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岭的“断舍离”:趋近于“零垃圾”的生活是这样做到的
提示:
厨余垃圾都做有机肥,洗发液、面膜都是自制,买菜只拎菜篮子,在小区群里倡导“旧物新生”,46岁时还来了一场不带衣服的旅行……
顾晓岭,是怎么一点一点做到生活“零垃圾”的?
杭州市环保志愿者顾晓岭。
48岁的顾晓岭是个“冻龄”美女,她笑得温柔:“我两年多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内衣除外。”除了鞋子是买的,一袭白衣是来自朋友的二手衣,蓝色吊带衫是她23岁女儿穿过的。
顾晓岭是山东人,以前在杭州的一所大学教老师,现在是西湖区留下街道环保社群的参与者,在小区里带几个孩子学画画。她的工作室在小和山翰墨香林小区里。白墙水泥地,米色门帘,朴素的布置,也映照着她所推崇的零垃圾生活。
“我们的生活物质过剩”
以前,顾晓岭对环保的理解,只是出门带水杯,旅游自带拖鞋,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之后,她接触到了“断舍离”的理念。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物质过剩的结果是产生巨多的垃圾。”如何给地球,也给自己减负呢?
2年前,顾晓岭怀着这个想法开始了一种零垃圾生活。她觉得最好的减负和自我治愈,就体现在极简的日常生活中。
断舍离,开启零垃圾生活
在“断舍离”理念的影响下,这两年,她清理了家里的很多囤积物,包括一台“出勤率”很低的洗碗机、一个庞大的烘干机。
接触到“零垃圾”这种生活方式后,顾晓岭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她又决定开始自我清零。第一个挑战的是“一年零购衣”计划。
“以前我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要买衣服,但也没发现自己最适合的风格和颜色。”她花了一年时间,将所有不确定适合与否,又舍不得扔的衣服都扔掉。“有时不是我们拥有物品,而是物品占有了我们。”厘清是实际需要还是想要之后,她成功拯救了抓狂的衣柜。
厨余垃圾拿来做有机肥
顾晓岭的丈夫也是一位油画老师,在富阳一个山野间有工作室。工作室的院子里有片菜地。他们家一周只扔一次少量的垃圾,因为他家的厨余垃圾通常要占70%。但她觉得即使有厨余粉碎机,随水冲走都不够环保。于是,她学会了堆肥做酵素:把蔬菜果皮剩饭放进一个小的堆肥桶,均匀撒上厨余堆肥菌。20天开始发酵,等一个月桶满,就可以拿到菜地当作肥料使用。
顾晓岭还养成了带手帕的习惯。手帕是用以前的棉纱布缝制的。现在顾晓岭和家人基本都用手帕擦手擦嘴。
顾晓岭用10份水加3份无患子和少量红糖做成的酵素,去污效果非常好。这样的酵素成为了万能洗涤剂,逐渐取代了家里的化学洗涤剂。洗澡,从头到脚都可以用;家庭清洁,从洗碗到洗衣,也可以包揽。这种零污染的酵素避免了化学洗涤剂大量使用对大自然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损害。她的面膜也是自己用酸奶、蜂蜜和蛋清调制而成的。
来一场不带衣服的旅行
顾晓岭说,每每减少一份垃圾就心生欢喜。那年46岁生日,她许了个愿:来一场不带衣服的旅行。她把自己的行程到站地址、衣服尺码发布,希望小伙伴有闲置且尺码合适的衣物可以寄给她。
“我青春年少时没体验过那种自由、奔放,现在我就想试试。”发完帖子,她说走就走
- 标签:双人游戏大全无敌版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