间,就参加了胶东特委招远地下党组织举办的“抗日青年训练班”,接受了抗日救国和主义思想教育,树立了崇高和远大的主义理想。
1938年,在村里教书、时任香沟代村长的爷爷刘暖,满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秘密参加了胶东抗战地下党组织,加入了中国。爷爷经常到招远城和招远地下党秘密联络处参加党组织会议,接受上级党组织部署的抗战任务…
(注:战争时期和年代,因为太多,发展不能大张旗鼓,只能秘密发展,以防止到鬼子伪军那里领赏得好处和有的为了保自己的而我地下党,给党造成损失。那时的员都是抱着脑袋干,随时都有被周围的和为而的。)
1939年4月,我的好爷爷刘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把国家的存亡和民族安危放在第一位,满怀强烈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打鬼子,他顾不上自己的父母姊妹和怀有身孕年轻的妻子,舍小家顾大家,地参加了胶东区、胶东八军主力部队-八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地下党组织,积极投身到胶东地区抗日斗争中。临行前,爷爷刘暖对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说:“日本是个小国儿,中国是个大国,一个小国儿还敢来我们中国这个大国,不行!不行!决不能让日本一个小国儿来我们中国这个大国,一定要把小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这是我的好奶奶杨竹青经常向我们提起我的好爷爷刘暖当年说的原线月,我的好奶奶杨竹青,由我爷爷刘暖介绍加入了中国,并担任香沟村敌后抗战妇救会长兼塔山片妇女中队长。奶奶是爷爷发展的第一个员。
我的好爷爷刘暖参加后,按照上级党委的,转战于胶东各地和招远西南部-掖县北部-平度的大泽山高家、大田、旧店一带做抗战工作。同时,我爷爷刘暖还回到家乡香沟村里秘密发展…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为人正直,爱憎分明,有感。受我的好爷爷刘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大激发了奶奶杨竹青的爱国热情,奶奶思想进步很快,为国为民的不断提高。
1939年7月,奶奶杨竹青由我爷爷刘暖介绍,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奶奶是我爷爷在家乡香沟村发展的第一个员,并担任香沟村妇救会主任和抗战老区塔山片妇女中队长(塔山片包括:塔山原家、塔山黄家、小河刘家、小河宋家、荆王家、香沟村六个村)。
(注:战争年代和在任职都是秘密的,对外不公开,只有党组织少数人知道,以免被干部名单,给造成损失。)
奶奶记得,曾见过爷爷有一个小本本,(其实是爷爷秘密发展花名册)包的很严实,有爷爷奶奶的名字,爷爷是村里最早的一名员,奶奶的名字紧排在爷爷的后面,写的奶奶名字杨竹青,奶奶是我爷爷发展的第一个员。奶奶上过妇女识字班,爷爷也教过奶奶学习文化,奶奶认识爷爷和她自己的名字,还认识一些简单文字,如:上下左右大小多少东西南北中,毛、和1-100的阿拉伯数字等。
爷爷刘暖先后发展我的奶奶杨竹青、本村的刘显荣、刘好兴、刘广汉和周边村上夼村的张国栋、古宅村的刘湖、西华山村、道头区的车家坡等南招地区和西海地区队伍的江苏籍人刘林等,共计六十多名员。爷爷刘暖被称为当地的“老母”。
爷爷刘暖在自己村里和周边附近几个村发展的,奶奶杨竹青基本都记得,爷爷还秘密召集他们还到我家来开过几次地下党小组会,传达上级党组织抗战和前方胜利的消息,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部署敌后军民抗战工作…奶奶和他们也有工作联系…
3、奶奶杨竹青支持爷爷刘暖抗战,奶奶和爷爷携手共同了胶东抗战道,和爱情融为一体。
抗战时期,我军缺钱缺粮…,经济条件极为艰苦,爷爷常回家和奶奶心情沉重地说:“前方打仗缺钱需粮,上级党委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的武器装备比人家(日寇)的落后,没有钱就不能去买好武器,没有好武器就打不过人家子… ”,奶奶杨竹青聪明机灵,心领神会,贤惠善良,通情达理,思想进步,品德,她最理解我的好爷爷刘暖那颗金子般的救国救民,她亲自为爷爷打包装钱装物装粮…然后,把包裹交给爷爷的警卫员,搭在爷爷那匹心爱的枣红大军马背上驮着,爷爷很满意也很…爷爷刘暖和奶奶杨竹青数次以交党费的名义,为胶东抗战捐款捐物捐粮,不计得失,无怨无悔。从此,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和我的好爷爷刘暖,夫妻携手共同了胶东抗日救亡的道,和爱情融为一体。受到上级领导和战友们的称赞!
爷爷刘暖和奶奶杨竹青为抗战奉献的激励鼓舞了身边和周围的很多爱国抗日进步人士及群众,大家纷纷为胶东抗战捐款捐物,全民皆兵为抗战添砖加瓦,尽心尽力!…
4、按照上级党组织,爷爷在家乡成立了香沟村第一个党支部,建立了香沟敌后抗日根据地,南招地下党组织-香沟村秘密联络交通站。
按照上级党组织和抗战工作的需要,爷爷刘暖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香沟村委第一个党支部-香沟村抗战地下党小组,支委会就是爷爷发展的几个,奶奶杨竹青就是支委会之一。爷爷刘暖建立了香沟村敌后抗日根据地—南招地下党组织香沟村秘密联络交通站。爷爷经常在自己老宅西厢房的炕上秘密主持召开支委会,传达贯彻胶东区委、招远县委关于抗战的文件和,研究部署敌后抗战支前工作,动员群众参军参战...那时,一个只有六七十户的小山村就有近二十人参军参战,奔赴前线,家家户户都支持抗战,大多数人家都把自己家的房子腾出几间来给八军住,村里和周围村庄的军民抗日救亡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啊…。
5、1939年春-1940年,胶东区委机关报胶东《大众报》社印刷厂秘密驻爷爷刘暖的家乡-香沟村,爷爷带头腾出南屋西三间做胶东《大众报》社印刷车间,奶奶积极支持。
当时,身为胶东区党委部特派员西海地下党组织主要领导人的爷爷刘暖,经常赴胶东区委驻地莱阳、掖县、平度大泽山等地参加胶东区委地下党组织召开的会议,向胶东区委和部队领导汇报工作。爷爷还常回到招远和招远县委领导在一起,秘密研究部署招远的抗战工作。在工作中,爷爷刘暖和胶东区委、胶东军区高层领导和招远县委领导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由于爷爷刘暖的人品好,脾气好,性格好,言语不多,有学问,知识渊博,为人低调谦逊,态度温和,处事稳重,机智沉着,素质和文化素质很高,德才兼备,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深受胶东区委、胶东军区等高层领导的器重和招远县委领导的高度信任。
1939年春,上级党委决定,胶东区委的机关报胶东《大众报》社印刷厂驻香沟村,爷爷刘暖带头将自家四合院南屋的西三间腾出来做胶东《大众报》社印刷车间,奶奶杨竹青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周密安排。在爷爷奶奶的带动下,其他两家村民也主动让出自家西厢房做胶东《大众报》社印刷车间。
香沟村是老区,因为该村地理偏僻,山多窄,蜿蜒崎岖,行军困难,敌人的卡车开不进来,再是该村村少,地图上无标志,不易目标,相比之下比较安全,所以这里是八军经常驻村休整的安全宝地,可谓是实实在在的老区。
当时,胶东《大众报》社在香沟村共有三个车间(目前三个车间旧址有两处均在,一处旧址因修桥拆除),三组人马完成各自的印刷工作任务,那个车间具体印刷什么刊物对外均保密。据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三个车间中,一个车间是专门印胶东《大众报》,一个车间是印刷、宣传纸画和小学课本等,还有一个车间是印刷抗战所需要的相关机密物品、文件、书籍等。
据亲历者回忆说:当时印刷厂的保密措施很强,每到生产的时候,昼夜加班,的战士们(印刷干部和职工)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连门缝都用纸封上,有些调皮的小孩儿在屋外面趴在门缝上从外面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可见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也说明印制的东西是机密和绝密的资料。
注:胶东大众印刷车间驻香沟,在民政厅一九八一年编制的,《烈士英名录》(104)-433页—招远县烈士英名录表格中的第十一行记载。
6、爷爷在前方开展艰苦卓绝的工作,奶奶在后方和村委一班人带领群众支前,爷爷和奶奶两人并肩抗战,全力为抗战事业做贡献。
虽然奶奶是个小脚妇女,但是为了做好敌后抗战支前工作,她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奔波,从村里到道头区驻地车家坡村全是山而且途远,有时候上级开会,奶奶背着行李和干粮,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步行往返六十多华里。这对一个小脚妇女是多么的辛苦啊!可是奶奶意志坚强,为了抗战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困难都不怕,每次开会都是提前赶到开会地点,从来没有迟到过,开会结束后,她和男同志一样及时赶回村里,把上级的带回来,回家后召集妇救会的姐妹们及时传达上级,布置抗战支前工作…
奶奶杨竹青和村妇救会的姐妹王洪彩、员一起,走家串户,发动群众,动员男子参军参战,祖国,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支援前线。反对封建制度,剪短发,不裹脚,参加识字班。走出,参加生产支援前线,参加劳动。带领姐妹们为八军做军鞋,为八军日夜耕织,浆洗和缝补衣服,种粮种菜。奶奶还和妇救会的一班人王洪彩、员等积极带头把自己家的南屋里倒出来给八军住,她们还把自己家存的一大粮囤子粮食,毫不犹豫地捐献给驻村的八军吃。村里其他相乡亲也都纷纷捐粮捐物,支援抗战,没有一家计较个人得失的。总之,奶奶带领乡亲们和姐妹们为敌后抗战支前做了很多工作…
因工作需要,奶奶和爷爷聚少离多,从爷爷奶奶1938年结婚到1943年3月初爷爷,四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时间总共只有一个多月左右,爷爷长期在前方抗日根据地和老区开展艰苦卓绝的工作,奶奶在后方和村委及妇救会一班人全力做好支前工作,奶奶一个小脚妇女,一边忙支前,一边忙家里的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爷爷奶奶这对伴侣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受上级领导和亲朋好友们的称赞!
四、1943年,我的好爷爷刘暖的传来,全家人悲痛万分,奶奶难过的昏了过去…
1943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五),我的好爷爷刘暖率战友们在北掖县石虎嘴一带,部署军民反工作时,因,被驻扎在据点的小日本鬼子和伪军包围,因敌强我弱,我爷爷刘暖和战友们壮烈,爷爷刘暖时,年仅25岁(26年岁),时任胶东区委西海地委部部长、胶东区委西海地委委员。
当时,因敌占区形势严峻,组织上安排当地老乡将爷爷和先烈们的遗体就地掩埋,没有留下标志。
(注:也有说法是爷爷和他的战友,在北掖石虎嘴被围,又被敌人带到平度大田一带敌人的据点后壮烈。
2012年10月4日,刘暖烈士家人到原北掖石虎嘴(现莱州金城镇)村东北海边沙滩松林悼念刘暖烈士
2013年4月29日刘暖烈士家人拍摄的由当地群众自发筹资建设的烈士图片。
2013年4月29日刘暖烈士家人到刘暖烈士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平度大田烈士前悼念刘暖烈士。
2012年5月1日,刘暖烈士家人去胶东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陵园为刘暖烈士写挽联并花圈。
2012年10月7日,刘暖烈士家人去胶东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为爷爷刘暖烈士鲜花。
2013年4月5日清明节,刘暖烈士家人自费600元买了两个鲜花大花篮送到胶东烈士陵园纪念堂缅怀厅,给刘暖烈士和胶东20850名先烈。
爷爷刘暖后,大约是1944年,胶东区党委、胶东区行政、胶东军区联合印发烈士通知书(是一张32开纸质的深蓝色楷体字,奶奶去世后放在我家的写字台抽屉里,因多年折叠成碎片无法保存,2005年,被我在原住宅上夼西大成小区的家间丢掉,这是我的。)和烈士证明书(期间被村里的某“三种人”抄家,抢走。一九八三年,民政部又统一补发了新的烈士证明书)给刘暖烈士的妻子杨竹青。
爷爷时,我的父亲(1939年农历五月初四出生)还不满四周岁,奶奶杨竹青正怀着我姑姑,对于爷爷的事,乡亲们和我的老爷爷老奶奶(爷爷的父亲刘腾龙和母亲刘李氏)及家人都一直都瞒着奶奶,怕她受不了打击,没告诉她。而我老奶奶听到儿子的,不禁万分悲痛,她和我老爷爷无限思念自己那温良、正直正派的好儿子,但又不能在儿媳面前表现出来,一想起自己的好儿子刘暖,我的老奶奶(爷爷的母亲刘李氏)就常常悄悄地跑到我家东面的小东沟里失声痛哭…老人家喊着儿子的名字哭的:“…我的好儿啊,你在哪啊?你走了,爹妈什么也没有也看见啊(没有见到遗体和在部队上的任何遗物),让爹妈怎么活下去啊… ”当时紧跟在老奶奶后面我的亲老姑姑(我爷爷的亲妹妹刘桂梅)也因想念自己的好哥哥,哭得泪流满面…
就在爷爷刘暖6个多月后,1943年阳历9月25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我奶奶生下了我的姑姑,姑姑出生后,奶奶就整天盼着爷爷早点回来看她和孩子,奶奶左等右等也不见爷爷的人影,就问老奶奶说:是不是有事瞒着她啊…老奶奶只好把事情如实地告诉奶奶,可怜月子中的奶奶一听到爷爷后,就感到天塌下来一样,悲痛欲绝,当场就难过地从炕上一下子滚到在地上昏了过去,一连几个月都卧床不起,她因无限思念着自己的好丈夫刘暖烈士,受到很大的刺激,常常从炕上下来,披头散发地坐在冰凉的泥地上发呆…一会儿笑,一会儿哭…那时,全家老少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
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给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的家庭造成的的灾难和不幸啊!日寇侵略者欠下了中国人民多少呀!真是如山,累累,!罪该万死!罪不可赦!我们全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是的日本鬼子和的了我的好爷爷刘暖和他的战友们。中国人民也都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和留下的一笔笔,历史不容,不能磨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永远记下日寇侵略者那如山、累累不光彩的一页!
(日本必须面对历史,深刻反思二战时期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和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决不能继承先辈的侵略事业,发扬先辈的侵略传统,再制造矛盾,世界和平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只有彻底消除侵略野心,真诚地与世界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和世界一起共建和平和谐、文明富裕、繁荣昌盛的大同美好世界,为世界人民多做些贡献,只有这样,日本的国家才能更好地沿着正确轨道发展,才能树立起自己的,从而获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好评尊重和称赞。)
五、奶奶一个26岁的小脚妇女,擦干眼泪,挺起腰杆,勇敢地了家庭重担,为烈士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历经…
1944年,我爷爷刘暖近一年后,我奶奶杨竹青的身体和才恢复健康。奶奶看着家中上有两个老人(爷爷的父亲和母亲),下有一个19岁的小姑子(爷爷的妹妹)和自己一对幼小的儿女(我的爸爸才不满5岁,姑姑不满周岁),真是无比难过,一时不知今后该怎么生活下去…也有不少好心人劝奶奶再找个伴儿帮帮她,奶奶不答应,因为奶奶和爷爷感情很好,既是相敬如宾的夫妻,又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同甘共苦的抗战战友,她决不能为了自己离开刘家。
奶奶杨竹青首先回到自己的娘家增甲沟村,想征求父母的意见,打算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奶奶带着一对幼儿回到老家进门刚坐下一会儿,还没有等我奶奶开口,她那慈祥的父亲杨栠和严厉的母亲杨邵氏及大哥杨中熬,就对我奶奶提出了要求,两位老人对奶奶说:“我可怜的好闺女啊,你从小爹爹妈妈就最疼你,现在俺那女婿刘暖了,爹妈和你大哥都知道你现在挺难过的…刘暖他是去打鬼子才的,他是好样的,他家里还有两个老人、一个小妹子和你们的两个孩子,就是再难过,这个时候你也不能带着孩子改嫁啊!你要改嫁就是不守节啦,就不是咱杨家的贞节女儿啦!你哪也不能去,就留在你婆婆家,一定要好好伺候你的公公婆婆,一定要把你和刘暖的两个孩子拉拉大啊!家里没有劳力干活,就让你的大侄儿杨殿桂(十二岁)帮你干活吧…”
父母和大哥的话更加坚定了奶奶在刘家生活的信心,就这样奶奶怀着对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的无限忠诚和思念之情,带着娘家侄儿回到了爷爷刘暖的老宅…。
(奶奶的大侄子,我的大表伯杨殿桂老人,是奶奶大哥大嫂的长子,1932年出生,从十二岁到我家帮奶奶干活一直干到十五岁,现已85岁,老人家对当年姑父刘暖后,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安排他去我家帮姑姑杨竹青干活的事,依然记忆犹新,感慨不已啊!他说:“我姑父后,我爷爷和我父亲让我去姑姑家干活,我对我的姑父刘暖有印象,姑父人很好,思想进步品质好,特别爱国,小伙子长得也很漂亮,细高挑,皮肤白,脾气好,性格好,有文化,话不多,挺稳重,亲戚们都喜欢他…”)
奶奶一个26岁的小脚弱女子,擦干眼泪,挺起腰杆,咬紧牙关,勇敢地了家庭的重担。奶奶首先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徒步到爷爷的地方,去寻找爷爷刘暖烈士的遗骨,接爷爷回家…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奶奶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积极地和乡亲们一起做好敌后抗战工作。依然东跑西奔,跋山涉水到道头和老区塔山片去开会,接受上级安排支前任务等工作…
(2016年6月11日下午5点多钟,我在老家香沟村北头老碾屋旧址后面水泥上偶然遇见忠老爷爷(按辈分我应叫他老爷爷)的二儿子刘建兴,他很客气。我说,我奶奶杨竹青是你父亲的介绍人,对吧,他很高兴地连连点头并面带微笑着地说:是!是!是!这个我知道!我知道!)
奶奶一边工作,一边孝敬公婆,抚养子女,她扶老携幼,,日夜操劳,又干工作又养家糊口,又做母亲,又要承担父亲的重任,还要替我爷爷为父母尽孝,照顾好爷爷的妹妹和自己的一对幼儿,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很重啊!奶奶是多么的不易啊!…
那时,奶奶经常外出开会,我的姑姑才四岁,不懂事,看到奶奶去开会时,姑姑就哭闹着非要跟着去,有一次奶奶没办法,只好带上姑姑,为了让姑姑以后不再跟着奶奶去,奶奶就用包袱包上一个小花生饼让姑姑背着,结果姑姑宁肯背着东西也要跟着奶奶去开会。姑姑多次对我说:“我小时候不懂事,爱跟道儿,你奶奶去开会我就哭着叫着非要跟着去,你奶奶就用包袱皮包上一个小花生饼,累得我以后再也不跟着去啦。”…
六、1945年抗战胜利,奶奶杨竹青将爷爷刘暖一副崭新草绿色的裹腿和一支黑色大钢笔,交给招远党组织送往英灵山烟台地区胶东烈士纪念堂展厅中的展柜里,供人们瞻仰。
2015年12月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烟台市委编著,中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胶东红色文化丛书》共计16册(一)《印记》胶东历史文物选编书籍选取900余件胶东历史文物实物图片,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先烈,前辈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的主义。
2015年12月,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烟台市委编著,中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胶东红色文化丛书》共计16册(一)《印记》胶东历史文物选编书籍第101页中,选取的抗战时期刘暖烈士的裹腿和钢笔实物图片。
1945年8月15日,烟台地区胶东烈士纪念塔纪念堂,在老区栖霞桃村的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正式落成。纪念堂前,组织上征集烈士遗物,奶奶杨竹青将爷爷刘暖烈士生前的一副崭新的草绿色裹腿和一支黑色钢笔,交给本村治安主任尊转交到招远县党组织后,送交到胶东烈士纪念堂。
1961年,奶奶杨竹青的亲侄子我的二表叔杨书桂(招远城关镇增甲沟人,招远玲珑金矿职工。),在位于烟台地区胶东烈士纪念堂西麓的牙山铜矿学习时,休班日他常和工友们持工会证件去英灵山胶东烈士纪念堂瞻仰烈士遗物,他曾数次亲眼目睹他的姑父刘暖烈士的一副草绿色裹腿和一支黑色钢笔及烈士的英名、职务、籍贯、年龄等说明,他不禁感慨万分啊…他经常很自豪的在我奶奶和全家人面前说起:“姑姑啊,我在牙山学习时,礼拜天去英灵山烈士纪念堂去看烈士遗物,我亲眼看见在纪念堂木头框玻璃展柜里,摆着俺姑父刘暖烈士的一副挺新的草绿色的裹腿(是唯一的一副崭新的草绿色的裹腿)和一支黑色大钢笔,还有一张小纸写的说明:‘刘暖,招远县香沟人,1943年,26岁,职务,西海区(地委)部部长。’我姑父的官不小啊!…”。现已退休七十多岁的杨书桂老人对此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哪!老人家对他的好姑父刘暖烈士充满了无比的之情,令我和家人不已…
七、1947年土改复查运动,我家成分划为上中农(富裕中农),但是因受极左思想影响,奶奶得走投无去寻短见…,多亏被好心人及时救回。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为人和谐正直,作风正派,对我爷爷刘暖烈士不渝,乡亲们都知道我的好奶奶杨竹青磊落,性格,大度大气。按照上级党组织和村委安排,身为妇救会长的奶奶杨竹青,经常调解处理村里一些邻里纠纷问题。奶奶在处理问题时,主持,以大局为重,办事,主张邻居之间友好和谐相处,不能结怨太深,要相互谦让…但是也有个别人一时想不开,脑子不转弯,有些较真,纠结邻里之间些小事等,对村委调解决定不太满意,这让做调解工作的奶奶很为难…特别是自爷爷1943年3月后,家中没有顶梁柱了,我奶奶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脚单身弱女子,一边工作,一边拉扯一家老小生活,线年土改运动,按照在一九三三年十月写的关于《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文章,划阶级定成分的主要依据是以拥有的房屋和土地、生产资料及是否有雇工等剥削行为来划分的。
据调查土改复查运动真正的亲历者和的老前辈们者说,当时我家的成分划的是中农(上中农就是富裕中农)。
据调查亲历者回忆:土改前的1939年初(也就是在我爷爷刘暖参加前),家中就分家啦。我的老爷爷刘腾龙分的是破旧草房老宅、还有老爷爷刘腾龙自己在老宅门前以北西的正屋东山墙附近打的一个不深的地瓜窖子(2016年5月中旬,村民彻底将窖子填平,修成水泥道供行人和车辆安全行驶,这很好)、几亩山塂薄地和准备翻新老宅的木料、水泥及一部分数目不太多的钱,这部分钱,在爷爷参加后,被爷爷奶奶以交党费的名义捐给了胶东抗战事业。
从我爷爷刘暖1939年4月参加到1943年,因为家中没有强壮的劳动力,奶奶和家人只能以吃自己娘家的老本(变卖一些珍贵的瓷器和嫁妆换钱)及每年收成不多的粮食维持生活,家中经济一年不如一年。1947年土改时,我家中的经济条件就远远不如人家那些家里劳动力多的家庭啦,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那时,我家是抗战烈士家庭,家中只两个老人(爷爷的父母)、一个烈士遗孀(我奶奶)、两个幼儿(我的爸爸姑姑)一家五口全是,土地并不比人家多,没有条件去吃地租,也没有条件去雇佣他人,家中有两个帮忙干活的,一个是我的大表伯-我奶奶自己的亲侄子杨殿桂(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去我家帮着种地干点小农活,一个小孩是干不了重活的。),他是在我爷爷1943年后,由我奶奶的大哥安排到我家里帮奶奶忙的;另一个是按照当时的政策,抗战烈士家属均由当地安排人员“代耕”,当地组织从邻村掖县修家沟村请来一位姓修的孤儿男青年,来我家帮忙干农活,管吃管住给工钱。土改时我家原来祖辈准备盖房的木料和水泥等也都全部捐出去了,家中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也没有马车牛车和好马好牛好农具,只有一栋需要翻建的破旧四合院老宅草房。家中最自豪的就是有我爷爷刘暖这个著名抗战烈士—胶东区委西海地委部部长、胶东区委西海地委委员。当时我家不是最富的但也不是最穷的,经济状况居中,这确实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事实。
根据上述的实际情况,村委一班人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实事求是地按照在一九三三年十月写的关于《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这篇文章中确定的标准来划分成分,将我家的成分划的是上中农(富裕中农)。
记事起,就常听到奶奶在家和我爸爸姑姑及家人说起这事,据调查亲历者知情人回忆,当时上级党组织担心有人偏离方向,党的政策,所以对划分成分特别是烈士家庭成份很关心,高度重视,安排了两名干部到村里来指导工作,并亲自过问关心过我家的成分。上级领导认为我家的成分划为上中农,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也是实事求是的。今天重温的关于《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著作,更加感到我家的家庭成分1947年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下,划的是中农(上中农即富裕中农)是正确的,是实事求是与我家当时的实际经济情况是完全相符的,毫无疑问。
但是,由于受当时极左线的影响,根据亲历者回忆说,有个别人趁着土改工作组离开的时间,未经上级党组织同意,擅自做出了过分的决策,封了我家那栋破旧草房老宅的大门,把烈士一家老小被挡在了门外,将烈士一家扫地出门,让烈士遗属无处安身…
爷爷刘暖烈士的破旧老宅被封门啦,家也没有啦,此时此刻,我奶奶想了很多…奶奶深知,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生前为抗战捐款捐物捐粮…戎马一生,为国捐躯,壮烈。我的好奶奶杨竹青本人为抗战为做了大量工作,我家中两个员为国为民干,出钱出力,土改将家里准备盖房用的木料和水泥也都全部捐出,只剩下了一套破旧老草房和几亩山塂薄地,不明政策的极左者却无理给抗战烈士家人封了,以后到那里去住啊…
这对我奶奶一个弱女子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烈士家庭也是极其不的,简直太人啦!可是我爷爷了,家里没有顶梁柱啦,找谁讲理去啊!天哪!这可怎么过啊…奶奶真是的走投无啊!她感觉真是没法子活下去啦,可怜的奶奶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和,含着悲愤的眼泪跑到了井边就想往下跳,在这抉择、的关键时刻,是紧跟在我奶奶身后一个17岁聪明机灵善良的女孩儿-爷爷的二堂妹,一把将奶奶拉了回来,救了奶奶一命…全家人哭成了一团…
大约在短时间内,极左者将爷爷奶奶的四合院破旧草房老宅的南屋西三间,分给了他人做小草屋用,其他的房屋拆封后,又全部归还给我一家老小居住,并且通知奶奶和家人作为村里的三等贫民,去队上的场院里领“果实”(即从各个富裕大户人家收缴出来的一些零星小东西)。
(后来才明白,当时个别好奇者趁土改之机封我家老宅的大门,其目的就是想借机慕名串进这座有名的大户人家的破旧老宅,翻翻看看里面有没有啥金银财宝值钱的好东西而已。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一部分数目并不太多的钱让爷爷奶奶悄悄捐给了抗战,家中根本没有什么金银珠宝,只剩下一座破旧草房空壳。由于我家的老宅是祖上在艰苦创业时期所建,老宅外墙建筑所用的石料块小零碎不规则,内部是土胚墙,地面是土地并潮湿,房梁门窗所用木料弯曲不直,极为普通。虽然家中的干净利索,整洁大方,井井有条,但是家具和摆设等物件也都是些很一般的东西,啥贵重值钱的东西和物品也没有,还不如人家一些贫下中农家中的东西值钱。老宅还透风撒气,大雨天气房顶漏雨,后房基往家里进水…所以他们看后没有人对老宅感兴趣,又归还给我家。)
亲历者现已是87岁的老人,至今对此事记忆深刻,她亲口对我说,“那时候,你们家的房子就是因为太破啦,人家才没有稀要的啊,你们家成分划的是上中农就是因为房子不好,太破啦,再就是你们家因为你爷爷了,上级找人帮着干活,当时叫代耕,不是剥削,所以才没有划成富农。…”。
据调查了解,关于我的家庭成分至今在村里没有找到1947年的原始档案记载,全村的成分都没有原始档案资料。但是,1956年,我父亲在原掖县五中现掖县郭家店中学(大概是七十年代改为郭家店中学)上中学时,由村里开具的将父亲户口转到掖县五中的介绍信和户口卡等原始证明上写的我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
1975年7月22日,我父亲回到母校找到原掖县五中校方领导王元勋、王振兴,经校领导查阅我父亲上学时在学校的原始档案记载得知,我的家庭成分是中农,原掖县五中领导开具了盖有学校公章的证明信。
无论多大的困难和压力,都不了我奶奶对爷爷刘暖烈士的无限忠诚的决心,她以坚韧的毅力为烈士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地。她含辛茹苦,替爷爷刘暖为父母尽忠尽孝。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对公公婆婆可孝顺啦,每年收成数量不多的新麦子磨出来的新白面做的大饽饽、旱稻大米干饭、小米干饭和水果以及过年做的好饭炸面鱼、炸麻花、白面干粮、白面饺子等好吃的先端给公公婆婆吃,公公婆婆吃饱后剩下的给孩子们吃,老人和孩子们都吃饱了自己才只吃一点尝尝而已,多余的仍留下来等下一顿再给公公婆婆吃,而自己却总是吃粗粮,如:玉米面、高粱面、地瓜面饼子和地瓜、菜团子、玉米稀饭等粗茶淡饭充饥,从来不舍得吃好的。
奶奶待公公婆婆亲如父母,夏天怕热着公公婆婆两位老人,每天做饭时,往奶奶自己的炕上烧两顿火,给老人的炕上烧一次火。冬天怕冻着公公婆婆两位老人,做饭时往二老的炕上烧两次火,往自己的炕上烧一次火,奶奶的炕上经常冰凉的,越睡越冷。可是奶奶始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含辛茹苦替爷爷为父母尽忠尽孝,养老送终。奶奶还把一对儿女拉扯长大,上学、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街坊邻居都直竖大拇指,很敬佩她,大家都说我奶奶杨竹青一个小脚妇女顶门立户,赡养公公婆婆两个老人,抚养俩孩子长大,真是不简单,是好样的。
九、“”风暴袭击我家,某“”,曾有过两次经历的“三种人” “LHX”,对烈士家人疯狂…多亏招远县武装部李装一部长和驻村干部时任招远县罗山党委郭坤等相救!“”确实给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带来了大灾难!
1、关于“”风暴,某“”,曾有过两次经历的“三种人” “LHX”,对烈士家人疯狂,事实清楚,确凿的详细情况(略),依法存档。
2、“”期间,我烈士家人也得到了时任招远县武装部李装一部长、驻村干部-原罗山党委郭坤、以及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等的帮助,多亏了他们挺身而出,施恩相救,烈士家人,帮我烈士家人渡过。
1968年12月15日,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大雪飘飘,我父亲带着伤痕雪地逃生,向招远县人民武装部求助…时任招远县人民武装部李装一部长(李装一部长,后调任烟分区司令部任副参谋长,现已八十多岁,系烟台警备区干休所离休老干部,李参谋长夫妇身体健康,儿孙满堂,五世同堂,家庭幸福。)挺身相救。当我父亲一提起爷爷刘暖烈士的英名,李部长对我的爷爷刘暖烈士顿生敬仰之情…他对我父亲态度和蔼热情,给父亲倒上一杯热气腾腾地开水,让父亲在他家里吃饭,问寒问暖,关心备至,亲如一家,父亲倍感亲切和温暖…
李部长身材高大魁梧,一身正气,主持,有将军风范!他对“三种人”“LHX”的大为恼火,拍案而起,填膺地说:“这是的天下,毛说要文斗不要武斗,谁让他搞武斗啦?他为什么对烈士子弟这么啊?他这算是什么‘员’啊?也太不像话啦!简直是忘本,胡闹!还有没有枉法啦!…”李部长严厉“三种人”丧尽人性的行为,当即安排驻军指战员任百胜副参谋长和赵淑兰干事进驻香沟村,代表招远县党组织和武装部,依法了烈士家人的人身安全不受,有力地了派们不听毛的话擅自的。同时对“三种人” “LHX”的历史和身份展开调查,但终因受到“三种人”“LHX”的多方斡旋后,调查搁浅未果。(附原招远县武装部部长、时任烟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李装一夫妇在烟台照片)
1969年4月,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三种人”又要时,多亏了驻村干部-原招远县罗山党委郭坤(后,上级委任郭坤任招远市化工厂厂长兼党委)闻讯赶到现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郭坤,平易近人,形象高大、浓眉大眼,目光锐利,铮铮铁骨,刚直不阿,性格豪爽,讲话铿锵有力!。他面对“三种人”“LHX”对烈士子弟施行的,郭坤当场进行了声色俱厉地严厉和大胆地!当郭坤受到“三种人”的和时,郭态度严肃而镇静地说:“呵呵,你少我,我是城门楼子上的家雀,耐惊耐吓的!你是一个员,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好事’?他(指我的父亲)是烈士子弟,他的父亲刘暖是抗战烈士,这个你也不是不知道,谁让你随便烈士子弟的?你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对待烈士家属?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能在人民内部解决啊?你这是什么‘员’啊!你以为我怕你是吧?我告诉你,我这个人也有个犟脾气儿,我就不怕你这样能老百姓的一个芝麻大点儿的小‘官儿’,我就是愿打这个抱不平。我你啊,你再烈士家属,不行!我做的事不怕你到去反映,我相信上级党委无论是哪个领导都也不会支持你烈士子弟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你随便也不行啊,有理讲理,有事说事吗,你不能给我们的党往脸上啊!…”。郭坤的义正言辞的和他他那英雄般地气概威严,令“三种人”后退了几步,吓得瑟瑟发抖,!…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岁月里,我奶奶的妈家-招远县原城关镇增甲沟村,奶奶的大哥杨忠傲、二哥杨德傲、三弟杨聚熬和奶奶的十二个侄子、四个侄女等一大家子亲戚们,因为他们对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这俩老地下党老,多年来一直充满了敬仰之情!所以,“”期间他们对我全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给“三种人”一定的!还有员外沟村我的大爷爷大奶奶杨建民夫妇一家人曾给予了我奶奶和爸爸及家人很大的帮助。
“”期间,从我们国家国务院内务部到烟分区、招远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对我烈士家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多方面的关照。帮我一家人度过了!本村的一大些们,也都悄悄密密地对我烈士家人给予了热情帮助和温暖。在此,向帮助过我烈士家人的各级领导们致以最崇高的!向帮助过帮助过我烈士家人的亲戚朋友和父老乡亲们深表最诚挚的谢意!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3、“三种人”“LHX”期间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中央对“三种人”的定义,名副其实。
“三种人”的定义,中央有:1982年中央[82]55号文件、 1983年底,中央十二届二中全会《》中,对“三种人”都有明确定义。
按照定义,时任某革委会主任兼某党支部主要负责人“LHX”,他在中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中央对“三种人”的定义,他是一个多年隐藏在典型的名副其实地漏网的“三种人”。
4、“三种人”“LHX”为什么会有两次的历史…?他又有着什么样鲜为人知的嫌疑身份和历史呢?他执政时为乡亲们做了些什么“大好事”?
“三种人”“LHX”的真实姓名叫什么呢?他为什么会有两次的历史呢?他为什么将他的两位介绍人-我的好爷爷-西海地委部部长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时任敌后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一家人置于死地呢?
“三种人”“LHX”他在“”中1974年的花名册里填写的介绍人栏目里,为什么不填写他真正的介绍人-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名字呢?他填写的介绍人是时任吗?一个非能做介绍人吗?他在花名册里为什么要更改时间?他的时间和介绍人,为什么不写第一次于一九四一年,由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介绍?又为什么不写第二次是在一九四四年,由我的好奶奶杨竹青介绍呢?为什么将原来填写的1944年用笔涂改,再更改为1946年呢?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知情人悄悄向一老者透露:“三种人LHX ,1943年2月(具体日子不清楚)被日本鬼子招远日寇关押后,由当地大唐学逵作,他被日寇毫发无损地放回家, 1944年2月,大唐学逵被招远县委县和当地八军锄奸队,在现蚕庄镇的吕家河大沙滩用铡刀!”
“LHX”从出来后,却失掉了员的身份,他为什么会失掉员的身份?为什么会被敌人毫发无损地放回家?当时无人知晓。(一直到他死去也无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人?)
1944年2月,大唐学逵被招远县委县和当地八军锄奸队后,“三种人”又花言巧语地积极,让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和村委主任(时任非)介绍他第二次。但是,1974年,他又为什么不填写介绍人我奶奶杨竹青的名字呢,为什么第二次时间一九四四年更改为一九四六年呢?
“三种人”“LHX”他为什么要他的历史呢?大唐学逵在当地到底有没有此人此事?2015年5月、2016年6月,经两次落实唐学逵的家乡某村委党组织负责人,回答:“情况属实,确有此人此事。但是最好不要点村名…”。“三种人”“LHX”他那鲜为人知的嫌疑身份和历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实实在在的嫌疑身份和历史呢?他任职期间都为老百姓办了些什么“大好事”呢?…如今,昔人已乘黄鹤去,在此笔者暂且搁笔。
上述“”的时候我刚上小学,一些事情亲眼目睹,深受其害,印象深刻,都是事实。我看过有些资料报道的我们国家一些老们所受的,一点也不过分,只有说少啦说轻了没有说过头的地方,因为谁都不愿回顾那些让人无比伤心和极其难过的往事…我从小就对“”这场在内部搞的“运动”,对“三种人”们在和平年代里借之机搞和行为,深恶痛绝!
“”这场“内乱”“吃人运动”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一个偏僻小山村里的抗战烈士家庭,从到全国各地,从城市到农村,有多少被整死逼死死去…多少家庭被搞得、…有多少老老干部老做蹲班房,受尽和…
“”中,从我们党的最高机关里的、集团,从到全国各地,以及我的家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沟里最基层的“小”某革委会主任“三种人”“LHX”,他们的手段都是一样!…!!“”确实给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确实是一场祸国殃民的大灾难!
我国的总设计师、等中央领导,1981年6月27日,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以党的文件形式对做出了否定性评价,《决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这场内内乱进行了果断地否定,爷爷、爷爷等中央领导真是太伟大啦!《决议》对“”的评价是多么的恰如其分!我举双手赞成!我更赞成开国功臣爷爷对的科学评价,“一点好处也没有”!习爷爷说的多话多实在呀!我有同感,“”真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确实一点好处也没有!在此,我给爷爷、爷爷、对爷爷等中央领导,实事求是地对“”这场祸国殃民的运动给予公开公平的评价,点赞!点一百个赞!…
“”风暴这场运动,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深受其害,危害极大,一去不复返啦!我们的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需要的是物质文明、文明和文明,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我们的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美好!才能实现小康社会。
经历了我爷爷刘暖、土改复查运动和“”风暴的,奶奶依然很坚强,她,一如既往地守护在爷爷刘暖的老宅,为烈士家庭日夜操劳忙碌着、辛苦着、累并快乐着…
奶奶就像一个家庭医生,时刻关注着我们健康成长,经常嘱咐我们要吃热饭,喝温开水,吃凉饭会胃疼,不要喝生水,生水有小虫子(就是细菌大肠杆菌),喝生水会肚子疼…千叮万嘱要少吃咸的东西,吃咸多了会咳嗽,要多吃黄瓜…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左右,有一次,我趁大人不注意,将奶奶放在一个小罐头瓶子里的红糖全部吃掉,还有一次将奶奶放在一罐头瓶子里芝麻盐(将炒熟捣碎的芝麻拌盐)也全部吃掉了。这下可不得了啦,得不偿失啊,我的小嗓子被两罐红糖和芝麻盐咸(齁)的拉起了“胡琴儿”,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呼吸有些困难,父母四处求医,我吃了很多草药,效果不大。母亲失去了信心,爸爸不放弃,到处打听找秘方…一次偶然的机遇,父亲带着我,到郭家埠一位老中医那里抓了一副2毛钱的中草药吃了后,病神奇般地治好了,嗓子再也不“拉胡琴”了。
但是后来,一到冬天感冒时,就会犯轻微的气管炎,为了彻底的祛除这个病根,确保以后不再反复,我奶奶得到了一个好,就是多吃甜井水浇灌的刺黄瓜,特别是要先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身体后再吃效果更好。我年龄小不懂事,怕热,在太阳底下待不住,奶奶就挖上一小瓢黄豆,故意倒在院子里让我在阳光下捡豆子,待我捡完后,赶紧为我擦去脸上的汗珠,让我回屋子里休息一会儿,然后拿出一根绿油油的大刺黄瓜让我吃,奶奶种的大黄瓜真是又鲜又嫩又脆又甜,那可是真正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哪!好吃极啦!
为了让我多吃黄瓜,确保被咸着的嗓子彻底康复,奶奶常常一大早就起来悄悄地扛着辘轳带上水桶,独自一人来到村北头的菜园地里(奶奶心疼我爸爸妈妈,自己一个人去菜园里浇水),摇着辘轳,从水井里将一桶桶甜甜的井水摇上来,浇在一畦畦的黄瓜地里…每一次,她都是汗流满面,汗水浸透了她那干净而整洁的浅灰色(奶奶还有一件干净合体的原白色机制细布大襟小褂)的盘扣大襟衬衣…而一根根大黄瓜长出来后却被我吃掉了,我的嗓子气管炎也彻底治好啦,可是奶奶却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是,奶奶从没说一声累,没有一句怨言,总是满脸慈祥,乐呵呵地…为了我们的健康,奶奶日夜忙碌着辛苦着累并快乐着…当她看到我的嗓子气管炎彻底除根和康复时,奶奶就像获得胜利果实一样,高兴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后来,奶奶经常嘱咐我:“健岁啊,你可得记住啊,不管你走到哪里,一定要少吃咸菜和咸的东西,吃咸多了没好处,千万别忘了小时候嗓子被咸(齁)的咳嗽,好不容治好了的事儿啊。好孩子你一定要多吃黄瓜,多喝开水,对嗓子有好处。一定记着啊!…”奶奶对我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也是这样千叮万嘱:“少吃咸的不咳嗽,多吃饭、多喝开水不得病… ”她老人家心里对孩子们总是充满了牵挂和心疼…她就像一个聪明睿智的家庭医生,时刻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我们健康成长!…。
十一、1973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我的母亲陈芝芬去世,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又了抚养烈士第三代人的重担,她老人家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烈士家庭
不知是奶奶命苦还是巧合,“”后期,就在家中的日子稳定下来不久,奶奶刚到天津的姑姑家歇息,想享受儿孙满堂天伦之乐时,1973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我的好母亲母亲陈芝芬(一米六六,皮肤白皙,瓜子脸,眉清目秀,文静大方,温柔贤惠,勤劳善良,性格内向)因故突然去世,时年36周岁。父亲拍电报给姑姑,姑姑接到电报后,奶奶在姑姑的陪同下立即从天津返回老家。当时我12周岁,弟弟文平10周岁,大妹文云7周岁,小妹文贤3周岁。我们一看到奶奶回家啦,四个人像见到大救星一样,一下子跑到奶奶身边,有的拉着奶奶的手,有的抓着奶奶的胳膊和衣襟,生怕奶奶不管我们,围着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和姑姑哇哇大哭起来…
奶奶看着我们四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心里无比难过,禁不住失声痛哭…她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边抱起3岁的小妹,一边让我们都站到她的跟前,强忍住内心的痛苦,温和地对我们说:“好孩子都别哭了,你妈妈不在了,还有奶奶、你爸爸、你姑姑。奶奶一定把你们都拉扯大,你们该上学还去上学,该好好念书还得好好念书,他们家有娘的孩子穿什么,奶奶就叫你们穿什么,不会叫你们受委屈…”
为了抚养我们长大,奶奶真是操尽了心,吃尽了苦。她老人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民政部门发给她的每月几元钱的烈属优抚金和我爸爸东东跑西奔做点小买卖挣来的钱以及姑姑从天津寄来的钱和物,全部用在我们姊妹四个人的身上。每年过春节,我们都和有妈的孩子们一样,从上到下,穿着一套漂亮可体的新衣服、新裤子、新棉鞋、新袜子…而且从里到外都打扮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奶奶还给我们每人发压岁钱。而奶奶和爸爸却很少给自己买新衣服,常常是一件衣服过好几个年,只是过年的时候穿几天,然后洗干净叠好放起来,留着来年春节再穿。
奶奶真是太好了,在她的下,我们又回到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幸福快乐之中…
十二、奶奶对我们的爱就像是冬天里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到暖暖的,热热的。奶奶的爱又像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奶奶像是一个慈祥的圣母给了我们无限的爱和温暖,她对我们比母亲还耐心周到,真是无微不至,疼爱有加。我们姊妹四个都愿意和奶奶挤在一个炕上睡觉,夏天她老人家为我们在蚊帐里捉蚊子,摇扇子,擦汗珠,直等到看着孩子们都呼呼大睡,她才肯睡。冬天她为我们盖被子,炕上热乎的地方让给我们,自己却睡在靠外面不热的地方,为我们挡风避寒…
奶奶勤劳贤惠,她用自己的心血辛勤地浇灌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愉快爱的摇篮中...
记得我上初中、高中的四年,因家里离学校有8华里之多,每天早晨必须在6点30分左右从家里出发,否则就会迟到。为了让我吃上早饭有劲走,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奶奶都是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来为我做饭。为了让我吃饱吃好,奶奶经常用新花生油、葱、姜、酱油爆锅,再放些大白菜,做回玉米饼子快餐,既好吃还有营养。每天早晨奶奶给我做好饭后,就来到炕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语气温和地叫着我的小名,轻声细语地对我说,“健岁哎,好孩子,饭都做好啦,听奶奶的话,快起来吃饭吧,哎-这孩子晚上就知习,看看孩子困得…”我确实是因晚上很爱学习和预习功课睡得晚,再加上小时候睡反了夜,早晨总是起不来。所以虽然听到奶奶叫我起来,还是想在奶奶跟前撒娇,不愿起,只是一边答应奶奶,一边儿又呼呼睡过去了。奶奶很心疼我,她老人家也想让我多睡一会儿…但是我的几个女同学刘淑饿、刘文芬、王书翠等都到家里来叫我(后来因为我多次起来的晚,人家小伙伴儿们就不等我了,她们自己先走了。),我还没起床,奶奶一边招呼同学们坐下,一边耐心地喊我起来。有时候奶奶有点不高兴低声地说:“再不起来,人家就不等你了,上学就不赶趟啦,等你去晚了,老师好叫你在外面站着啦”。听到奶奶不高兴了,我便一咕噜爬起来去洗漱,然后不吃饭,背包就想走,奶奶不让,她说:“这早晨不吃饭可不行,人是铁饭是钢啊,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吃饭可没有好身体啊,哪有劲走道啊?”。奶奶让我坐下,赶快把做好的饭吃完,如果我吃的少,奶奶就会不乐意。吃一碗还不行,一直看着我把两碗饭都吃掉,她才高兴,才放心的让我去上学。…
后来我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也是这样,都是奶奶十几年如一日,天天起来为孩子们做早饭,并准备带着的午饭。我们姊妹四个从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吃着和带着奶奶做的可口饭菜读书毕业的。那时,老乡们手头紧张,每家的花生油都不多,不少人都把花生油卖掉换钱。而我奶奶说,花生油一斤也不能卖,全留着给孩子们吃。人没有好身体干什么也不行,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好。看着孩子们个个都吃的饱穿得暖,长得水水灵灵,健健康康、生机勃勃的样子,奶奶高兴地心里乐开了花…奶奶的恩情真是比天高比海深啊!
(记得在我刚上初一的上半年,妈妈还的时候,是妈妈早晨起来给我做饭,妈妈做好饭后叫我起来吃饭,我因为太困起不来,可是妈妈年轻性急,不如奶奶有耐心。喊一会儿,见我还在那里睡,就气呼呼地来到炕边上,朝着我的身上啪啪就是几巴掌,最后,我连饭也不能吃哭着上学去啦,当时我心里还有些生气呢,看我没吃饭就上学去了,妈妈也在家里掉眼泪,还挂念着我…。)
奶奶对我们的爱和妈妈对我们的爱都是爱,但是方式不一样,我们都喜欢奶奶那种温和温柔、宽容大度、聪明睿智、耐心细致、体贴入微地疼爱我们的抚养教育方式。
奶奶对我们的爱就像是冬天里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到暖暖的,热热的。奶奶的爱又像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奶奶的爱还像一阵和熙的风,吹去打在我们身上纷飞的朔雪,给我们带来无限春光!奶奶对我们的爱,更像春天里的春风拂面,让我们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沉醉在无限的幸福之中…
十三、为抚养我们姊妹四个长大,奶奶真是吃尽了苦…奶奶宽宏大量,从不计较别人的不是。
有时我们不听话惹奶奶生气,有两次老人家痛苦的犯老病昏了过去,又被我们哭着掐人中喊醒…但是奶奶宁肯自己受委屈,也决不让孩子们受家法,奶奶她老人家是多么的善良、大度大气和包容啊!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为了抚养我们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啊,由于奶奶很是疼爱我们,也很惯我们,从来不我们,总是态度温和,百般。我们做的不对的地方奶奶总是给我们讲道理。
我们那时年幼,有时也不听话,甚至为点小事惹奶奶生气。在我16岁以前,记得有两次,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弟弟还有大妹妹(我小妹妹健宁最小最听话啦)不知是哪一个为什么事惹奶奶生气,让奶奶无比难过和痛苦,老人家在伤心过度之际犯了老病,一下子背过气昏了过去(此病就是在1943年秋天,奶奶在月子里得知爷爷刘暖后,因过度悲伤当场昏过去,后来常犯病),看着奶奶躺在炕上闭着双眼、紧咬牙关…我们四个小孩子傻了眼,围在奶奶身边一个个的哇哇大哭起来,害怕极啦!我们急中生智,想起了过去奶奶生气背过气时,爸爸给奶奶掐人中,我们一边大声喊着“奶奶—奶奶—!奶奶你醒醒啊!奶奶你醒醒啊!奶奶我错啦!再也不气你啦!奶奶!…”一边用手去掐奶奶的人中,用手指头和筷子用力扳开奶奶紧咬住的牙关,一会儿,奶奶上来一大口气,醒过来啦!奶奶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一会儿,过来了。她看着围在身旁的四个不懂事的孩子,奶奶微微地笑了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轻声细语地说:“哎--别害怕-,奶奶我这是犯老病了,奶奶死不了啊,你们还没有长大啊,爷他不会叫我死啊,爷他会我把你们姊妹四个都拉拉大啦!放心吧!奶奶命大!…”
看着奶奶醒过来啦,我们是多么的高兴啊。这时,一个个都开始好好表现起来,又是给奶奶倒水喝,又是给奶奶捶背、洗脸、洗脚,又是帮奶奶干家务活…但是我们最担心的是怕爸爸回来教训我们,如果我们四个当中有一个给爸爸打告的,那么谁惹奶奶生气谁就要受到爸爸拿出他当老师时的法宝(罚站、当面认错赔礼道歉、写书面检查表决心等)。爸爸回来后果然有汇报情况的,爸爸听后怒火万丈,马上就要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家法教训,比对他的学生更严厉,对不听话的孩子要打一顿。还没等爸爸打上去,奶奶就上去啦,奶奶说,“孩子们还都小,不懂事,你不要打他们了,知道错了就行啦,没有她妈妈(指我的母亲)啦,我不愿听到孩子们哭的动静,听到孩子们哭,我心里怪难过的,你说说他们就行了吧。…”我的好奶奶,她老人家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多么的大度大气,多么的宽宏大量啊!她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孩子们不受家法的处罚。
在此,我们对过去所做的不听话惹的好奶奶生气的事,向的好奶奶和好爷爷作出深刻的检讨,奶奶我们对不起您老人家啊,我们真是太不懂事啦,这是我们的,应该受到爸爸对我们狠狠地和严厉地!奶奶您把委屈一个人扛着,把快乐和幸福留给我们,我们至今深感内疚惭愧…感谢奶奶的大度宽容和厚爱!您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您是我们做事永远的楷模!
奶奶对待别人也是这样,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和谁,奶奶从来不计较过去的不愉快之事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来不计个人得失,从来不记恨别人,从来不说别人的不是,总是原谅别人,替别人着想,总是想着念着别人的好处,家庭、邻里之间、亲朋好友之间、上下级、同志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团结。无论是过去还是后来,个别人做了对不起奶奶的事,奶奶从不在我们面前提起,把别人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啦。有的祖辈做了对不住奶奶的事,他她们的孙辈和我竟成了要好的女同学,并到我家里吃住玩,奶奶热情接待,还给我的女同学做最好的饭菜吃…奶奶又说又笑,谈笑风生,对我的要好女同学及家人问寒问暖,就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不愉快的事似的,没有任何隔阂。直到奶奶去世20多年后的2015年,我在写纪念奶奶抗战历史和奶奶为烈士家庭奉献一生的事迹,才听亲历者回忆当年奶奶的生涯时,叙述了奶奶在工作中所受的和委屈…
的好奶奶,您真是大度大气,总是原谅别人的和不是…其实奶奶很聪明,不计小事、不计恩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啊!您更是大智若愚,时刻保持快乐健康向上的心情和的乐观主义,利人利己,奶奶真不愧为一个品德,思想,聪明睿智的伟大母亲啊!
奶奶从来不我们,但是对我们的家教有方,严格有序,让我记忆最深的家教有着八个方面家规:
一是,教育我们决不能随便吃拿公家和别人的东西,一草一木也不准动,捡到的东西赶快找失主送给人家。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生产队的社员们从山上往队里的场院里运花生时,不小心掉在我口几颗带着累累硕果的花生蔓,我看见后,顺手捡起来拿回了家,奶奶问我从哪里来的,我说在自己口地上捡起来的,是队里的人运花生时掉的。奶奶听我说完后,笑着说:“啊,在咱口捡的也不能要啊,因为这是生产队里的东西,好孩子,你赶快把这几颗花生送到队里的场院里去吧,记着啊,公家的东西不能要,一分钱的便宜也不能占。愿吃花生,咱自己家的自留地里有,奶奶管你们吃个够。”。我马上遵旨一小跑地把几颗花生送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去,还受到保管员爷爷的表扬呢,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像你奶奶杨竹青啦,你奶奶在场院里干活时从来不吃不拿生产队的一粒花生米和一点东西,大家都知道你奶奶人够好啦!”。奶奶确实是一个大公的老老,深受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信赖。我家里从爸爸妈妈姑姑到我们姊妹四个都和我奶奶一样,从来不拿不随便乱动公家和别人的东西。一草一木也不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别看奶奶不会用词语表述,但是她要求我们的做的就是规里要求的
奶奶要求我们,凡是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赶快打听找找,送给人家。奶奶说:什么事都要将心比心,不管是谁丢了东西,都是和自己丢东西一样的着急。捡到东西,赶快找找是谁丢的,找到了失主就赶快送给人家,找不到失主把东西先放起来别动,等找到人再给人家…
(2003年,有一天下午我去局里开会,会议快结束时,有人告诉我说:你的钱掉在地上啦!我一看,在脚底下的地上有一些100元的钱,我再看看自己的钱包里没少钱。然后我说,这钱不是我的。他说就是你丢的,是不是你记错了身上有多少钱了?我说真的不是。他说,就在你的脚底下,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快捡起来吧!我捡起来一数共800元钱,立即询问周边的人谁丢钱了,结果在座的人都说没丢,我就回想是谁坐在我桌子的前排?是我们单位的胡主任,一看他人不知啥时走啦。第二天一上班,我立即打电话找他,他说他因工作有急事先走一会儿,他去开会时装在后裤兜里800元钱,掏东西时带出来,后来才发现钱丢了,但是不知丢在哪里,所以没有找到。经过核实无误后我交给了胡主任,他很高兴,千恩万谢,以后每次见面都客气的不得了。
我的孩子在学校捡到的一块手表和10元钱也都交给了老师。这些都是我的好奶奶教育的结果)
二是,不要和别人比吃比穿比高低,要和人家比学习比听话比孝顺。钱要省着点花,过日子要有打算,细水长流。
奶奶说:人越吃越馋,越玩越懒。不要和人家的孩子们去比吃比穿比高低,要和人家的孩子比学习,看谁家的孩子学习最好,谁考试得了第一,看谁家的孩子最听话、最能帮大人干活、最孝顺…
奶奶常说,要本本分分,好日子不能一天过了,钱得省着花,过日子得有打算,不能过了今天不管明天,不能有了钱都花光,没有钱闹,要细水长流,手里要留点钱,留点家底,心里才踏实,才能把日子过好…
奶奶要求吃饭的时候,要懂规矩,好东西先让老人和小孩吃(奶奶虽然要求我们这样做,而她自己从来都是把好东西让给我们吃,说年轻人长身体要吃好的,上学也吃好的,吃好的才能学习好)。奶奶要求我们吃菜要在靠自己一边的吃,不能用筷子在碗里乱翻,也不能把人家那边的肉抢过来自己吃掉,不能把好吃的都自己吃了,不能动人家那边的菜…要有规矩。
奶奶常嘱咐我们,见了长辈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要笑着先和人家说话,按辈分该称呼什么就称呼什么,不能不打招呼把头一低就过去了,更不能没大没小,没有称呼,那样是不懂礼,没礼貌,会让人家会笑话家里大人没有管好孩子的。
四是,不能随便翻动东西,无论是自己家大人放的东西还是外面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都不能随便翻动。
奶奶说,家里大柜小柜和橱柜里放的无论是钱还是其他东西,都不能背着大人乱翻乱动,出门在外无论是在学校在单位还是在上的田野边上和菜园、果园边上,都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见到别人的好东西不要眼馋,也不用老盯着看,想吃什么,想要什么,跟奶奶说,奶奶给你们做,给你们买。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听话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大人都放心!都喜欢!
五是,说话做事要诚实,不能撒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编筐编篓说,谁对长辈就要动家法。
奶奶说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时间长了谁也不愿和撒谎的人交往。做个实实在在诚实的人最好啦。如果我们哪一个和大人撒谎,那就要受到奶奶耐心的教育啦。
其实呀,当年奶奶教育我们不撒谎,从理论上来讲,实际就是要讲诚信哪!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之本,立国之基啊!
六是,要知恩图报,千万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要有来有往,千万不能欠别人的人情。
奶奶说,谁对咱好,谁帮助过咱,千万别忘啦!别人给咱东西一定要还人家的礼,千万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要有来有往,不能有来无往,有来无往就把日子过死了。给人家还礼的时候,不能斤斤计较,更不能比人家给咱的少,要给人家最大的最好的,还要比别人给咱的东西多些,自己吃点亏不要紧,千万不能让人家吃亏。要让人家记着咱的好,千万不能欠别人的人情啊。
七是;要讲理,不别人,也不能让别人随便,要有志气,有骨气,,话到礼到。要心宽量大,眼光要长远,老辈做好事对小辈有好处,要多给人家说好话。
奶奶常说,咱家老辈就讲,讲理,从来不会去别人,但是也不能叫别人随便咱!小事不去计较,大事要讲个理,有再一再二,但是没有再三再四。谁对谁错要讲出个道理来,不能让不讲理的人随便,要有志气!有骨气!,话到礼到。只要把话说开,不再无理,过去的事就不计较啦,大家在一起都是,眼光都要长远些,要心宽量大。
奶奶常说:这个老辈们做好事,小辈们就有好日子过啊。奶奶说的很好很正确呀,点赞!确实是这样的,就如我的好爷爷和千千万万个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样,没有他们的流血哪有我们的今天哪…在此感谢爷爷奶奶两位老和为国家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
奶奶说在嘴上,好马在腿上。经常给人家多说些好话,多帮人家些忙,人家都会记住你的好。不用去想给人家说好话人家听不见,说好话说人家早晚都能知道。
奶奶说住家过日子都不容易,有时家里有事需要借人家的钱和东西用用。无论是借了人家的钱还是东西,都要记着,等有钱了一定要还给人家,东西不用了一定要送给人家,千万不能忘记还给人家,更不能不认账,借东西借钱故意不还给人家叫无赖,不,时间长了没人和他交往,谁也瞧不起他!不能自己给自己把堵死,要给子孙后代留个讲信用的好名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呀。
上述八项是奶奶老人家制定的“家规家风”,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啊!今天仔细琢磨起来,奶奶这不就是按照是中华民族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三字经》和《规》等书籍里面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吗。
比如:借人家东西一定要还给人家,就是《规》里的:“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奶奶从不提起别人的,对别人的隐私守口如瓶,像是从来不知道似的,这也是《规》里的“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奶奶说的要多给人家说好话,就是《规》里的“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奶奶让我们多帮助别人,多做些好事,一点坏事也不做,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奶奶精通的道理可真多啊,别看她没读过书,她比读书人还会教育孩子,她天资聪颖,思开阔,公而忘私,有大家风范!她就是我们人生道上的一位和蔼可亲的高素质的思想老师!令我敬佩不已啊!我们永远尊敬她老人家!
奶奶一辈子都讲究卫生,穿着干净利索,物品摆放整整齐齐,家中屋里屋外清新舒适。奶奶不但自己干净利索,还要求我们也要讲究好卫生,奶奶说讲究卫生不得病。
从小时候,奶奶就要求我们做到:头发梳的要顺流利索,早晨起来要先洗脸刷牙,手和脸洗的要干净,吃饭以前要洗手,碗和筷子要刷的干净。生的东西不能乱吃,生地瓜、生萝卜、黄瓜、苹果、梨等水果不用水洗干净不能吃。衣服裤子鞋子要干干净净,板板整整,不能皱皱巴巴。里外衣服一个星期洗一次,夏天衣服洗得更勤。对全家人穿的棉衣的领子袖子和棉被的被头,奶奶都买来漂亮的新布包上边,既耐磨又卫生还美观。
对家里的大柜小柜、桌椅板凳、桌面上、抽屉里、和墙上的照片、状、年画等东西,奶奶都摆放的整整齐齐。棉被、夹被、被单、棉衣、单衣、新衣、旧衣、帽子、手套、袜子奶奶都洗的干干净净后,再一一叠好分类打包,而后放到大柜小柜里,摆放有序,奶奶将每个人的手套和袜子都成双成对卷在一起,奶奶说不能拆开,以免丢一只剩一只。
对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奶奶都摆放的规规矩矩,就连筐子篓子大小农具奶奶也都摆放和悬挂的井井有条。
奶奶要求家具和屋里的门窗玻璃都要擦的干净明亮,家里家外门前房后都要求我们清扫的干干净净…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各个角落都不能留卫角。
总之,整个家中屋里屋外都全方位整治得清新、整洁明亮、井然有序。每年腊月的过小年之前,奶奶都安排对家中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确保以暂新的局面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呵!我的好奶奶的思想有多么的超前先进啊,文明卫生讲的多好啊!就是很多城市人卫生也没有她老人家讲究的好啊。奶奶真是文明卫生的楷模啊!奶奶您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每当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严冬时,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奶奶的那条温暖的毛围巾…
记得在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每年的冬天都是十分寒冷,西北风吹得人的头皮和脸有些发麻,而每当我围上奶奶那条温暖的毛围巾时,我就感到浑身暖融融的。
说起奶奶的这条毛围巾,那还是早年我奶奶与我爷爷结婚时,爷爷刘暖亲手编制好(爷爷心灵手巧,多才多艺),送给我奶奶的一件结婚珍品。奶奶的毛围巾是浅棕色纯毛的,靠两边处有几道黑色条子,边上带有一些浅棕色穗头,又宽又长,质地好,色泽好,既温暖和又雅致漂亮。特别是在西北风冒烟雪低温高寒的天气里,一围上奶奶这条毛围巾,又挡风又避寒,整个脖子周围和头部、脸部便感到热乎乎的,暖和极啦!但是,不管天气有多冷奶奶几乎很少围着,因为那是我爷爷刘暖烈士给她留下的结婚礼物,奶奶倍加珍惜,舍不得围呀!
自1943年3月我爷爷后,奶奶对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至始至终都在无限思念着…家人都记得,每当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想起我那的好爷爷刘暖烈士时,奶奶就从她和爷爷的大衣柜里拿出这条毛围巾来,两手轻轻地展开,平铺在炕上,用手抚摸着,仔细检查有没有被虫子咬坏的地方…每年的夏天奶奶都将毛围巾拿出来晒晒,而后,整整齐齐地叠好,再包起来放回大柜里。
在我上小五年级的时候,奶奶就常指着毛围巾对我说“这是你爷爷给我买的,哎…都三十多年啦… ”说着说着,她老人家两眼便充满了泪水,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奶奶又在思念我爷爷啦…
到了我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每天都要步行8华里山去塔山原家联中上学,而一到了寒冷的冬天,特别是西北风冒烟雪的天气,顶风冒雪,冻得头发上都结了冰,奶奶十分心疼,此时她便毫不犹豫地从大柜里拿出爷爷给她的那条保存多年依然崭新的毛围巾,亲手给我围上,将脖子、头部、脸、耳朵、鼻子和嘴全都围着,只露出两只大眼睛来看,那个暖和劲儿啊,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尽管这条围巾因保存多年有一股陈旧的卫生球味儿,而且还有几个被虫子蛀了的小洞,但是她却伴我度过了四个寒冷的严冬,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快乐!
后来我弟弟和两个妹妹也都同样围过奶奶的这条毛围巾上学度过寒冬,一直到最后围的毛线都断了,无法再围,才不围了。
虽然奶奶的毛围巾用坏了,但是奶奶她老人家一生勤俭持家,对我爷爷刘暖烈士不渝,对子孙关爱备至,奉献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好奶奶和她那条温暖的毛围巾,给我留下了永远的美好记忆!
十七、奶奶热情好客,每年正月初二来新客,奶奶心里乐呵呵,初二这天是奶奶最高兴的日子啦!
奶奶热情好客,我家中的亲戚朋友很多,不管谁来啦,奶奶都热情招待,又是做荷包蛋,又是擀面条、包饺子、炒菜…特别是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二,家里都要来很多新客人,初二这天那就是奶奶最高兴的日子啦!
按照当地的风俗,正月初二这天,是给姑姑拜年的好日子。奶奶的娘家有十二个侄子和侄媳妇,四个侄女和侄女婿,还有重侄子重侄女重外孙等…我家的表叔表姑表婶…可真多,小时候,我们真是数不清有多少个表伯表叔啊!
每年正月初二这天,奶奶的娘家增甲沟村有一大帮子侄子侄女们,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她们的家人来我家给奶奶拜年。在他她们来之前,奶奶和我妈妈(妈妈在的时候)两个人从早晨起来就开始准备中午的家宴啦。妈妈去世后,奶奶又找一位掌勺叔叔来家里帮厨做菜…
到了上午九点多钟时,奶奶叫我爸爸带着我弟弟,去到村北面的东北塂顶上迎客。十点多钟时,我和弟弟妹妹站在村北头的边上向东北塂遥望,只见从东北塂上的小上陆陆续续来了一支自行车队伍,有男有女,有大人也有小孩,多数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他们的车子上带着用彩色包袱包着盛着好东西的草编四方型盒子和盖着彩色花布的小编篓子,男士们身穿崭新的学生蓝卡其布或黑色、蓝色条绒布做的中山装,女士们和孩子们也都身穿崭新漂亮的新衣服,个个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爷爷奶奶的老宅看望奶奶…
爷爷奶奶的老宅沸腾啦!一片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啊!老宅的屋子里、院子里、大门口都是奶奶娘家的人,他们排着队给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拜年,这个说“姑姑你过年好!”“那个说姑姑你过年好!”…孩子们说“老姑姑你过年好!”,有的还跪在地上给奶奶磕个祝福的头,被奶奶赶快拉起来,奶奶说都是新社会啦,不用这么多礼道…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那个高兴啊…喜上眉梢,眉开眼笑!她那慈祥的脸上挂满了幸福快乐的笑容,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快乐之中…奶奶一边答应着侄儿侄媳们、侄女侄女婿、重侄子儿重外孙们的问好,一边高兴地对侄子们说:“好!好!…俺哥哥俺嫂子都好(奶奶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俺三兄弟三妹子都好(奶奶的三弟三弟媳)!对侄媳们说:您爹爹妈妈也都好啊!…”待大家都问过好后,奶奶将没有结婚的侄子侄女们和已经结婚侄子侄女的孩子们都招呼过来,拿出她提前特意准备好的新钱票,一人一张分给大家发压岁钱,谁若是不要奶奶就不高兴啦。
多年来,奶奶分给晚辈们的压岁钱随着她的烈属优待补助金的增加而增加。从开始的每人两毛钱到五毛钱-两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八十年代后期烈士补助一年五百多元钱,奶奶把压岁钱的标准涨到了每个孩子五十元(第四套人民币)。当然,这些钱除了奶奶的烈士补助金还有姑姑捎回来的,都是奶奶和爸爸省吃俭用节省出来的。他们宁肯自己少花不花,到过年初二这天,也要给从增甲沟村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奶奶的小晚辈小客人们发压岁钱。
上午十一点前,增家沟的亲戚们都到齐啦,我爸爸就以东道主和大哥的姿态在前面,带着他的表哥表弟和家人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去到友好街坊邻居们家里给年老的长辈们拜拜年。奶奶娘家增甲沟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村里是首屈一指、人见人夸的大家族队伍,这支队伍的多是大高个子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个个都是一米七五以上的个子,最高的一米八五,典型的山东大汉。他们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而且都是有涵养、稳稳当当、和和气气、正直善良、有礼貌懂礼节。乡亲们都知道我奶奶杨竹青娘家人气旺,素质好,都羡慕奶奶有那么多的好侄子。
大概到了十一点五十左右,午宴就开始啦!一般是两桌客,都在炕上摆一张小炕桌,或者摆上一个木盘子,东间炕上一桌,西间炕上一桌,一桌十二三个人挤得很紧张。炕上坐不下就坐在炕边地上一长条凳子上,也有的站着。午宴先吃菜喝酒,一般都是十二至十六个菜。菜的花色品种也不少,大多都是奶奶提前准备好的美味佳肴,有凉拌猪肝、猪耳朵、猪口条、凉拌猪肺猪肠、猪头肉、猪蹄冻、凉拌白菜心、煮五香花生米拌芹菜、炸花生米、炸挂面糊干蘑菇、炸刀鱼、红烧黄花鱼、家常炖鲅鱼、芹菜炒猪肉、豆芽炒猪肉、土豆丝炒猪肉、韭菜炒鸡蛋和虾皮、醋溜白菜炒肉…等,酒:有招远的玲珑白酒、烟台白酒、烟台香槟酒、张裕红葡萄酒等。
喝完酒后吃饭,饭是大米饭或是大米小米两米饭,米饭不够再热些大枣饽饽,吃饭时,再加一道菜,就是大白菜炒豆腐粉条和猪肉片。这些饭菜虽然不是多高贵,但也是很好的啦,这可是奶奶一年中最高招待标准啦!那些猪下货都是上级民政部门按平价分给烈属们的年货,买回来后,爸爸要一两天,再加工煮出来。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人吃年夜饭时,盛上一盘子猪蹄冻,一盘猪肝猪耳口条啥的,其他全留出来等正月初二接待客人。大米是姑姑从天津的军粮城捎回来的,每年5-10斤左右吧,平时家里人不舍得吃,专门留着初二这天招待客人的。八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单位分年货,每年回家都能带回不少大鱼,有刀鱼、黄花鱼、鲅鱼、黄姑子鱼等,给奶奶脸上增了光。奶奶从来不和侄子们一起喝酒吃饭,只是在正间厨房间忙活,看着侄子们酒足饭饱,她这个当姑姑的不知有多高兴啊!
待大家吃过午饭后,奶奶和我清理餐桌洗涮碗筷和酒杯,插孔简单吃点饭,又开始忙活下午的饭菜。下午的饭菜简单,热些大枣饽饽、桃饽饽、面鱼、煮面条等,再简单炒两个菜(大白菜粉条豆腐猪肉片多加些菜汤),四点前开饭。大家中午吃饱了,这一顿就吃不多少啦,也有不吃的。奶奶的目的就是想让侄子们多吃些饭菜,回家时有劲走远道。
四点半左右,大家准备回家啦,这时表伯表叔们就把来时带的盒子和篓子里盛的大饽饽、面鱼、点心、苹果、糖块等好东西,一股脑地全部倒出来堆在奶奶干净的炕席上,奶奶不让,但是,奶奶哪能拦住这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可是奶奶的哥哥嫂子弟弟弟媳和侄子侄女侄媳们对奶奶的一片深情厚谊啊!奶奶不要是不成的。
当大家要离开我爷爷奶奶的老宅时,奶奶一边亲切地和侄子们说话,一边依依不舍地送侄子们出门,一直送到村北头的小上。望着增甲沟这支大家族队伍的背影,奶奶久久不能离开,一直等到他们走的很远…看不见影啦,奶奶才带着我们一步一回头地回家去。她老人家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大远道地,这些侄儿都来看看我这个姑姑,我就挺高兴的,你说他们还给我那么多东西,你二舅老爷二舅姥姥、三舅老爷三舅姥姥拉扯那么多孩子,住家过日子多不容易啊,你杨殿桂大大家里还有病人,你大叔、三叔、五叔刚盖的新房,你六叔七叔还没结婚,他们家里都不容易… ”我的好奶奶,她老人家时刻都在为别人着想,惦记着哥哥嫂嫂和弟弟弟媳,又想着这个侄子、想着那个侄子侄女的…真是慈肠,怪不得我家的亲戚们都喜欢奶奶...
初二这天,奶奶要忙着做菜做饭,虽然很辛苦,但是,奶奶心里却很高兴,从早晨到晚上,奶奶总是乐呵呵的!初二这个好日子,是奶奶一年中最高兴的一天啦!
奶奶为人非常好,注重礼尚往来,重情重义,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想着和街坊邻居及亲朋好友们共享。
参加工作后(1980年7月),每次我回家前,到烟台北来香糕点门市部等商店,买一些蛋糕、蜜三刀、桃酥、月饼、萨其马之类的点心及其他日用品,带回去给奶奶,以尽孝心,汇报奶奶的养育之恩。可是,每次我都感觉孝心没尽到…原因是奶奶太重情义,我买的点心不是她不喜欢吃,而是她不舍得自己吃独食。她总是要拿出一部分来处理她那些关系,把一部分给街坊邻居的奶奶大妈婶婶和亲朋好友们共享。而我当时年龄小,不懂事,不理解。认为只有奶奶自己一个人吃了才算是我尽到了孝心。
有一次回家,我灵机一动,拿出一个金点子来,刚把东西摆出来,就先将每一个食品袋封口全都打开,然后把每个袋子里的点心都倒出一些放在盘子里,送到奶奶面前让奶奶品尝,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尽到孝心,反而惹得奶奶老人家不高兴,把我给了一顿。奶奶语重心长地说:“你把每个塑料袋都打开,我就不能送给别人了,送人要送整装的,不能给拆开袋的。你们年轻人不懂老人的心,平时你们都不在家,都是人家街坊邻居和亲戚们来帮我,人家有好东西也来咱家送给我吃,人家都对我挺好的,远亲不如近邻。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不过我也不能忘了人家对我的好。人哪,不能无情无义,也不能吃人家的东西不还礼,有来无往就把日子过死啦!…”奶奶的话很有,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为人处情往来课,至今我仍然历历在目,不已啊!
奶奶很重情义,平时谁帮了她,谁给她东西,她总是记着要还人情还礼,而还礼时,不论是水果还是枣饽饽桃饽饽等,总是挑最好的最大的礼物给人家,小的和有毛病的留给自己,为人十分忠厚真诚,出手大方,不愧为大家闺秀,大方大气!
奶奶和爸爸历来要求我们姊妹四个好好读书。1975年6月,我初中毕业,升大户陈家高中时,当时升高中还要经过原籍推荐,名额有三名,虽然我学习名列前茅,但是因为家庭成分是富农(成分问题前面已有详述)而失去上高中的机会。我的母校塔山原家联中的校长王奎增和全体教师们深感惋惜…成分问题确实是误人子弟啊!有多少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优秀人才和子女们被成分压得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无法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人的脑力智力都差不多,有的人适合和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就好,有的人不适合读书,学习成绩就差些。对那些脑力智力不适合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的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读书,那是对他们的惩罚,不适合读书的人,就是家长他们读书,他们也是不跟班的,最后还得。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未必不能成就大事,学习成绩好的人也未必能成就大事。应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人各有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常常为不能读高中而哭得泪流满面…我没有上高中,奶奶爸爸心里很焦急…孩子学习在整个级部近百人中名列前茅,我们是烈士家庭啊,凭什么不让烈士子孙上高中,我们的家庭成分是上中农啊,我们家抗战光荣啊!
为了成份问题,我的好爸爸刘光学顶烈日冒酷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到他的母校原掖县五中(郭家店中学),查阅五十年代爸爸上学时的原始档案中村里介绍信上写的我家的成份,爸爸的老校长王元勋、王振兴安排工作人员认真翻阅档案资料,终于查找出了爸爸上学时的老档案,而后开具出证明信盖上公章后,让爸爸带回去给教育部门看看,爸爸带着证明信,去和县里的教育部门均无果,答复是:老刘啊,我们知道你的孩子学习好,你有个好孩子,…你先回去,以后再说吧。
呵呵,我一个不到十四周岁(十五年岁)的小女孩回到村里当起了农民,从早晨到晚天到生产队里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
在家乡生产队劳动的的日子里,我依然遵照奶奶爸爸的教育和要求,虚心向乡亲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大妈大婶们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干起活来快马加鞭,不惜余力,不计个人得失,各种活都是提前准时完成任务。别看我年龄小,干活可不少,天天言语不多,埋头苦干,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乡亲们都说“刘光学家有个好孩子,真能干活儿。”。在评工分时,有一位老爷爷给我评的工分很高,成年女子们日工分7.5分,老爷爷给我7分,大家们担心一个小孩子工分定高啦,大活重活干不了,别把孩子累坏啦,所以最后确定是6.5分。
1976年,普及高中,塔山原家联中改为联办高中,上级批准在原来初中办学基础上,增加两个高中班,奶奶爸爸托本村奶奶的好姐妹三奶奶王洪彩的第二个儿子在塔山原家教学的刘显臣老师,找塔山原家联中校长王奎增联系,王奎增校长亲自找到香沟村王书策沟通。王校长问王说:刘文锋在家表现怎么样?王书策说:“这孩子不错,表现挺好,今年就让她去上高中!”。
学校全体老师都知道我学习好,1975年因成分问题没有读高中很是焦急,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年后的1976年普及高中啦,我们自己学校也有高中班啦,不用论什么成分不成分,不用通过推荐大家都可以读高中啦,老师们都欢迎和同意我回去读高中。接着,王奎增校长让刘显臣老师通知我,秋后开学后马上去上高中。在奶奶、爸爸、王奎增校长、刘显臣老师等全体教师和香沟村王书策的帮助下,1976年,我终于上高中啦!在此,向他们深表最诚挚的谢意!
我终于上高中了,我的愿望实现啦!真是太高兴啦。奶奶爸爸不让我在家帮着干活争工分,而是自己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供我和弟弟妹妹们读书,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良机,天官赐福,1977年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我高中毕业,直接参加高考。本来我报的去大户陈家联办高中参加考大学考前复习班,但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把我留在母校塔山原家联办高中举办的中专考前复习班。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刘文锋同学,你就别去大户陈家学习啦,学校领导和我们几个老师研究决定,让你留在咱自己学校复习考中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的初中文化科学习很好,基础很牢,你回家劳动了一年后回来上高中,可能因为太累啦,高中这两年的学习成绩不如初中学的扎实牢固,所以你考大学不敢百发百中,你考中专我们就有把握啦。另一个原因是:你家条件困难,你姊妹四个,你奶奶你爸爸供你们上学不容易,你先考个中专,两年就毕业啦,赶快参加工作挣钱帮帮你奶奶和你爸爸。要是考上大学需要读四年书才能毕业,负担太大啦,所以还是考中专,先参加工作挣钱帮帮你奶奶爸爸,考大学有的是机会,等参加工作以后再上大学吧!”
遵照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安排要求,我留在塔山原家联中复习班,复习期间,、日夜攻读、废寝忘食地学习拼搏,决不校长老师们的厚望,决不奶奶爸爸的殷切期望。
从春天到夏天,历经近四个月,特别是临考前的一个月,奶奶把家里不多的白面做成香喷喷的漂亮圆圆的发面大火烧,在两面印上一条条交叉斜线组成的菱形小图案,再将两面用少许花生油在大铁锅里烙上一层黄褐色的烙,而后再在大锅里蒸出来,一大锅能蒸十多个,有时奶奶也蒸一锅带点咸味发面葱油大花卷。每次做好后,奶奶爸爸弟弟妹妹们一个都舍不得吃,奶奶就把干粮打包装在一个专用的小编篓子里,让爸爸给我送到学校里去,一个周送一两次…一锅锅香味扑鼻的发面大油火烧和美味可口的葱油大花卷让我吃进去啦,而奶奶爸爸弟弟妹妹们却没有吃…奶奶和爸爸,您们为了支持我高考,把全家一年的口粮小麦磨成的白面几乎都让我吃掉啦…在此对奶奶和爸爸尽全力支持我高考深表谢意!特别是的好奶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啊!
1978年,我没有奶奶爸爸和塔山原家联办高中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给予的期望,以全四百多名考生名列第2名、全县五千多考生名列第16名的成绩金榜提名。大户陈家的老师们为我选择了报考志愿,第一志愿是商业学校商业物价专业(该学校隶属商业厅),被录取。奶奶爸爸和全家人及亲朋好友分外高兴啊!
1980年中专毕业,分配在烟台市机关(现在的芝罘区)工作。1985年市、区两级单位提名推荐参加高考,带工资到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价格学专业(校外班,地址在安徽合肥)脱产学习两年,大专学历,奶奶又是支持我上大学,奶奶至始至终支持我好好读书。
1993年以后原单位因机构多次被撤销,机构不稳定等原因,多名同事陆续调走,1997年我也为照顾孩子上学接送方便,从区级单位调到市级主管部门所属的公用事业单位国企机关工作,各方面情况很好。在此感谢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及关照。
(2003年-2005年在职参加中央党校法律本科,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勤奋努力,除去英语开卷考试和考察课外,一个字也没有抄。简述论述题和所有的考试题全部都是自己背下来和完成的,以烟台学区130多名第一名优异的成绩,高分取得大本学历。学好法律确实受益匪浅!)
1981年夏天,奶奶和小妹建宁来烟台,在市委大院集体宿舍住了一些日子,在烟台期间,我和奶奶小妹去烟台市毓璜顶公园小蓬莱照了一张合影,看奶奶和小妹笑的是多么的灿烂!
奶奶来烟台后,怕我挣得钱太少不够用的,自己带的钱,她和我的父亲平时省吃俭用攒了几个钱,到烟台来给我买了两床被一床玫瑰红色一床大红色的府绸被面,又买的白色新棉布被里,给我做了两床新被子,把原来在学校用的旧被里被面换下来带回家用…
1981年,奶奶66年岁,奶奶说:“66吃闺女一刀肉”,农历7月22日那天上午,我给奶奶买了一块猪头肉(当地叫一道肉,就是一刀子割下来,无论多少都不能加减啦,有多少算多少),那时候,我才21岁,年龄小不懂事,再说那时好多人都喜欢吃肥一点的肉,误认为肥肉香,营养大,所以我为了让奶奶吃个够,一下子买了一大块,好像是一斤六两多,回去后没有拌蒜和醋,奶奶就着馒头和菜,便吃了不少,结果奶奶肠胃受不了,第二天一大早就病了,上吐下泻,几乎脱水,机关卫生所的车大夫赶快到奶奶的住处打针送药,大概过了近一个周,奶奶才康复。这些都是因为我不懂营养学,知识面太窄,才造成奶奶吃猪头肉引起肠胃受损,让奶奶,我真是太对不起我的好奶奶啦…
奶奶您老人家的深情厚谊啊令我永远铭记在心啊…而我对奶奶孝敬的太少太少啊…
父亲因为“”遭到身心,大脑受到,不好,后来又染上酒瘾,经常两眼发直,目光呆滞,挺吓人的。更有交友不慎,常给人家出力干活办事不讨好,多次被人设计上当梦缘背黑锅…
我亲自听见好多乡亲和亲朋好友都和我说:“你爸爸刘广学俺大哥这个人,就是脾气不好,其实心里没有什么,都知道他心眼挺好的。”确实如此,父亲从来没有也不会在背后去过任何一个人,都是有话有事摆在当面,不免也有得罪人之处,让人家记恨,伺机报复… 1983年,父亲出远门干活去了…奶奶和四个孙子孙女相依为命…时年,奶奶68岁,我22岁、弟弟20岁、大妹17岁、小妹13岁。
我们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父亲刘光学这个人特别挺大度大气,而且记忆力有些特殊。从年轻时至今他老人家在我们面前,从来不说任何一个人不好,无论谁对他的不好,事情一过,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从来没有想法去报复人家,从来没有背后数落算计人家,见了人家面还和人家又说又笑的,就像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一样,相反谁对他的好他却总是念念不忘。我感到真是奇了怪啦,难道是父亲刘光学记忆力不好?失忆了?还是有健忘症?为什么谁对他的好却永远记在心里呢?难类真正的祖先高级智慧生命在他的记忆系统设计的只让我的父亲记别人的好处不记别人的坏处?现在我明白了,这是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对孩子们从小教育的结果啊!奶奶老人家不就是这样从来不提及别人的不好吗,忘记,没有,时刻保持心情快乐和乐观主义,这是多么的思想品德啊!既强身健体,又了团结和谐,利己!何乐而不为呀!奶奶和父亲的大度大气宽容包容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奶奶对我们恩重如山啊,父亲不在家,家里就剩奶奶一个亲人啦,奶奶的身上的担子更重啦!,一个68岁的老人还要支撑着这个家,她老人家是多么的坚强啊!她老人家不但把我们拉扯大,还要给第三代人孙子孙女们操办婚事…
从1983年至1985年,奶奶一分钱没有要我的,让我自己把工资攒起来,共同攒了500多元,留着结婚用。
1985年,奶奶为我买结婚用品,做新被褥…。我结婚前,有一次我回家看奶奶,奶奶让我骑车带着她去道头供销社买东西,结果她老人家自己什么也没买,而从自己身上拿出六十元钱(民政部门发的烈士家属优抚金)买了一条青岛第二毛纺厂生产的紫红色印花纯毛毛毯说是送给我结婚的,让我带回烟台(至今我还盖着,既温暖又亲切…)。她老人家还悄悄给我做了里外三新两床大红花布棉被、一床新褥子,那时的奶奶已有70岁啦,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针针一线线为我做结婚新被褥,针脚缝线依然娴熟精细漂亮,不减当年啊,令我不已…奶奶的针针线线连着和孩子们的心!奶奶的针针线线倾注了她老人家对孩子们的爱,奶奶的针针线线让我们无限的敬仰和怀念…
1987年,奶奶又给我弟弟操办婚事,给弟弟做了里外三新两铺两盖等等新婚用品。还去供销社里买了红色大格子布钉在老宅东间的天棚上,把老宅黑乎乎的天棚遮盖起来,将老宅装修的焕然一新,红红火火,给弟弟做新房。而她老人家自己盖的被子和铺的褥子以及穿的棉袄棉裤从来不舍得用新棉花,都是用过多年的变了颜色没有弹性不暖和的陈旧棉花,但却很整洁。她说:“老人用好点赖点的棉花和旧东西都没什么,年轻人出门在外穿得不好和用不好的东西人家笑话。”…
现在我回想起来,深感惭愧和不安,我那时是多么的不懂事,都24岁了,还花奶奶的钱,还让奶奶老人家给我做新被褥,借钱搭人情…
的好奶奶,我真是对不起您老人家,我都挣工资啦,不该再花您老人家的钱呀。奶奶您的恩情啊我时刻都记在心里呀。
奶奶她从来不舍得吃白面粉,把磨出的白面粉留出来等着孩子们回家时再吃,自己却总是吃黑面粉…她老人家从来不舍得吃鸡蛋,但是却把家里两只鸡下的蛋一个一个的放到一个小盒子里攒起来,一个,两个,三个,十个,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为了保存好鸡蛋,奶奶有个好办法,把小盒子放在阴凉干净处,在小盒子里先撒上一层麦麸皮,再摆上一层鸡蛋,一层麸皮,一层鸡蛋…最后一直攒到六十多个把小盒子装满,等我回家时让我带回烟台给我爱人吃。奶奶说“健岁呀,这一小盒儿鸡蛋你捎回去,给小荆吃,他太瘦了,叫他多吃点好的,人不能太瘦,还是胖一点好…”我不拿,她老人家就不高兴。可是奶奶她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个鸡蛋,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吃几个…
在我家老宅门前有一颗古老的大核桃树,每年都能结四五十斤个大肉厚的大核桃,一般是把一大半卖掉换钱,给我们做学费,买衣服等,(妈妈的时候,因为她身体不好留一部分给妈妈吃补身体),一小部分留给我们吃,奶奶说吃核桃脑子聪明,可是奶奶却很少吃上几个,只有在我们打着吃的时候,悄悄地将一些核桃仁塞到奶奶的嘴里时,她才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孝心。
我刚结婚后,暂时住在爱人单位分给的市委市大院内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单身集体宿舍里等着分房。奶奶让在招远九曲金矿工作的弟弟文平,到烟台我的家来看看我的新房怎么样,弟弟回去告诉奶奶说:“奶奶,我姐姐家除了一个大立柜,一个写字台,一个皮箱子,还有您给我姐买的一床大毛毯,奶奶您给我姐做的两床新被和一床新褥子什么也没有啦,我姐夫他妈妈有病,家的条件不好,…”奶奶听后哭了…奶奶说:“健廷啊,你姐姐挣的钱都给咱家的人买东西买衣服啦,自己手里没有几个钱,以后啊,咱还得攒点钱给你姐姐… ”
每次回家,奶奶总是给我准备很多东西,不是给我提前装好的又红又大籽粒饱满的新花生米,就是到果园买上好的水果给我,让我送给那些帮助过我的长辈们尝尝家乡的土特产。她老人家多次对我说:千万不能欠别人的恩情,更不能白吃白拿朋友的东西,要知恩图报。…
有一次,奶奶悄悄出去借了7元钱,到村里的林业上买了一小篓子桃子让我带回来感谢帮助过我烈士家人的老领导。老领导很感激,他和阿姨看着奶奶买给他们的大桃子,很是过意不去,感到这一小篓子桃子沉甸甸的,老领导对我说:“小刘啊,告诉你奶奶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工资高,经济条件比你们家的好,别让你奶奶花钱啦。烟台什么都有啊。小刘啊,你奶奶有功啊!你爷爷后,你奶奶拉扯你爸爸你姑姑,又辛辛苦苦把你们姊妹四个抚养大不容易啊!千万别忘了你奶奶哈!将来要好好你奶奶。”当日,老领导和阿姨留我和爱人在他家吃饭,还给我一些奶粉麦乳精等食品让我回老家时带给奶奶吃。
奶奶的晚年期间,一直在为刘家忙碌着,奉献着最后的力量。我和弟弟都在外工作,85年-87年7月,我在外地上大学,两个妹妹读初中和高中,平时家中只有奶奶一个人守着这座老宅。每年的春天,奶奶的三弟杨聚傲带着他的三儿子杨春贵开着拖拉机和奶奶的两个大侄子-我的两位大表伯杨殿贵、杨增贵来家里,帮奶奶砍柴火(当地的柴火,就是每家每户分的山岚上的松树树枝,那时没有煤气,都是烧柴火做饭)。他们来我家,一般是干一两天活就回去了。本家的叔叔婶婶们常来看望奶奶,有时和奶奶说说话…
后来,一位好心人告诉我,晚年的奶奶她老人家为了供两个妹妹上学,还养着一只羊,一个七十多岁的小脚老人天天去放羊,有时被羊拖着一个劲地跑,有时羊跑啦,奶奶在后面追,有时奶奶磕倒在地…再爬起来…有时候奶奶还要去山上割羊草,撸刺槐树叶回家喂羊,待羊长大啦卖钱,给两个妹妹上学做学费等。因为爸爸不在家,她不能丢下孩子们不管,更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去天津我姑姑家歇息,她对孩子们时刻充满了亲情和牵挂,她就像一根蜡烛,点燃了自己,了别人!
晚年的奶奶,由于过渡操劳,已是满头白发,她那清秀慈祥的脸上增添了几道皱纹,但是却不了她老人家那眉清目秀、贤惠、充满智慧、为人宽厚的高贵气质!
1988年,我们都长大啦,已有三个在外工作,按照奶奶的嘱咐,我们也给大妹文云在烟台找工作上班了,只有小妹在家上初中,平时奶奶一人在家里,她老人家依然守护着爷爷生前那套破旧的老四合院。弟弟文平十天八日回家一次,小妹文贤上初中住校,一周回家一两次拿干粮。只有奶奶老人家独自一人天天与老宅为伴。
1、1988年端午节前,奶奶因生气上火,引起旧病复发,住进大户陈家医院治疗
大约1988年6月中旬日(农历四月二十),因为弟弟的岳母不懂道理惹奶奶生气上火,奶奶的胆囊炎旧病复发,疼痛难忍,她老人家也不知在凉地上坐做了多长时间…多亏了本家在大户陈家医院工作刘三叔家的三婶芹去我家发现。三婶芹一进门,见到奶奶一人披头散发坐在老宅东间炕的凉地上痛的呻吟着…,三婶立即叫人将奶奶送到了大户陈家卫生院治疗。
在大户陈家医院工作的三叔刘打电话告诉弟弟文平,弟弟闻讯回家照顾奶奶,打了几天吊瓶后有了好
转。我也闻讯回家看奶奶,当时奶奶的病情已经好转稳定。但是,奶奶只打吊瓶不吃饭,没有营养,身体虚弱。
我回家看奶奶的第二天上午,奶奶心里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我的爸爸不在身边,老人家不禁心里默默地伤心…
过去,我的父亲在家时,每次奶奶因病住院,都是父亲在奶奶身边伺候。父亲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对我奶奶很孝顺,因为他从小跟随在奶奶身边,多年来相依为命,如果奶奶见不到我父亲,就不放心,老是挂挂着我父亲的冷暖…我父亲每天早晨一起来都是先叫一声“妈-”…每次出门和回来时也都先喊一声“妈-”…如果见奶奶不在家,爸爸就不高兴,到处找奶奶,直到奶奶回家,爸爸才才高兴起来。
我爸爸手里有几个钱都交给奶奶,有啥好吃的先让给奶奶(当然父亲给奶奶的钱和好吃的奶奶都给我们啦,奶奶和父亲都很疼爱我们)。特别是在奶奶生病时,我爸爸对奶奶更是孝敬有加,耐心周到地照料奶奶。所以,奶奶是多么希望儿子能陪在身边照顾她老人啊…可是父亲却不能来伺候奶奶,奶奶倍感难过,奶奶就是因为想念自己的儿子,心情不好,所以影响了病情。
翌日,奶奶的三弟的大儿子杨连贵夫妇(我的大表叔和大表婶),安排他们酒厂的大头车,将奶奶转到招远治疗,因为县城离奶奶的老家增甲沟近,奶奶的侄子侄媳们可以给我们送饭,照顾起来方便。在招远期间,增甲沟奶奶的二哥三弟和侄子侄媳们都相继去医院看望了奶奶,并送来很多煮熟的鸡蛋等吃的东西…
3、奶奶住院期间,我和弟弟两个人轮换值班照顾奶奶,再苦再累也心甘。但是因为我和弟弟年轻,没有经验,不会照顾病人,如果父亲在奶奶身边照顾,奶奶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在招远,奶奶先抽血做血象化验,后来又做胃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其实奶奶没啥大病。奶奶住院十多天期间,就是天天打吊瓶,不吃饭,因为一吃东西就,当时奶奶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要西瓜和香蕉,我们就马上去买来给奶奶吃,可是根本吃不多少,而且吃点东西就吐,所以基本不吃东西。当时人们有个误区,打的吊瓶中有葡萄糖,葡萄糖就是营养,不用吃饭。其实葡萄糖含量才5% 。
奶奶在招远住院期间,我和弟弟两人轮着班,在奶奶的床边日夜照顾奶奶。晚上我们坐在一个板凳上,常常趴在奶奶的身旁,握着奶奶的手,简单休息休息,奶奶一有动静就赶快起来。
有一天晚上我值班,九点多钟时,奶奶说要去卫生间,卫生间在一楼,我立即背着奶奶从二楼到一楼的卫生间,一会儿又将奶奶背上来回到病床上,奶奶刚躺下不到五分钟,奶奶说肚子憋得慌,还得去卫生间,我马上背着奶奶又去楼下,一会儿将奶奶再背到楼上病房,住了一会儿,奶奶又说还得去卫生间,前后连续共计四次。当时,我一米六的个子的体重98斤,第一次第二次背着一米六一多的个子、体重80斤左右的奶奶,从二楼到一楼再从一楼到二楼,感觉挺轻松,一点也不累,接连着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就感到累啦,真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啊!不过,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却都甘心情愿为奶奶尽孝,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奶奶早一天康复出院!只要奶奶能康复再苦再累也心甘。
由于那时我们还年轻(我27岁,弟弟25岁),既缺乏医学知识,又没有照顾病人的经验,只知道守在奶奶身边看着打吊瓶,不知道给奶奶增加营养,所以这也是影响奶奶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至今我深感不安和啊…
曾经有好几个大夫和说,你们家大人哪去了?就你们姐弟两个人在这伺候老人哪行啊?有一位大夫悄悄说,老人身体状况不太好,给老人把送老的衣服先准备好吧,以防万一。我马上回烟台为奶奶买好了全套送老的衣服,是中上等标准,质地很柔软很好的黑色全棉布料,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新全套,有帽子、枕头、大小棉袄、棉裤、夹袄、夹裤、腰带、马甲、袜子、鞋子、铺的盖的、样样俱全,应有尽有,共计550多元,然后装进一个大提包里带回到医院,放在奶奶的床下面,没有告诉奶奶是什么东西,就是担心影响奶奶的心情。
当时,奶奶的大侄子我的大表伯杨增贵,曾想去替我父亲干活,让父亲回来照顾奶奶,但是人家说不能替。其实,奶奶最想见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在身边…
如果父亲在奶奶身边,奶奶一定会很快康复的。因为父亲很会照顾病人,家中不管谁生病只要父亲在身边照顾,很快就康复啦。父亲有知识有文化,聪明懂科学,他首先让大夫给病人打吊瓶吃药消炎,然后自己时刻细心观察,注意患者的病情动向,及时向医生汇报,而后,父亲耐心病人喝水吃饭,增加营养,想法让病人睡好觉,这样,一般的病人很快就出院康复啦。
二十四、奶奶临终的嘱托(三件事:一是让我给她交上党费,二是把两个妹妹托付给我,三是让弟弟把家里修房子的160元借款还给人家。)
我记得很清楚,就在奶奶的弥留之际,1988年6月24日的晚上半夜十一点多钟,奶奶似睡非睡地说梦话:“这是谁家的小闺女子?这是谁家的小闺女子?”。
第二天上午(1988年6月25日)九点多钟,我就问奶奶:“奶奶您昨晚上说梦话啦,您说:‘这是谁家的小闺女子?’说了好几遍。”。我的好奶奶她老人家头脑一直很,思清晰。奶奶对我说:“健岁啊,我这几天老做梦,你爷爷啦,你在这伺候我,你爷爷不认识你啊,他才问‘这是谁家的小闺女子?’”(自从我爷爷后,奶奶因伤心过度,常说些奇怪的话,都是以爷爷的口气说的,至今无释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接着奶奶又说:“哎-…健岁呀,我是你爷爷发展的头一个员啊,我年轻时就跟着你爷爷干,当妇救会长,上道头车家坡、上塔山原家开会,家都顾不上了,就知道…我这一辈从来没做一点点儿对不起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要是你爷爷还活着多好啊…可是…你爷爷二十五岁就啦…撇下我这孤儿寡母的…哎-我也有多少年没地方交党费了(据我调查了解,前期,未经任何党组织讨论通过和审核,没有任何党组织批复的文字档案记载,只是个别人的主观臆断和口头之言的土霸王个人行为,让奶奶多年,无法过组织生活),等着以后有机会儿了,你可得给我把党费交上啊… ”奶奶还嘱咐:“我这病光治也不见强,看样我是不行啦,你和健廷都结婚啦,健坤和健宁(我大妹和小妹)都还小啊,建坤还没有结婚,建宁还上学,我不能管她们啦,叫她们都跟着你吧,你可得管她们啊… ” 奶奶又嘱咐我弟弟文平说:“健廷啊,咱家(就是维修的意思)房子,借了忠家160块钱没有还哪,你想着把钱还给人家啊。…”
我们一边听着奶奶嘱托,一边含着眼泪答应着…我对奶奶说:“嗯-嗯…哎-啊-…奶奶,我知道,您和我爷爷都是老老啦,街坊邻居亲戚们还有咱自己家的人都知道,您和我爷爷一样都特别爱国,思想进步,品德好,都是对国家有贡献的,都知道您有功啊!您是一个老!您是一个优秀的员!您交给我的事,我都记住啦
以后会有机会的,到时候我一定给您把党费交上,给您把这个事办好!...奶奶—您放心吧,建坤、建宁,我一定管她们。奶奶--咱家房子借忠老爷爷的160块钱,我们一定还上去…奶奶-您放心吧,奶奶-,您现在先好好治病,大夫说您没有什么大病,奶奶,您一定会好的…”…
二十五、1988年6月26日,奶奶转往烟台治疗。但是由于奶奶多日只打吊瓶不吃饭,营养上不去,造成身体抵抗力降低,体力不支…
奶奶在招远治疗的十多天,尽管我们竭尽全力,日夜守护,医护人员也都认真,但是因为奶奶一直是只靠打吊瓶不吃饭,所以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1988年6月26日,奶奶转往烟台毓璜顶医院治疗。回到烟台后,姑姑也从天津回来照顾奶奶,姑姑因业余时间和姑父加工服装,收入不少,所以姑姑带回来不少钱。
奶奶到烟台,也是先抽血化验再确诊,而后依然进入常规治疗程序,打吊瓶输液。我们找了内科的好大夫医生,她尽心尽力,态度非常热情,又是帮忙安排床位,又是亲自给奶奶检查开药,还安慰奶奶等,但是由于奶奶多日打吊瓶不吃饭,所以仅靠普通的药物维持生命,食物营养供不上去是绝对不行的,最终造成体力不支,到烟台三天,奶奶身体的抵抗力已经下降得很厉害啦,虽然输血输氧,已经不起作用了…
当时,我们包括奶奶自己和不少人,确实都以为吊瓶中有葡萄糖,打葡萄糖有营养,不吃饭也不要紧,其实这是个误区,光靠打吊瓶不吃饭,根本不行,医学理论一个人每天需要的水分不能少于2000毫升,所以,目前常规医疗治病方法,一住院都是先打吊瓶,每天开上七八个吊瓶,有时打到深夜,不打不行,有时打的病人气喘吁吁,还不给人家撤,其实一个人一天能喝多少水,吊瓶打多了身体吸收不了,还会引起恶心,影响食欲,病人不愿吃饭,反而加重病情…
1、吊瓶中所含的葡萄糖是不能代替食物的,只打吊瓶不吃饭,胃也受不了,因为人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微量的营养元素,比如,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就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不补充铁元素会贫血,缺钙会四肢乏力,所以人必须吃饭。
2、输液过多,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损害人体肝肾等器官,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样会加重肝肾的负担,长期输液,就可能对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损伤。
3、“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输液有利于治疗疾病,但过多输液则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
二十六、1988年阳历6月29日(农历五月十六日),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怀着对孩子们的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1988年阳历6月29日(农历5月16日),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在烟台去世,享年年73岁。我们最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她老人家住院期间和临终前,头脑一直很,临终前她还说着:“叫大夫-叫大夫”。她老人家是多么想和我们永远不分离啊!她老人家带着对孩子们的牵挂和对美好生活无限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的好奶奶,您劳苦功高!可是您却走得太早太早…,您刚把我们抚养,我们还没有好好给您尽孝…还没有让您过上好日子,您就匆匆离我们而去…我们全家人千呼万唤也无法您老人家,啊,您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啊,奶奶您就是活到一百岁,我们也不舍得让您老人家走啊!…
二十七、1988年7月1日,奶奶杨竹青和爷爷刘暖并骨,安息于老家香沟村东北山墓区
1988年6月30日,我和爱人、姑姑、弟弟、大妹一同,乘金杯面包车护送奶奶杨竹青老人的骨灰和爷爷刘暖烈士(给奶奶买骨灰盒的同时,给爷爷也买了一个同样的骨灰盒,再放上写有爷爷名字的灵位牌),回到爷爷奶奶老家香沟村的老宅中。
回家后,奶奶的娘家人增甲沟村的一大家子人,奶奶的三弟(我的三舅姥爷)和奶奶的侄子侄媳侄女侄女婿、爷爷的亲妹妹刘桂梅和她的儿子等很多亲戚们以及本家的大妈、叔叔、婶婶们,都在爷爷奶奶的老宅屋里屋外等候奶奶和爷爷回家,按照当地习俗大家举行了相关祭奠仪式。在村东北山上我母亲陈志芬的墓地后面,三叔等好心人为奶奶爷爷打理好了墓地。
1988年7月1日,在奶奶爷爷的墓地前,时任村委王亲自为奶奶杨竹青主持了会并致悼词,那庄严庄严肃穆的情景令我至今难忘和(奶奶的悼词我几乎全背下来了)。
我清楚的记得,在奶奶的会上,王站在东边爷爷奶奶墓地前,面向站在西边的人群。他双手拿着一张带红色横条线的信纸,是用钢笔写的奶奶的悼词,王表情严肃,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地念到:
“各位亲戚、各位乡亲们: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老烈属杨竹青开会,首先,向刘暖烈士和杨竹青老人默哀---鞠躬--- ” ,接着,王说:“杨竹青,中员,她是香沟村抗战烈士胶东区委西海区(地委)部部长刘暖烈士的家属,杨竹青1916年出生,1938年与刘暖结婚,1988年6月29日在烟台去世,享年73岁。
杨竹青是个老员,曾经担任过香沟村抗战妇救会长,带领乡亲们为敌后抗战做了很多工作,1943年,刘暖烈士后,杨竹青辛辛苦苦,把两个孩子和四个孙子孙女抚养,一生为烈士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永远怀念她!杨竹青老人家安息吧!刘暖烈士永垂不朽!”
王的话还没有说完,站立在奶奶墓前:我们全家人、增甲沟奶奶的侄子侄女侄媳侄女婿二十多人、奶奶的一些亲朋好友、本村的好邻居和乡亲们已经泣不成声…他她们有不少人哭出了声音,大家怀着无比难过的心情,含泪为我的好奶奶杨竹青和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送行,奶奶的骨灰和爷爷的灵位牌一起并骨,安息在香沟村的东北山墓地。
注: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安息之地老家香沟村的东北山墓区,正在进行绿化建设之中。2016年4月29日-5月1日,我们已经在爷爷奶奶、我妈妈的墓区前方和爷爷刘暖烈士奶奶杨竹青的墓后,分别竖起两尊纪念设施牌子,纪念牌的正面印有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照片和爷爷刘暖、奶奶杨竹青的彩色照片,背面印有我的爷爷-胶东区西海地委部部长刘暖烈士和我的奶奶-时任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的生平简介。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1916年出生,1938年与我的好爷爷刘暖结婚,1939年7月由丈夫刘暖介绍加入中国,并担任村抗战妇救会长兼塔山片妇女中队长,奶奶杨竹青和爷爷刘暖携手,共同了胶东抗战道,和爱情融为一体,带领乡亲们为胶东抗战做了大量的支前工作。
1943年3月(农历二月),我爷爷刘暖后,我奶奶杨竹青坚守门户,对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不渝,奶奶替我的好爷爷尽孝,赡养公婆,扶老携幼,温柔贤惠,勤俭持家,含辛茹苦,,默默无闻,奉献,以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及的乐观主义,抚养烈士的一对子女和四个孙子孙女长大,她老人家一生为胶东敌后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烈士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不仅是一位老,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员!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们永远怀念她老人家!
刘暖(1918.5-1943.2,属马),男,原名刘肇兴,字:照兴,中员,招远香沟村人,职务:胶东区委西海地委部部长、胶东区委西海地委委员。所在部队:胶东区委、胶东军区八军地下党组织。
刘暖自幼读书,中学毕业于招远一中,品学皆优。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并兼任代村长。
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同年与妻子杨竹青结婚(婚后生有一子一女)。
1939年4月参加(胶东区(党)委、胶东军区八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地下党组织)。
1940年,他在家乡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香沟村地下党秘密联络交通站,建立了西海地区各地敌后抗日根据地…
受上级党委,刘暖率战友转战于胶东各地和西海地区,秘密发展,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他先后发展自己的妻子杨竹青和本村的邻居刘显荣等6人及周边村和西海区抗战队伍中江苏籍人刘林等共计60多名员。他动员自己的两个舅子等一大批青年奔赴胶东抗战前线月,刘暖任西海地委部部长、西海地委委员。
他领导北掖石虎嘴商会地下交通站爱国抗日人士为抗战秘密筹集了大量的粮食药品武器等物资和资金,及时送往胶东抗战前线和大泽山抗日根据地。他率战友为胶东抗战后方物资保障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冬天,日寇对胶东发动大…日寇由当地带,闯进刘暖的家乡香沟村老宅,在老宅四合院墙外布满岗哨,架起机枪,枪声四起,在无果后,气急的敌人,用刺刀刺伤了他的母亲刘李氏的腿…接着,日寇将他的母亲绑到马上押往招远城日寇的据点,最后敌人将几乎冻僵了的刘暖的母亲扔在了招远城东河边的大沙滩上,多亏刘暖的妻子杨竹青和家人将老人救回家,才保住了老人的性命。
1943年1-3月,日寇在继1942年冬季后,依然与当地,获取情报,疯狂胶东八军地下党和主要领导人。
1943年3月(农历2月初),遵照上级党委,刘暖率战友去北掖石虎嘴商会筹集抗战物资、部署军民反时,因被围,因寡不敌众,刘暖和战友们全部壮烈,年仅26岁,时任胶东区委西海地委部部长、胶东区委西海地委委员。
刘暖是胶东区委、胶东军区地下党组织领导人之一,是胶东一名卓越的抗战工作主要领导人,他是忠诚的主义战士,是中国优秀的!他为胶东抗战和物资保障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受到胶东区委、胶东行署、胶东军区领导王文、林浩、、高锦纯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称赞!1944年,胶东区委、胶东行署、胶东军区联合印发发一张32开纸质通知给刘暖烈士的家属杨竹青,并为刘暖烈士颁发了《烈士证明书》。
刘暖是胶东著名烈士,是胶东抗战英雄!深受胶东人民、招远人民和家乡父老乡亲及西海区人民的爱戴!他那崇高的爱国主义、的主义思想品德和的民族正气与大无畏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他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光照千秋!刘暖烈士永垂不朽!
杨竹青(1916.7.22-1988.5.16,属大龙),女,中员,1916年农历7月22日出生在招远县城关镇增甲沟村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1938年与刘暖结婚,婚后刘暖为她起名叫杨竹青,与丈夫刘暖生有一子一女。1939年7月,由丈夫刘暖介绍加入中国,担任村妇救会长兼塔山片妇女中队长。她和丈夫刘暖并肩抗战,奉献,她积极支持丈夫刘暖为抗战捐款捐物捐粮,丈夫在前方做敌后,她在后方和村委带领乡亲支前,她为敌后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上级党组织和亲朋好友的称赞!
1943年,丈夫刘暖后,她坚守门户,赡养公婆,扶老携幼,温柔贤惠,勤俭持家,含辛茹苦,饱经风霜,,默默无闻,奉献,以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抚养一对子女和四个孙子孙女长大,一生整整守寡45个年头,对丈夫刘暖烈士不渝!
杨竹青老人于1988年农历5月16日,在烟台去世,享年73岁。杨竹青老人一生为敌后抗战做出了很大贡献,为烈士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一名优秀的中国,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老人家永远活在子孙后代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她老人家!
1988年7月,我们安排好奶奶和爷爷的后事,开始报销奶奶的医药费。各级党委和民政部门对烈士优抚工作历来都高度重视,奶奶住院共花费各种费用3000多元,按照自下而上程序逐级,由村委到大户陈家民政部门,再到招远县民政局审批,最后奶奶的医疗费共报销了700多元,奶奶输血的费用及其他费用共计两千多元没有报销,我们自己承担,由我姑姑和我及弟弟共同负担,谁也没有计较的,都认为是应尽的责任。
遵照奶奶生前的遗嘱,我们首先将家里因修老宅借的忠老爷爷家的160元钱还上啦,奶奶托付给我的两个妹妹也都在按照奶奶的嘱托尽职尽责,大妹健坤在烟台上班住单位宿舍,1988年9月,小妹健宁接在我家居住,并给她找了工作。后来弟弟和父亲也都相继来到烟工作。奶奶临终前交给我的三件事办好了两件,还有一件交党费的事待办。
三、2013年国庆节-2014年6月1日,完成了奶奶临终前交办的光荣任务,我为奶奶交党费,让爷爷奶奶安息于九泉之下。
2013年国庆节和2014年春节期间,村里支部委员会计刘显忠叔叔多次说,村委决定,一定要将我奶奶杨竹青生前的山岚(50年不变)因大唐风电设施占地,发给每户2000元-4000元的占地补偿费交给我,我都婉言谢绝,并数次当场表示:“大叔叔,请您转告村委领导,这个钱我就不拿啦,把这部分钱一次性地捐献给村里吧,就算是我替奶奶杨竹青这个老交的党费吧!”
2014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期间),我回村里给奶奶扫墓时,有的村民说我给村里捐钱啦,我说:“没有,那是我给奶奶交的党费!”然后,我在村委老干部会计刘显忠的口又地说,“大叔叔,以后别再提那几千元钱的事啦,那些钱就是我给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交的党费!”刘显忠叔叔很,他说:“好啊,我代大家伙儿谢谢你啊!这个钱就用在村里的设施建设上吧!”。我为奶奶杨竹青老人交上了一大笔党费,了却了奶奶这个老员生前的意愿和牵挂!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临终前千叮万嘱我给她交党费的光荣任务完成啦!至此,奶奶生前交办的三件事都办好啦!奶奶如有在天之灵闻悉后一定会很高兴的,奶奶这个由爷爷刘暖生前发展的第一个员,一定会和爷爷刘暖烈士一起安息于九泉之下!
其实奶奶还有一件事埋在自己心里没有和我们说,那就是她老人家日夜想念的儿子-我的父亲,奶奶住院期间和临走前,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儿行千里母担忧,奶奶的心里呀一定是在牵挂着她的儿子今后的生活…
在此,我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汇报,请奶奶放心,请奶奶不必牵挂,您的儿子-我的父亲早就来烟台生活啦,不再出大力干重活啦,他现在生活得很好很好。承蒙爷爷刘暖烈士和奶奶杨竹青老人两位老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为胶东抗战所做出的和巨大贡献,您的儿子刘光学(乳名金宽)在市民政部门领导的关怀下,现正在一所由市投资建设的最好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奶奶,您的儿子我的父亲他现在是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铺得好、盖得好啊,我还花了770多元给爸爸买了一架新胡琴(二胡)和曲谱架,爸爸的生活和娱乐用品是应有尽有啊。奶奶爷爷二老没有享受到的好生活,您的儿子享受到啦,他虽然没有数千元的退休金,但是我们宁肯自己少花点钱,也要让父亲和有数千元退休金的老人们一样过着美好的晚年生活。这就是爷爷奶奶两位老前辈为子孙后代们造的福,同时也是奶奶对四个孙子孙女们教育的好的结果。
我们继承奶奶的光荣传统,您的四个孙子孙女像您一样,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家中生活富足有余,日子蒸蒸日上。我们传承奶奶的美德,遵照古人说的“百善孝为先”、和“人有两件事不能等,第一是孝顺,第二是”,您的四个孙子孙女像您一样,都很孝顺,也很善良,我们都、义无返顾地对长辈尽忠尽孝。我们一定让我的父亲刘光学老人晚年幸福快乐,请的好奶奶和好爷爷放心吧,奶奶爷爷安息吧!
(我的父亲每月1800元的生活费由我们姊妹四人负担,父亲的其他费用由我个人承担,父亲自己也有点小钱,烈士子女补贴现在每月300元、六十年代公办教师按民办教师补贴发放每月100元,农村养老金补贴每月85元,三项合计共计每月485元,这点小钱我都给父亲攒着,有一个专门的账户,谁也不动父亲的这点钱,老人家有点钱心里也踏实。)
四、奶奶走的太可惜,常规医疗需要高科技,关键时刻要打营养液,生命需要营养支撑。如果现在这个条件,奶奶很快就会康复的,活到一百岁不是梦。
奶奶走的太可惜,如果现在这个条件,奶奶很快就会康复的,活到一百岁绝不是梦。
回想1988年奶奶住院那时,可能是货源稀少供应不足,在地方医院没有听说高蛋白、氨基酸,蔗糖铁、脂肪乳等高端营养类的药物,即便有,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是打不起的。当时也确实没有听说过这些营养类的液体,如果有,我们是能负担起的,那时,姑姑业余时间做些零活手里有钱。我们自己也有工资,还有亲朋好友让我帮忙买电视机的一部分钱,在没有买到电视机前,我也可以暂借一些给奶奶治病,待发工资后马上就可以还上去。所以当时我们是有支付和能力,但是却没有听说有高蛋白等营养液体,有钱也买不到。如果现在,有这些高蛋白和氨基酸,蔗糖铁、脂肪乳等高端营养类的药物打上去,就奶奶的那健康的身体、宽阔的胸怀、良好的心态、的意志和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打上去营养液体,保住我的好奶奶的生命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奶奶一定会康复的很快,她老人家活到一百岁决不是梦啊。
这个打吊瓶也要注意看看打的是什么类的东西,是单纯的药物呢还是有营养价值的液体。一般的常规病(不是重大疾病)在消炎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吃饭,有营养价值的液体关键时刻是要打的,能代替食物营养的液体进入体内被吸收后,人的抵抗免疫力能力就增强啦,体力恢复就快,炎症消除的也快,所以不打有营养价值的液体是不行的,不给报销也要打,人的生命是需要蛋白、氨基酸、铁、脂肪等营养支持的。当时,我的好奶奶就是因为没有打上这些营养类的液体药物,让我的好奶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她老人家至少少活二十年啊…
所以常规医疗需要高科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越发达,输入营养液的营养价值越高,病患的病好的越快,的希望也就越大。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是必然规律,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但是,不少人病死并非就是所说的寿命到啦,并非是必然的,是有好多原因的。有些病是因为发现太晚确实很严重无法生命,有些病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花不起昂贵的医疗费而放弃治疗又无钱补充营养导致失去生命,而有些病并非是致命的病,那就需要在住院期间确诊对症下药、消除炎症的情况下,及时的给身体输送营养,打营养液,就是说的高蛋白和氨基酸,蔗糖铁、脂肪乳等高端营养类的液体,这些营养类的液体输入体内后,确实真的能增强体力,对恢复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确实能人类的生命。虽然高端营养类的液体价格高些,但是对身体康复还常有利的,生产厂家和医疗部门降低费用和成本,降低价格,让更多的患者都能用得起营养类的药品,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存活。然更多的家庭享受欢乐!
有道是有病滥求医,有些病未必完全依靠西医过多的吃西药抗生素和过多的输液治疗,有些民间中医祖传秘方和等超常规的治疗方法,也能治好病,甚至生命,消除病症,延年益寿。治病方法千万种,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防病治病,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疗,没有强制。由患者选择。
有病如果搞活动,烧纸,求神拜,一点用也没有,什么病也治不了。回想1988年当初奶奶有病住院时,我们也去拜过玉皇大帝,也烧过香烧过纸,一点作用也不起,奶奶的病一点也没有见好。
自奶奶去世后,我下定决心学习医学,到卫生局找到一位老中医,要来一本中医书籍先学习中医知识。我怀着无比难过的心情认真总结了一下奶奶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主要原因是:吃药恶心、吃饭、天天输液,引起体力衰竭,不能,营养供不上,最后失去生命。那么对一些常见病,有没有不用吃那些胃的药片(抗生素等),少打吊瓶(少输液)甚至是不用吃药,就能防病治病,减轻痛苦,消除病状,增加食欲,能吃能睡,快速康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妙方呢?我想,会有的。
目前人类治病还是以打针、吃药、输液、手术等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为主,还没有发现其他不用药物、不用手术治疗疑难大病的超常规的治疗方法。衷心期待和盼望我国和世界的科学家们尽早研究探讨和发现更高级的防病治病手段和方法,也不排除人类能尽早与外能外力和间存在的高级智慧生命(UFO、飞碟、不明飞行物、外星人、地外文明等)接通信息,利用比人类更高级的科学手段为人类防病治病,一切国家和个人发动的侵略战争…,地球生态平衡未,全人类。知事物并非子虚乌有,就如人类使用的电灯、电话、电视、电脑、手机等无线电设备设施和卫星等高科技,古人谁能想到有这么发达的高级尖端科学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一定能尽快尽早探讨研究发现更好更高级超常规的防病,减轻痛苦,消除炎症,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病方法。
在全球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平年代里,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团结和谐,反对搞侵略战争,因为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家庭痛苦,一场战争不知要多少人的生命,不知有多少烈士,战争让多少父母失去子女,让多少年轻的妻子失去丈夫成为寡妇,让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母亲…一代烈士影响上中下甚至人的命运,让几代人都无法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有的家庭还要承受因为家中没有男人顶梁柱而被的等痛苦…战争不但人类,还严态平衡和绿色环保,战争让社会倒退,让经济倒退,灾难!所以人们痛恨战争!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任何人擅自和联合发动侵略战争!
和平年代里,人们更加注重整个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加注重人类的寿命延长,更加注重全球的绿色环保,更加注重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更加渴望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时代,人类进入高文明时代,人类的境界更高,人类不再会有战争,人类的疾病将得到更高科技科学的预防和控制。衷心祝愿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更加健康,每个家庭更加幸福快乐!每个家庭幸福快乐,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安定,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整个世界也会更加团结和谐!,大同世界就一定能实现!
回顾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和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并肩抗战的历史和为烈士赡养父母,扶老携幼,抚养烈士两代人历尽的历程,不禁百感交集…令我心酸、难过、流泪、、钦佩…我会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对的好奶奶和好爷爷充满无比的怀念和敬仰!
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您的一生是的一生!是对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不渝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一生!是磊落的一生!是温柔善良敬老爱幼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您是一位优秀的中国,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您是胶东妇女的优秀代表!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您和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您老人家!
本文是作者怀着无比难过和敬仰的心情,回忆奶奶杨竹青老人而的一生和简述爷爷刘暖烈士光荣而短暂的一生。这是胶东著名烈士-胶东区西海地委部部长刘暖烈士和夫人杨竹青抗战历史和家庭由悲欢离合到安居乐业、小康之家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
文章以我的好奶奶-时任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老人为主人公,通过回忆记叙奶奶光荣而感人的一生,第一阶段,记叙1938-1943年,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夫妻并肩抗战,共同胶东抗日救亡的道的历史。第二阶段,记叙1943年-1988年6月,自爷爷刘暖后的45年来,奶奶杨竹青对爷爷刘暖不渝,替丈夫赡养父母,尽忠尽孝,扶老携幼,奶奶一个小脚妇女,历尽…却依然,乐观向上,以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抚养一对子女和四个孙子孙女长大。奶奶就像一根蜡烛,点燃了自己了别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抗战烈士家庭。从而讴歌了爷爷刘暖烈士和奶奶杨竹青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的主义思想品德。作者亲身体会,深感爷爷刘暖和奶奶杨竹青的一生,是的一生,奉献的一生,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的好奶奶不愧为是中国的优秀!爷爷刘暖烈士是一位抗战英雄!奶奶杨竹青老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胶东妇女的优秀代表!作者抒发了对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和的好爷爷刘暖烈士无比敬仰和怀念之情!
作者对奶奶的去世深感惋惜,在认真总结奶奶去世的原因后,作者也呼吁医疗部门要改进常规医疗方法,减少盲目打吊瓶输液的数量,想方设法让患者多吃饭,不能吃饭就打营养液,增强身体素质,要珍惜爱护每一个生命,让更多的患者好好活着,延长寿命,更多地享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
作者在爷爷奶奶品德的同时,无比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的灾难,给每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造成了的巨大痛苦!作为烈士家人,强烈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所的!反对也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个人随意发动侵略战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本稿于2014年8月15日在烟台水母网胶东红色文化栏目第一次发表, 2015年7月-2016年6月26日,笔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完善。今天第二次发表。
尊敬的各位网友,红色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都有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父母姊妹,每个家庭都有值得和的好传统好家风家规,没有红色文化,还有家庭美德呀,笔者希望在网上也能欣赏和学习到你们家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不必谦虚呀。当然写文章是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和辛苦的…但是,这是对国家对社会和民族一种的奉献,也是对我们的先辈们最真诚的孝敬和思念的体现!
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 标签:皮包过长几岁手术最好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