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车出口同比下降 车企走出去遭遇更高准入壁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48.8万辆,同比下降4.7%,在国内汽车市场持续下滑的同时,出口市场也未能继续上扬。不过,相对于压力重重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依然值得期待。那么在车企纷纷加快海外布局的当下,如何更好应对海外市场规则,以实现更高质量的“走出去”?日前召开的2019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详细介绍了国外市场政策、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为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准入壁垒支了招。
■总体下滑的出口市场不乏亮点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国际经贸规则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情报所所长程魁玉所言,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我国上半年出口数量的下降,这在国内的各级市场上都有所呈现。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林介绍,2018年武汉开发区实现整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10%;零部件出口39.2亿元,同比增长53.3%。但今年上半年受贸易摩擦影响较为严重,出口出现下滑趋势。程魁玉强调,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降速、调整、动能转换的新阶段,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将加速,需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以更好应对车市下滑、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正在加快实施出口及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大重点国家生产及市场布局,缓解国内市场压力。”程魁玉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总体下滑的出口市场中也不乏亮点。商务部外贸司副处长高阳表示,虽然出口额小幅下降,但自主品牌、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较快,汽车出口调结构、转动力成效初显,并呈现三大亮点: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商用车出口增长迅速。1~5月自主品牌出口额达20.7亿美元,占比提高至34.4%。乘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0.3%,特别是载重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25.7%;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放量,我国汽车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对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出口量分别增长了5倍、3.4倍和6.4倍;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1~5月出口量同比增长67.7%,平均单价8.4万美元,是传统汽车出口均价的6倍。特别是纯电动大巴在发达国家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对欧盟出口数量增长1倍,平均单价30万美元。“虽然受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趋紧影响,今年我国汽车出口形势复杂严峻,但有利因素也逐步呈现,如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深挖新兴市场潜力、二手车开始实现批量出口,这将为车企扩大汽车出口提供机遇。”高阳如是说。程魁玉进一步指出,随着关税的下降、股比的放开、“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等深化开放措施的实施,将为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如股比放开必将推动外资汽车企业加快全球战略布局,扩大在华生产及出口规模。另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竞争力日益提升,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他说。
■认证法规趋严是国际汽车市场大趋势
布局海外市场已成为各大车企的重要战略,但“走出去”必须研究出口市场的法律法规。中汽中心首席专家、情报所副总工程师吴松泉指出:“我们分析国外汽车市场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法规越来越健全。同时,各国汽车认证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海湾地区、拉美国家的排放法规都在不断加严,而且不同国家还会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提出特殊要求。我们需要对这些变化给予关注,并适时应对。”在吴松泉看来,车企“走出去”必须满足出口市场的各种要求,尽管有些要求可能会与WTO规则有冲突,但无论如何合规都是第一要求,也是进入某一区域市场的基本要求。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部长赵宁介绍了欧亚经济联盟的认证法规,他说,欧亚经济联盟今年在汽车认证方面提升了环保要求。“他们计划今年年底,在车辆及发动机环保等级分类中加一个新的分类,即环保等级6。修订的原因是原来的海关联盟技术认证法规里没有环保等级6这一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欧Ⅵ要求,导致从欧盟购买的一些达到欧Ⅵ排放标准的车辆在欧亚经济联盟内无法上牌,因此需要把欧Ⅵ内容加进去,让欧盟的车辆能有一个‘户口’。”赵宁说,不过,这一内容在欧亚经济联盟内也遭到很多反对声音,不少人担心法规中加入环保等级6这一项会导致欧亚经济联盟内也开始实施欧Ⅵ排放标准。北美市场的严格要求则是全方位的,天津华诚认证有限公司主任王铁城介绍:“在北美市场,法规只是底线,车企需要对车辆设计、相关性能、安全性全面负责,这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要求。”
除了认证法规趋严外,因地制宜对车企也是一大考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规划部专家吴琼介绍了海湾地区的驾驶习惯,他说,在海湾地区,汽车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年平均行驶里程超过2.5万公里,当地人习惯快速起步,等红灯时喜欢空踩油门,驾驶汽车时急加速和急刹车也是经常现象,这些对油门踏板和刹车系统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开拓海湾市场时,当地人的这些驾驶习惯都需要车企加以注意,提供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才能更好进入当地市场。”吴琼说。而在东盟汽车市场,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傅剑华指出,东盟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有所不同,如马来西亚的重点是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泰国则聚焦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研发制造,这些都需要中国车企重视,针对不同市场要求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他同时强调,东盟汽车市场有望在2022年达到465万辆的年销量,这将给中国车企提供更多机会。
当前,“一带一路”是我国汽车出口的重点区域,在中汽中心政研中心WTO和APEC政策研究室专家刘艳看来,车企要想更好地走进“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和国家,首先要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领导人互访的情况;其次是认真研究每一个市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将企业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投放到当地市场;第三,要认真研究这些国家的关税、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第四,可以积极参与当地工业园、自由经济区的建设。
“车企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不仅要满足全球各地的技术法规要求,还必须对出口目的国的财税政策有所了解,且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必须成为车企‘走出去’重点推进的工作。”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毅强调,需要关注的是,各国在认证法规、财税政策上各有不同,且每年都有新变化,这就需要车企必须时时关注、快速应对。
■应关注自动驾驶法规和电动汽车安全
自动驾驶作为汽车行业前瞻性技术,已经引起全球各国和各车企的重视,也因此,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发展趋势成为车企的必要任务,只有在政策制定之初就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才能确保产品上市后能在相关国家和地区拿到通行证。
“在欧洲,不仅要关注欧洲标准,同时也要关注全球标准。在自动驾驶领域,法规生效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从欧盟秘书长到各成员再到联合国秘书长,层层推进会花费很长时间。”德国莱茵TüV交通服务工程及型式认证全球副总裁郝格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