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赋能乡村美育 博物馆里的“传统”打开农村娃“未来”
中新网5月20日电 22个省市自治区,150多所乡村学校,数万名学生,通过“带乡村孩子走近博物馆”陌陌直播公益课,有机会“走近”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是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也正是博物馆专家学者们,来到直播间“传道授业”的初衷: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授课,即时生动的交流互动,让乡村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给他们打开一扇“走出去,看未来”的窗户;也是首次走进直播间授课的博物馆专家学者们,对普及推广博物馆教育这个时代课题的尝试和求解。
让“传统”在直播间里活起来
“一件青铜鼋,它既包涵了商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古人射箭习俗和弓箭飞行的科学原理,还有现代的动物保护意识。”
5月14日,“带乡村孩子走近博物馆”直播公益课的第八讲,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策展人黄一,带来的商代“作册般”青铜鼋主题课,让直播间另一头的乡村孩子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
孩子们对文物的关注点,是直观的。“古人射箭为什么会这么准?”“鼋和乌龟是同样一种动物吗?”
文物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复杂的。“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几千年前就会铸造这么复杂的青铜器!”“鼋为什么会濒临灭绝,是人类造成的吗?”
如何处理好直观和复杂的矛盾,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文物,在直播间里“活起来”?
包括黄一在内受邀讲课的博物馆专家学者们,一直在思考。
在第二堂直播公益课里,湖北博物馆原陈列部主任王纪潮,用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给孩子们介绍了国宝曾侯乙编钟。
王纪潮说,“先让文物在直播间里‘活起来’,才能让孩子们感兴趣,才能让文物和文化影响到孩子”。这也是博物馆专家学者们的共识。“我尽量避免像传统授课那样,用刻板的文字来展现内容”。首堂公益直播课上,上海博物馆馆员张经纬在课件里选了一张自己穿着赫哲族鱼皮衣的照片。他的讲解是孩子们熟悉的生动语态,“脱了鱼皮衣之后,身上也会留下鱼腥的味道,走在街上小猫都会追着跑呢!”
“立足孩子的知识储备,才能让他们记得住”。天津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金鹏,引用天狗吃月亮传说和唐诗咏月名篇,介绍“月有食”卜骨,并以十二生肖为例,解释甲骨文的象形功能。
在天津博物馆金鹏的课上,孩子们观看视频资料时开怀大笑“这座雕像在出土时有一些残损,大家对照修复前后的图片看一看有哪些变化”。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丞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把“找不同”的小游戏环节引入课堂讲解,逐一介绍文物修复部位和技术工艺。
直播所特有的即时互动性,让每堂公益课最后10分钟的提问时间,成为孩子们最活跃的环节。为了解答孩子们千奇百怪而又充满童心的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备而来。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梁勉,特意准备了一件馆里的文创产品“贵妃香囊”,在提问环节和孩子们展示。“同学们问唐代金银器中有没有生活用品,大家看,唐代的女同学就会佩戴这种精美的香囊”。
梁勉和孩子们分析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40分钟一堂课,很多文物知识点无法展开,很多孩子的问题来不及解答,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给孩子们讲课”。在课上,浙江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超用多段视频全面展示了镇馆之宝越王者旨於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