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疫情当商机,给发国难财的商家建一个黑名单好不好!?
健康时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系列评论⑩:
(健康时报评论员 赵广泉)灾难,有时候就是一面镜子,洞见人心,照出本性。
猝不及防的疫情暴发后,卫生防护耗材成了紧俏物资。武汉“围城”后各路谣言制造的恐慌,让粮油食品和新鲜蔬菜也成了一哄而上的“香饽饽”。
古人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疫情扩散恰逢春节年下,人员密集交叉流动。政府储备不足,又恰巧赶上全国性假期停工,卫生防护耗材原料和产能受限。全国性的联防联控大局,一时间让小口罩成了大问题。
本来,在十七年不遇的突发大疫面前,都要讲大义的。除夕初一,那么多医务人员抛家舍亲奔赴疫区一线,从党政机关到各行各业数百万工作人员终止假期,夜以继日防控排查,就连学前班的幼儿都知道给灾区捐出百元压岁钱。
对这些借疫情防控之机,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等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少的有处罚千元,多的有处罚三百万元。监管部门及时做出的这些行政处罚,不仅顺人心得民意,也是杀一儆百的警示性信号。连一向表述严谨的新华社,都甩出了《极度舒适!那个哄抬口罩价格的,被罚300万》的标题。由此可见,权威舆论对这些利欲熏心商家的厌恶至极。
现行《价格法》第十四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对扰乱价格行为的认定和处罚,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在监管部门多次进行市场价格提示的情况下,有商家依然对法律约束置若罔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既无良失德,也涉嫌违法。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国难当头”,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就是不折不扣地发“国难财”。性质特别恶劣!
从各地监管部门传来的消息综述,借疫情之机国难当头,利欲熏心发“国难财”的无良商家还真不是个别,几乎各地都有发现。1月28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明确要求,“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自古以来,对发“国难财”者,公众从来都是嗤之以鼻。泱泱大国中,虽说这些无良奸商只是少数但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
笔者建议,是不是给全民抗击疫情期间,囤积居奇坐地起价,被政府处罚被媒体曝光的无良商家建一个黑名单:记清楚写明白他们商号和德行,让他们众人皆知他们的贪婪,用黑榜让发“国难财”的商家得不偿失,如何?
本文编辑: 鲁洋、 任璇 、张萌
审稿主任:杨小明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