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对公账户销往境外实施诈骗 四川破获特大贩卖对公账户案
一条隐蔽链条
开设账户
有人以中间人、或者“法人头子”身份,召集社会闲散人员或以给钱让他人帮忙的名义,注册企业,之后再拿着企业注册信息前往银行开设企业对公账户
转手贩卖
买家以每套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价格收购包含工商营业执照在内的银行对公账户,再以每套5000至6000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他人或直接销往境外
用来洗钱
警方介绍,这些对公账户实际成为了电信诈骗团伙,以及境外赌博团伙的洗钱账户,流转的资金实际上正是这些犯罪团伙的犯罪所得
大量来自境外的资金不断注入到了刚刚开户的对公账户内,又迅速地流向下一级其他账户。资金汇入地,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等地。“太异常了!”银行反洗钱机构监测到了这一异常的资金流动,“一个小公司,刚刚开通不到一周的新账户,咋会有这么多境外的大笔业务。”
警方通过多日的侦查证实了这一“异常”。“这些对公账户实际成为了电信诈骗团伙,以及境外赌博团伙的洗钱账户,流转的资金实际上正是这些犯罪团伙的犯罪所得。”
1月8日,四川省公安厅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闻通气会上,广安警方通报了上述案情。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账户异常的背后则是一起链条式的特大贩卖对公账户案。一个普通的对公账户是如何“跨境出海”的呢?
异常
大量境外资金涌入新开账户
去年9月,四川省公安厅接到了来自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情况反映:建行、农行反洗钱中心发现大量对公账户开户后使用异常!“有大量资金从境外注入到刚刚开通不久的公司对公账户。一个小公司,刚刚开通不到一周的新账户,咋会有这么多境外的大笔业务。”
接到情况反映后,警方迅速对案件展开了侦查。通过对这些账户的初步核实,所属企业存在账户开户的企业信息与经营地址不实的情况,疑似虚假企业。另外,通过对资金流的核查,账户在开通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迅速开启使用,且资金汇入地几乎全在境外。
“资金汇入地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新加坡、缅甸等地。”警方介绍,“一个新账户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会有这么多来自境外的业务资金,而且资金的流转也很快,停留不久就会被转入多个下一级账户。”
而在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进一步的核查中,该批“异常对公账户”还涉及全国各地多起电信诈骗案件。账户从“异常”到“可疑”最后得到了完全证实——涉嫌犯罪。之后,案件被指定由成都、广安两地公安机关进行具体侦办。
“这些对公账户实际成为了电信诈骗团伙,以及境外赌博团伙的洗钱账户,流转的资金实际上正是这些犯罪团伙的犯罪所得。”广安警方介绍。同时,经过侦查,该批账户背后的一条隐蔽链条也逐渐浮现。
侦查
犯罪团伙专门贩卖对公账户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逐渐查明了这批账户背后的隐蔽链条——一条专门从事对公账户注册买卖的完整链条。
警方介绍,通过对这些账户的开户企业信息进行梳理调查,突出了相关企业的注册中间人、法人代表、“法人头子”等关键人物。来自广安武胜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案件主办成员姜自丹介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人以中间人、或者“法人头子”身份,召集社会闲散人员或以给钱让他人帮忙的名义,注册企业,之后再拿着企业注册信息前往银行开设企业对公账户。
“相当于只是用你的信息来注册企业开账户,其他的就与你无关了。”姜自丹介绍,而这些开通的账户则会被收集起来,转售获利。警方介绍,在侦查中,成都、资阳两地的李某、杨某和谭某裴某等主要嫌疑人被逐渐突出。
2018年以来,资阳人谭某、裴某等则专门组织杜某等10余人冒充法人代表,办理多个虚假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及对公银行账户卖给他人。
居住在成都的李某、杨某等人正是上述两人的大买家,其以每套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价格,从谭某、裴某处收购包含工商营业执照在内的银行对公账户,再以每套5000至6000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他人或直接销往菲律宾、缅甸等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用于实施诈骗犯罪活动。
深挖
牵出30余件电信诈骗及赌博案
2019年11月下旬,在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统一指挥下,抓捕行动在成都、资阳两地展开。26名涉案人员落网,并现场扣押对公账户“八件套”(对公银行卡、U盾、法人代表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银行申请表、公司公章、法人代表印章、公司章程)400余套及大量工商营业执照、公司印章、银行卡、U盾等涉案物品。
被转售的账户销往了东南亚的多个境外国家,并成为了诈骗团伙的洗钱账户。据警方查明,通过交易的对公账户分析研判,有30余件电信诈骗案件和网络赌博案件,与该批被查对公账户有资金往来,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这也是警方下一步的重点打击工作。
那么,为什么犯罪人员要对对公账户进行贩卖呢?姜自丹介绍,对公账户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警方的办案难度,在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以及赌博案的过程中,如果嫌疑人使用的账户是个人账户的话,警方则可以直接实施冻结,时效是非常快的。而对公账户,银行有相关规定,公安机关的查封、扣押、冻结是必须要到柜面去进行的。“这就增加了我们的难度,而让嫌疑人能快速而容易地把钱转走。”
据介绍,该案成功捣毁了“办、买、卖、转、销”银行对公账户的黑灰产业网络,斩断了大量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非法流向菲律宾、缅甸等境外的犯罪链条,从源头上打击了电信网络犯罪的上游环节,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一个电话,险些骗走老人百万存款
警方及时冻结诈骗账户,追回钱款
“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相信了。”说起当初被骗,陈某某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们说要查我,我就害怕了。”昨日,四川警方将一笔115万的巨款返还给了陈某某。这是警方在一起电信诈骗案中查获的。此前,陈某某因为来自“广东警方”的一个电话而被骗,好在其转账的账户被真正的警方及时冻结。
接了一个电话,一百多万差点没了
2018年11月,成都退休教师陈某某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称广东警方的电话,对方称,她账户中的存款“有严重问题”,“说有11个不同的人给我打了一年的款,这些钱有问题,都必须要一一查清楚。”
一开始,陈某某是不相信的:“根本没有人给我转钱啊,我卡里的钱全部是我自己的。”不过,电话中的“警方”并不相信。“他们说必须要听他们的,先把钱转到一个警方账户去,说话非常凶,查清楚了就把钱返给我就是了,如果我不听他们的,就要来查我。”
陈某某表示她要直接报警。不过,“广东警方”又直接称,陈某某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所长也已经涉案,同样在接受调查。“这下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连警察都被查了,我肯定就更不好说清楚了。”在一番“恐吓”之下,陈某某相信了电话中的“广东警方”。
之后,陈某某前往银行向“警方账户”转出了115万。而就在转钱的时候,“意外”出现。“我的钱转出去后,他们说没收到,账户有问题。”陈某某说,“喊再往另一个账户转,这个时候银行工作人员拦住了我,说可能遇到诈骗了,当场我就懵了。”尽管钱已转出,但幸运的是,就在陈某某转钱的一两分钟之间,真正的警方冻结了这个账户。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四个新动向
在昨日的返还仪式上上,与陈某某一起领回被骗资金的还有另外多名受骗者。据四川省公安厅厅刑侦局副局长杨林介绍,2019年,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200余起,同比上升216.87%;抓获犯罪嫌疑人5510余名,同比上升243.08%。止付挽损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公安机关反诈骗中心共止付被骗资金20.24亿元、冻结涉案资金15.83亿元,同时及时为受骗群众返还一批涉案资金。
而随着犯罪技术的迭代升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一些新动向。
一是网络社交促成犯罪通联,网络诈骗案件占比大幅上升。诈骗分子一改以往单纯使用一种通联工具与受害人联系的方式,变为交替使用网络、电话、短信进行作案。网络诈骗案件占比逐年提高,已占电信网络诈骗总发案量60%以上。
二是诈骗团伙向境外转移趋势明显,跨境诈骗犯罪日益突出。诈骗分子为逃避打击,境内诈骗团伙向境外转移趋势明显。据分析,90%以上兼职刷单类案件,50%以上贷款类诈骗案件和网络交友类诈骗案件,诈骗窝点设在东南亚国家以及中缅边境地区。
三是网上黑灰产业泛滥,链条化犯罪日益突出。受经济利益驱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催生出许多灰色产业,如贩卖手机卡、银行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送诈骗信息等。
四是作案手法不断演变,高发类案形势严峻。从作案手法看,犯罪分子越来越多使用人工智能、Goip网关、猫池、卡池等新技术、新设备。从高发类案看,发案量前三位的案件类别是: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案件;刷单类诈骗案件;俗称“杀猪盘”的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案件,往年高发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有所减少。
警方支招
防止受骗 请记住这些要点!
为有效避免大家上当受骗,警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梳理总结了一些防骗识骗要点:
一要务必增强个人信息、家庭信息、银行卡信息的保护意识,防止相关信息流失;
二要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凡是要通过网络进行转账汇款的,务必要仔细核实验证,保持警惕、冷静,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谨防上当受骗;
三要务必增强警惕意识,对不明来源的网络链接、二维码等信息保持警惕,不要随意乱点;
四要务必了解基本常识,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网络办案的都是骗子;
五要提升法制意识,避免为小利诱惑参与买卖银行卡、手机卡等违法犯罪活动,更不要以身试法参与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