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动贩卖机里,有多少瓶含糖饮料?
金星
作者
医学营养学硕士
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师
你有过在地铁站购买饮料的经历吗?
在地铁站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你有没有想过自动贩卖机中饮料的陈列会影响你的购买决策?
比如不健康的含糖饮料如果陈列过多,可能会让你有更大几率选择购买,导致添加糖摄入超标。
自动贩卖机里含糖饮料占比高
上个月,我邀请 70 多位来自全国各地读者朋友,帮我随机拍下了 16 个城市的地铁站(含 1 个高铁站)一共 106 张饮料自动贩卖机的照片,带大家一起看看自动贩卖机饮料的陈列情况。
读者朋友们拍过来的部分照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本次一共随机拍摄了 16 个城市的地铁站(其中合肥为高铁站)饮料自动贩卖机,共计 106 张有效照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由于各城市地铁数量、参与拍摄的读者数量不均衡,样本也呈现不均衡分布,结果并非学术研究,仅供生活参考哦。
根据所拍摄的照片中饮料的类型,划分为 11 种类型,剔除了酸奶、八宝粥等非饮料产品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根据是否额外添加糖,分为含糖和无糖饮料,其中无糖饮料包含纯水(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和无糖甜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气泡水),功能性饮料包含运动饮料、维生素饮料、美容饮料等。
统计的数量为各饮料的展示位,而非具体瓶的数量。含糖饮料和无糖饮料的展示位数量结果为 2012:888,约 2.3:1,相当于约有 70% 的展示位给了含糖饮料。
北京和上海的含糖饮料投放比接近,并且明显低于其它城市,但可能存在其它城市样本量偏少的问题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北京和上海相比,上海的自动贩卖机里饮料种类更多,平均 14 种,而北京为 10 种,其中上海的咖啡饮料投放比例是北京的 3.1 倍,北京的功能性饮料(运动饮料、维生素类饮料)投放比例更高,无糖甜饮料的投放两个城市差不多,上海略高于北京。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含糖饮料是市场投放的主力,高达 70% 的展示位给了含糖饮料。这也意味着,在地铁这样相对封闭的场所,我们的选择决定权可能会被商家更多地引导至含糖饮料,尤其是对甜偏爱的儿童和青少年。
含糖饮料容易让添加糖摄入超标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
什么是添加糖?
添加糖是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常见的有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
而市场上含糖饮料的糖含量一般在 5% 以上, 多数饮料含糖在 8%~11% 左右,也就是一瓶 500 mL 的含糖饮料中大约添加了 40 克~55 克糖,有的甚至高达 13% 以上。
你可能对这个量没有概念,举个例子,我们日常喝咖啡用的糖包,每包是 5 克糖,一瓶 500 mL 的含糖饮料相当于加了 8~11 包糖,有的甚至更多。如果让你自己加你可能觉得 「罪恶」,但是提前加好了给你喝,你可能就没感觉了。喝一瓶含糖饮料,一天的添加糖摄入就超标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长期喝含糖饮料,会让你不知不觉摄入过多的糖,经常喝,不仅会让口味越来越重,还可能带来痘痘等皮肤问题,引发龋齿、肥胖等。
买饮料前记得看配料表
对于普通人来说, 购买饮料之前一定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配料表中位置越靠前的配料代表添加量越多。
比如下图,某果汁的配料表,排名前 3 位的分别为: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说明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的添加量数一数二(除了水之外),再看左边的营养成分表,碳水化合物这一栏,每份含有 38 克碳水,基本上就知道了,这瓶饮料里基本上都是添加糖,换句话说,你喝的就是糖水。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当然了,还是要尽量少买含糖饮料,如果实在想喝,可以优先选择无糖茶饮或自制水果茶饮,减少添加糖摄入。
另外,希望饮料行业加大对健康饮品的研发投入,逐步降低含糖饮料在整个饮料市场的比重。也希望饮料企业及自动贩卖机运营商在收益允许的范围内,将无糖饮料,尤其是纯水、纯茶类产品的投放比例提升,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对民众健康而言,是一个值得优化的小细节。尤其在学校周边,由于学生群体较多,更需要加以控制。
作者公众号:营养师金星
分享不长胖、少生病、更年轻的营养美学
监制饭饭
排版 饭饭
- 标签:都都宝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