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4000亿!保健品中老年养生上最大的坑……
年轻人焦虑赚钱,容易被传销骗;老人焦虑健康,就容易被保健品骗。一些患者盲信保健品宣传的“奇效”,拒服药物,使病情恶化,医生束手无策。
在“2017年十大消费舆情热点”中,保健品投诉量位居榜首。然而,这些负面信息似乎并没影响国人的消费热情。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017年,我国保健品销售额达到4000亿元,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人均保健品消费仅为24美元,是日本、和美国的1/5、1/7和1/8,可见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梳理一系列“保健陷阱”,看看你在哪些“小河沟里翻船了”。
保健品,严格意义上是指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从功效上看,可分为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增加骨密度、减肥、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等。
早在2012年,国家就公布了企业可的27个保健品功能,比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等,并不得擅自引申,比如辅助改善记忆不能引申为“补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保健品没经过大型临床试验,不能说有抗癌作用。
国家的27个保健功能中,没有“癌”和“肿瘤”,可见态度。癌症患者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防癌要从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和乐观心态做起,靠吃保健品防癌、抗癌实在不靠谱。
以鱼油为代表的保健品常能促进心脑血管健康,但英国研究表明,鱼油对心脑血管疾病并无益处。
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澄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如果哪种保健品对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早就列入医药用品了。有些人吃过后之所以觉得有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
27个保健功能中,针对慢性病的说法都带有“辅助”二字,比如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如用保健品替代药物治疗,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及生命。
有种说法称,酸性体质易得癌,于是号称“能调节身体酸碱度”的保健品便热销起来。
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胡肇衡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酸碱体质”是,正体的血液和细胞组织液有内在的酸碱缓冲系统,不管外部如何改变,自身酸碱度永远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需要调节,保健品也调节不了。
有保健品打着“排毒” “清除血液垃圾”的旗号。胡肇衡表示,血液内蓄积的有害物一般需要经过肝脏解毒,并经肾脏过滤,以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肝、肾功能出现严重障碍,需反复使用血液透析净化仪治疗,一般药物治疗都力所不及,通过吃保健品更为力。
胡肇衡表示,生长发育需要营养和生长激素的刺激,但生长激素目前尚无口服制剂。有些增高保健品如含有性激素,有引起性早熟的可能,反而加速骨骺闭合,影响长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指出,正规的保健品确实有调理身体机能的作用,但不能用于治病。
因此,看到保健品有这些字眼,你就需要了,这些保健品中可能添加了廉价、副作用多,甚至可能已被淘汰的药物成分。
即使是药品,也不是都能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服用后效果显著,可能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
能壮阳的保健品,有些会添加治疗勃起障碍的西药西地那非(伟哥)。这些保健品大都纯中药,无毒副作用,会对患者造成很大。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服用了,再服用这样的保健品,可使血压急剧降低,甚至带来生命。
很多慢性病在医学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根本不可能通过保健品治愈。
一般来说,保健品若迅速明显降糖,很可能是添加了降糖西药,所以糖友服用后会发现它确实“有效”。长期服用会严重胰岛功能,且极易引起低血糖,对老年人尤其。
很多商家将“纯天然”当做重点宣传的卖点,但大家应注意,“纯天然”并不意味着无毒和有效。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醒,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纯天然成分”保健品可能隐藏处方药,长期服用很可能造成肝肾损伤。
其实,为减肥效果,有些商家会在“中药减肥”的产品中非法添加西药,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腹泻、厌食症甚至心肾系统的疾病。
各种疾病的机理不同,对应的药物也有区别。一种药品如果对应很多种疾病,往往意味着它的性不强,作用温和,也就是效果不显著。
为避免落入违法保健食品的“陷阱”,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不要轻易推销员的“忽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以辨别:
国家,医药广告不能名义,也不能利用医生或患者的形象做证明。
某某院士强烈推荐,一定是虚假广告,因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明令院士代言产品。
“病友”之间交流的保健品信息不可信,因为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买保健品最好听听医生或药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