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痛只静养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治疗和锻炼并举才是正道
提示:
人体肌肉系统需要一定程度的运动量才能保持健壮,胳膊和腿上的肌肉如此,颈椎、腰椎两旁的椎旁肌也是如此。
长期卧床静养或致肌肉萎缩
科学研究证实,肌肉在完全“静养”状态之下,持续14天就会产生肉眼可见的萎缩,专业名称叫作废用性肌萎缩。
比如一条腿骨折后通常会打石膏做外固定,而且医生会要求患肢禁负重,患者得拄着双拐用健侧的一条腿走路。这时,打石膏的这条腿就是处于完全“静养”状态,如果不注意进行“等长收缩”肌肉锻炼或者锻炼量不足,待持续固定4周-6周骨折愈合后,拆除石膏时就会发现,“静养”的小腿肚会明显比另一侧小腿细一大圈儿,这就是小腿肌肉发生了废用性肌萎缩。
锻炼太少还要当心骨质疏松
长期静养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骨骼的骨密度也会慢慢降低,还有可能发展到骨质疏松。衡量人体骨质健康的一个指标是骨密度,即骨骼中骨量的多少。持续的负重(应力)刺激,可以帮助骨骼保持一定的骨量水平。反之,缺少了应力刺激,骨量就会持续丢失,继而发生骨质疏松或加重原有的骨质疏松。
我们用太空宇航员举个小例子。宇航员大多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骨骼非常健康。但太空工作时身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缺少负重刺激,骨骼中的骨量就会慢慢流失。所以即便宇航员们身体素质再好,在太空工作较久后,也会面临骨量丢失的不利状况。他们在返回地球后,需要经过规范的负重锻炼和一段适应期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那普通人日常也必须做负重锻炼吗?非特殊需要,不必专门进行。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迈出的每一步、每一次提拿重物、每一次起身都能让骨骼受到一定的应力刺激,跑步、打球等运动中受到的应力刺激更大。但持续卧床“静养”时,骨骼受到的应力刺激就会大大减小。所以,经常锻炼的人,骨骼通常能够维持较高的骨密度,而长期“静养”的人骨密度则会慢慢降低。
腰疼时最好正确治疗+锻炼背肌
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强健体魄,有益身体健康。那如果有腰部不适症状的人也要运动吗?当然需要。
在腰痛严重时,要积极进行药物、理疗等措施减轻疼痛;在疼痛不严重时,则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
除了日常活动,专门锻炼腰背肌的方法还有很多。对于年轻人,游泳、慢跑、打球、使用健身器械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老年人或腰疼不便进行专业运动的人,则应该选择更安全、更简易的锻炼方式,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等。
●小燕飞有站姿和卧姿两种,都可以很好地锻炼腰背肌,缓解腰部、颈肩部等部位的劳损。
●五点支撑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建议每天练习几组,每组从练习三五次开始,每次以能坚持5秒钟左右为宜。
注意,无论是何种锻炼,都一定要掌握动作要点,正确操作,以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其他身体损伤。而且一定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切不可操之过急,需量力而行。
(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医三院
骨科副主任医师-孙垂国)
- 标签:动漫性感美眉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