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可可托海矿区遗址:“西部小上海”变身旅游小镇
三号矿脉矿坑冬季采矿场景复原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额尔齐斯石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出发,路旁金黄色的树木和群山不断向后退去,不多时便到了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矿区遗址就在这里。
20世纪50年代,由于中苏合作采矿,大批苏联专家和各地采矿工人来到可可托海,小镇日渐红火起来,那个年代不常见的自行车、各种小商品在可可托海都是寻常事物,由此获得“西部小上海”之称。
20世纪末,可可托海停止采矿,小镇依托矿区遗址和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一个个矿坑、矿洞向游客诉说着当年的传奇故事。
三号矿脉:稀有金属矿物的天然博物馆
走进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首先探访的就是三号矿脉。直径达500米的矿坑像一个巨大的漩涡镶嵌在山峦之中,最深处达350米,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三号矿脉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其稀有金属资源量占可可托海花岗伟晶岩矿床的90%以上,蕴藏的稀有金属种类丰富,中国《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列出的8种稀有元素这里都有。目前三号矿脉已累计查明矿物80种,其中稀有金属矿物26种,被称为“稀有金属矿物的天然博物馆”。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号矿脉曾为中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产业提供必需的材料,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矿”“功勋矿”。
“这是我的爷爷、爸爸和我,一家三代人工作、生活的地方。”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运营部经理谭胜利告诉记者,当年工作任务艰巨,矿区所有人都加班加点干活。爆破工人买迪·纳斯依和同事为了不耽误工期,冒着生命危险排除故障,因来不及跑出矿洞而被炸伤。在可可托海的那些岁月里,买迪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苦我们也不能苦国家,卡我们也不能卡国家,难我们也不能难国家”。
三号矿脉往南500米是阿依果孜矿洞,当年采矿工人用榔头、钢钎、十字镐、铁锨等辅以小型机械设备,对阿依果孜进行坑道开采,形成如隧道一般的矿洞,长约800米。
洞外暖阳当空,站在离洞口还有5米左右的位置就感到寒气逼人。据工作人员介绍,冬天洞内温度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当年采矿工人就在这样酷寒潮湿的环境里工作。
洞内有许多错综交叉的通道,如同地下迷宫。巷道岩壁上清晰可见凿岩痕迹和层次分明的矿脉。到1964年左右,三号矿脉逐步转为露天采矿,阿依果孜矿洞才停止开采。
地质陈列馆:珍藏举世罕见的额尔齐斯石
从三号矿脉继续往里走,不久可见一座黄墙白顶的俄式风格建筑,那是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始建于1957年。它的前身是可可托海矿区工人俱乐部,建成之时是矿区最大的建筑,目前是新疆保存最完整的俄式风格建筑。
陈列馆展品以三号矿脉开采的有突出特点的矿物标本为主,还有不少展现当年采矿情景的老照片。
在一张老照片中,记者看到两名风钻工正在打干钻,没有戴防护用具。讲解员介绍,当时可可托海要完成保证“两弹一星”原材料正常供应等任务,工作十分紧张。在矿区打干钻就会扬起漫天粉尘,即便戴了防护口罩,矿工们鼻子里的粉尘依然结成了块,还时不时被防护口罩憋得喘不上气。为了加紧完成工作任务,他们在摘掉口罩透气的间隙依然不停止工作……
除了老照片,陈列馆馆藏地质标本及展品400余件,矿种多达94种。其中世界级矿物2种,国家级矿物3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块“额尔齐斯石”也珍藏于馆中。
玻璃展柜内,一个铺着红丝绒的托盘上,放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没有璀璨的色彩,只有指甲盖大小,这便是“镇馆之宝”额尔齐斯石。
1979年,可可托海地质工程师韩凤鸣沿额尔齐斯河流域检查矿点时,发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无色透明矿石,经过对它的光学、化学性质等初步测试,排除了它是石英的可能。之后再将它与《矿物手册》上记载的已知矿物进行对比,初步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尚未被认知的新矿物。
1980年,韩凤鸣将这块矿石两次切割,送往分析设备较为先进的成都地质学院和北京地质科学院进行更精确的分析,两次都证实了他的判断。
1983年,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委员会确认额尔齐斯石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
经过几次切割做分析试验,额尔齐斯石如今只剩下指甲盖大小。据分析,额尔齐斯石80%的成分是硅酸钠,剩下的20%里面有一些微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里没有的,它的研究价值远远超过了钻石和其他宝石。
可可托海水电站:地下136米的坚守
从可可托海镇出发,沿着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在群山掩映中,一座黄色的厂房依稀可见,走近才能看清“可可托海水电站”几个字。地面的厂房面积很小,也不见设备。乘着电梯往地下走2分20秒,电梯门一开,别有洞天——这是一座建在地下136米的水电站,如果走楼梯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可可托海开矿规模不断扩大,供电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于是决定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建一座水电站。出于国防安全和保密等考虑,水电站修建在地下136米的大山深处。1958年开工建设,1966年底基本建成。1967年2月,第一台发电机组发电,1976年4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1.9万千瓦。
进入水电站地下二层,一台台发电机组正在紧张运转。斑驳的墙面上保留着当年职工们写下的标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热烈祝贺今日发电”……
水电站副经理程守军已经在这里坚守了30多年。回顾往昔,他感慨道:“当年真是太难了,每一步都是生死攸关。”
水电站的电线要架在山上,可是周围山势陡峭,电线、电线杆和水泥基座都只能用人力扛上山。把电线扛上去还不算困难,难的是电线杆和水泥基座。尤其是水泥基座,工人们称之为“牛腿”,一个“牛腿”有5米多长,重量更是不轻。为保证工程进度,一个“牛腿”必须在一天内运到山上。
十几个工人一起,前面有人抬,后面有人推,走三四米就要停下来休息。最危险的是在山顶悬崖工作的工人,稍不小心脚一滑就会摔下来。水电站建成时,50多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山里。
截至今天,地下水电站已安全运行半个世纪,创造了新中国水电史上的奇迹。水电站技改扩建后,新增装机容量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6.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1亿千瓦时,去年并入国家电网。
采矿已成为可可托海的历史,但这些功勋的记忆不会磨灭。当年的“西部小上海”已变身为旅游小镇,矿工们的后代告别了过去的艰苦生活,从旅游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