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为推销保健器材 用免费面条吸引老人“听课
昨天上午,南京六合一家保健器材商家为了推销公司的产品,吸引顾客,在公司办公楼下面一条窄窄的巷子里,请来十多个厨师摆开宴席,免费请当地老人品尝韩国料理的面条。记者赶到现场时,只见小巷里人头攒动,许多老年人都在这里排队等待免费吃一一碗韩国料理的面条。
附近店铺员工介绍说,“楼上在搞促销活动,推销什么保健器材,来了几百号人,大多数是当地老年人,活动地点就在三楼,听说今天有免费韩国料理面条吃,几百名老人一大早就来了,现在好多老年人都在楼上等着吃韩国面条,有专门的人往楼上送。”
记者发现,楼下巷子里六张桌子一字排开,雇请了十多个厨子正在往面条里分发各种食材,忙得不亦乐乎。尽管有专门的人往楼上端送面条,可还是有一些心急担心吃不到的老年人跑下楼来自己端面条。
在三楼这家保健品公司办公室,不到30平方米的屋子挤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年人。由于听课的老年人太多,屋子里面呼吸都感到困难。一些老年人指着台前面几台保健仪器说,他们是冲着专家免费给老年人讲保健知识来的,听说中午还能吃到韩国料理的面条。老年人相互转告,大家就一起来了,随后来的老人越来越多,大约有200名老人在楼上“听课”,还有100人在楼下上不来。
今年70多岁的王大爷说,当聚集的老年人多了后,台上的所谓的保健老师就开始推销起这些保健器材来,这些保健器材对老年人保健的诸多好处。这两种保健器材合起来要1万多元。有的人买了,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没有买。
由于200多名老年人挤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里,楼梯口又窄,而且没有人引导,极易发生安全隐患,记者随即联系了当地雄州,赶到现场后立即对保健品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安全提醒。为了防止老年人在楼梯口发生踩踏事故,保健品公司立即将还没有吃到面条的老年人有序分批安排到楼下来吃,并对楼上听课人数进行了控制,杜绝安全隐患。
而记者发现这些保健器材都标有合格证。原本让人怀疑的保健器材居然是合格的,难道这些行为没有问题,显然不是。据了解,虽然产品有合格证,但在销售过程中普遍存在夸大宣传、定价过高的问题。“成本就几十元的保健品售价可能高达近万元,这其中的利润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些保健器材销售商深谙老年人普遍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一般都会把各种“免费”的服务当成,引诱老年人上当。
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保健品”推销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是针对中老年群体,地点一般选在老年人群聚地。年轻时那么精明的人,为啥老了就糊涂了?其实,老年人被忽悠,并不只是中国式话题,甚至具有全球普遍性。比如,美国在2012年收到的诈骗投诉中,有26%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数字在2008年只有10%,在那时是所有人群里最低的。
保健品销售盯的不仅是老年人,还盯到了市场监管的盲区。监管部门要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无照经营行为;更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社区了解情况,主动发现保健品市场经营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市民举报,有关部门还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健康休闲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天气转冷,养生保健成为了不少老年人的话题,然而买保健品却频频被忽悠。近来,有不少南京市民反映,自己家里的老人不顾子女小辈的劝阻,被人忽悠,花高价买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保健品。
家住南京南湖的王先生遇到一件让他头疼不已的事,母亲程大妈几天前用自己辛苦积攒的近2万元钱购买了一个所谓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仪器。“只知道她以前常去听一些保健和产品体验会,有时买些小产品也没在意,没想到现在居然花这么多钱买了个仪器回来。”让一家人更的是,这种床夸大,所谓“专家”的保健功效也有待考证。
针对王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了王先生口的一家老年人保健器材体验店中进行暗访。记者发现,店里的服务员对于每个前来试用器材的老年人都十分关心,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饮食与血压。一位第一次来到这里试用的老大爷,工作人员先是询问老人曾经得过哪些病,在听到老人说自己腰不好时,工作人员立刻说保健床有缓解和治疗腰痛的功效。记者在店内的墙上看到一张张关于保健器材疗效的宣传,写有什么许可证等。工作人员声称只要使用保健器材老人一些病可以治疗。
调查中记者发现,销售这类保健品的商人其实是在钻法律的,类似的也越来越多,要杜绝老年人上“保健品”的当,还是要从老年人自身出发。
首先,老年人要加强自身的防骗意识,切忌贪小便宜,如果身体不适要到正规的医院就医,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独门”。其次,子女要对父母的生活多加关心,不能不闻不问。在现实生活中,记者曾经碰到过儿子带着父亲到卫生部门咨询情况,父母亲退休金较高生活无忧,上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漠不关心。“老人嘴里喊着,‘反正我不买,你也不会给我买,还不如我自己来’。儿子马上就说不出话了。子女对父母多一点关心很重要。”
老人中,不少是独居老人或者空巢老人。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结婚成家后大多与父母分开居住,平时很少回家,导致事实上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信息更新速度慢、与儿女交流少、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少,是导致老人跟不上社会变化、识别能力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