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论文:佛教与地震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佛教对震后老年信徒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216名受灾老年人按照佛教和无教分为两组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完全匹配。结果 震后佛教信徒心理健康总分、情绪体验、适应能力的修正均数皆低于无教者(F总=7.15,P0.01;F情绪=11.32,P0.01;F适应=6.80,P0.05),抑郁修正均数高于无教者(F抑郁=10.64,P0.01)。结论 佛教对震后老年信徒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教者。
教作为者重要的认知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等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Gartner等〔1〕对近200个有关教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果进行元分析,认为两者之间主要是正相关,但是很多方面仍不明确。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通过强化癌症或其他绝症患者所的教,可以有效缓解其情绪问题,促进其恢复〔2〕。Plant等〔3〕发现信徒参与教活动次数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抑郁、、药物依赖的发生率越低。某些教仪式(如、诵经)可促进某些脑区的活动,使个体心情轻松,有助于人们克服失去亲人的悲伤,还可以作为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因素〔4~6〕。但是,过创伤事件、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徒,其水平下降,一些人甚至不再教〔7〕。在应对某些压力巨大的生活事件时,一些教(如避世)反而会让个体的抑郁症状增强〔8〕。因此,教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对比震后4个月极重灾区者和无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佛教对极重灾区老年信徒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预期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无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1.1 研究对象 北川县安昌镇竹林板房区和永兴板房区216位意识清晰、智能正常,无重大疾病、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受灾群众。根据年龄分为老年前期(55~59岁)、老年期(60~74岁)、老老年期(75岁以上)。
1.2.1 自编受灾群众信息调卷 第一部分为人口学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教、震前疾病史和心理疾病史等。第二部分为地震期间经历问卷,反映受灾群众的创伤程度,共8个题目:地震中是否被困,是否受到比一般擦伤严重的伤,是否感到恐惧,是否有亲友遇难,是否有亲友受伤,有无目睹房屋倒塌,是否目睹死亡,是否目睹或接触尸体。采取2点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地震带来的创伤越严重。
1.2.2 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 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CMHI?E)共65题,包含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评价、人际交往、适应能力五个分量表,4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共20题,4级记分,满分60分,小于15分为无抑郁症状,16~19分为疑似抑郁症,20分及以上为有抑郁症状 〔9〕。
1.3 调查程序 汶川震后4个月,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在获得老年人知情同意后,逐项询问各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
2.1 两组人群基本信息 两组人口学变量经χ2检验,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无显著差异(见表1)。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皆呈正态分布。组与无教组中,各有93.3%、84.2%被试者以前无事件经历,55.6%、52.6%曾在地震中被困在高楼或瓦砾中,84.4%、81.3%曾目睹房屋损毁,86.7%、88.9%经历地震时感到非常恐惧,48.9%、24.6%的被试者受伤,88.9%、
56.7%有亲友在震中遇难,55.6%、35.1%有亲友在震中受伤,53.3%、29.2%曾目睹死亡,71.1%、38.0%曾亲眼目睹或接触尸体。对两组在地震期间的经历进行χ2检验,两者在有无受到比一般擦伤更严重的伤、是否有亲友受伤、是否有亲友遇难、是否目睹死亡和有无目睹或接触尸体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χ2受伤=10.84,P0.01;χ2亲友死亡=15.89,P0.01;χ2亲友受伤=8.89,P0.01;χ2目睹死亡=8.73,P0.01;χ2目睹接触尸体=13.44,P0.01)。表1 组和无教组人口学特征及比较
2.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地震期间经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为0.647,表明问卷信度较好。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地震期间经历与其他变量均无交互作用,可以作为协变量。按照和无教把被试分成两组,以心理健康总分和抑郁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教为控制变量,地震期间经历分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教、性别两变量对个体震后心理健康总分、抑郁总分影响显著,地震期间经历和其他人口学变量对个体心理健康总分、抑郁总分影响不显著。见表2。表2 佛教对心理健康影响协方差分析表1)P0.01,2)P0.001
同理,对心理健康量表五个维度得分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认知效能维度,地震期间经历作用不显著,教、性别变量作用显著(F教=5.63,P0.05;F地震经历=0.28,P0.05;F性别=8.13,P0.01);对情绪体验维度,地震期间经历和教的作用皆显著(F教=11.32,P0.01;F地震经历=5.81,P0.05);对适应能力维度,地震期间经历、教、性别作用显著(F教=6.80,P0.05;F地震经历=6.35,P0.05;F性别=7.44,P0.01);对人际关系维度,地震期间经历和教的作用皆不显著(F教=0.21,P0.05;F地震经历=2.40,P0.05);对评价维度,地震期间经历作用显著,教作用不显著(F教=0.02,P0.05;F地震经历=4.63,P0.05)。
对两组人群心理健康得分的修正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者和无教者在心理健康总分、认知效能、情绪体验、适应能力和抑郁得分方面差异皆显著。者的心理健康总分低于无教者,抑郁水平高于无教者。见表3。表3 两组人群协方差分析修正均数对比
协方差分析表明,教和性别在心理健康总分、抑郁以及认知效能、适应能力维度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两者在认知效能维度有交互作用(F=7.35,P0.01),其他维度交互作用不显著。事后检验表明,教主效应显著,佛教的男性其认知水平低于无教男性,而佛教的女性认知水平高于无教的女性。
国内外关于教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以教信徒为研究对象。佛教和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教。中国佛教由印度佛教演化而来,迄今已有2 000余年的历史。中国佛教思想中的“无空”、“慈悲观”、“禅定”等,能够满足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它主张助人为乐,对拿得起,放得下,引导个体建立豁达、的人生态度,保持松静愉快的心态〔10~12〕。也就是说,佛教能够让个体的心理保持稳定。
本研究表明,震后4个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教的老年人,表明地震对者产生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