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韩美高血压防控水平高效果好,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提示:
高血压被称作“沉默的杀手”,其引发的心脏病和脑卒中,每年可导致全球940万人死亡。2019年,《柳叶刀》、《科学报告》等期刊同时刊发多项针对世界多国高血压管控的研究发现,加拿大、德国、韩国、美国高血压控制水平名列前茅。他们在管理民众血压方面有些经验值得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向这些国家学习哪些有益的做法。
加拿大:每年更新控压指南
加拿大是全球范围内高血压防控效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早在1978年就推出了后来被视为国际高血压防治模板的“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
“计划”由加拿大联邦卫生部和高血压协会牵头推出,并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文件。每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这一天,“计划”专家委员会都会发布最新版本的高血压指南。更新的内容在摘要部分均有说明,正文中也会着重标注。
“计划”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2006 年,加拿大高血压协会制定了两项计划:一是加强健康宣教;二是教育公众少吃盐,呼吁每人每天的钠摄入量降至2.3克(约6克食盐)。
德国:全民运动对抗高血压
“高血压在德国属于国民病。”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指出,目前德国1/4的成年人患有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
柏林夏里特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温德霍斯特表示,10多年前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患高血压的比例远超欧美其他国家。为此,德国卫生部门成立了高血压预防委员会,并提出三大措施:一是减盐,二是实施“德国在运动”倡议,三是研究新疗法。“德国在运动”旨在鼓励人们积极运动。为此,德国每年拨款数亿欧元给各级机构开展活动,9.1万个俱乐部是资助重点。会员每月只需缴纳十几欧元的会费就能参加足球、体操、网球、游泳等项目。在俱乐部里,记者不仅可以看到年轻人,也能看到耄耋老人挥汗如雨。
德国企业预防高血压的重点则是给员工减压。《劳动保护法》明确规定,雇主有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员工超过20人的企业要成立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开展各种健身运动。
德国家庭预防高血压也有一套。厨房会贴一张食品营养金字塔,提醒多吃低脂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及果蔬等,限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韩国:“三减”政策成效显著
韩国高血压学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人高血压知晓率为65%,治愈率61%,控制率44%。而18年前,这组数据分别只有23.5%、20.4%和4.9%。《柳叶刀》、《科学报告》发布的研究显示,韩国高血压控制效果居亚洲第一, 这与其近年来陆续出台的减钠、减糖、减肥等政策有很大关系。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2018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营养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的钠摄入量在过去数年呈减少趋势。韩国政府提出5大举措:1.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鼓励国民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2.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要求厂家向消费者提供详细的钠含量信息;3.鼓励餐厅、食品加工企业主动减少钠添加量;4.大力扶持食品企业开发和制作低钠食品;5.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政府各部之间打破壁垒,通力合作。此外,韩国政府于2016年发布《有关减少糖类摄取量的综合计划》(简称“减糖计划”),目标是截至2020年,将国民通过加工食品(不含牛奶)摄取的热量控制在全天饮食总热量的10%以内。这项“减糖计划”就是要督导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糖分百分比含量”,禁止学校周边设置咖啡自动贩卖机,并劝告学校周边商家不要销售碳酸饮料。
美国:给含盐食物分等级
在美国,2005年-2015年由高血压引起的死亡人数上升了11%。2018年,美国心脏学会发布数据指出,美国约有50%的成年人患高血压,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高盐饮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国,九成人吃盐过量,所以近些年,美国一直在通过控制加工食物含盐量来提升民众健康水平。2013 年,纽约市卫生局发起了为期1个月的健康活动,即在地铁车厢内张贴广告,鼓励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仔细比较营养成分标签,选择低盐产品。此外,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公众用香料、调味品等替代盐。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食物必须标明含盐量,并对其划分等级。食物包装上标注“无食盐添加”标签,并不代表食物中完全不含盐,而是指食物加工中没有额外添加盐;“超低盐”表示食物中盐含量少于5毫克;“极少盐”说明食物中盐含量少于35毫克;“低盐”表示盐含量低于140毫克。购买食物时,消费者可根据标签做出明智选择。大力宣传和教育,让美国部分消费者对盐的风险有了更多认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努力,一些加工食品制造商和零售商执行了减盐措施,降低了产品中的含盐量。
此外,美国各地公共卫生官员和政策制定者在不断寻找新的控盐方法。美国心脏学会成员爱丽丝博士表示,政府应出台政策,通过立法实现全面减盐,循序渐进是最好的方法。
(金惠真、张东秀、陶短房,据人民网)
- 标签:大胆写真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