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男性保健  保健常识

爱学习的上海 还能学这些新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报记者 柳森

  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付费自习室悄然兴起、传统图书馆纷纷酝酿转型……一个全民更热爱学习的时代,正在到来。

  1999年,上海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学习型城市愿景的城市。20余年之后,已经充满“学习力”的上海,如何为市民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一名资深的图书馆人,现为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的吴建中,分享了自己长年来对终身学习、知识服务、城市学习空间打造的思考。

  城市人对学习空间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解放周一:最近,各地出现了付费自习室受到年轻人热捧的现象。您说,这让您联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上也曾涌现出一股学习热潮。相比之下,您发现,今天,人们对学习空间的渴望和需求,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可否具体说说?

  吴建中:确实,很多社会潮流的发生,都有其深层原因。只是,仅仅看当下,很多人会认为付费自习室是一个敏锐捕捉了商机的简单案例。但如果我们把这拨现象放到更长的时间脉络里去看,会发现,这一轮城市人对学习空间的渴望,较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尤其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整个社会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图书馆里格外热闹。仔细想来,那时的图书馆之所以受到欢迎,和人们的住房紧张状况不无关系。而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的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住房紧张问题显然已经不存在了。出现的新问题是:年轻人学习热情不减,但设施完备的图书馆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此时,多元化发展的城市第三空间及其愈发开放、包容的共享方式,正好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

  这里所说的“第三空间”,是相对“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而言的,容纳了当下城市人在居住、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如今的趋势是,要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必须从这三个生活空间同时去考虑,还必须认识到,人们在第一、第二空间逗留的时间将有所减少,在第三空间活动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如何精心定位和安排自己的第三空间,将成为城市人未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点。

  前不久,我到日本访问。在佐贺市街头,我看到一家名为“灯塔”的自习室,坐落在一家咖啡馆的楼上。这家自习室可容纳四五十人,每日每人收费三四百日元。因为自习室和楼下的咖啡馆属于同一家公司,自习者可以在楼下领一杯饮料,学生顾客还可以减免100日元。之所以将自习室取名为“灯塔”,按店主的话来说,“如果我是灯塔,来这里活动的你就是光源”。

  这家自习室的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有志于创意产业的年轻人,之前已经开了几间创意咖啡馆。几年前,他曾发起建立了一家名为“本与木”的咖啡馆。日语“本”在中文里是书的意思,“木”在中文里是树的意思。这两个字加上“人”字偏旁,就成为“体”和“休”,意思是让人身体休息的地方。他希望,人们来到这里就仿佛在树荫下学习一般,找到一个不同于学校、职场、住所,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他认为,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会更有精神,气氛会更热烈。

  我想,这位店主的想法,也是如今一些年轻人会选择付费自习室的理由。交流是人的天性。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与别人分享的欲望。而城市里越来越多样化的第三空间,恰好适应了人际交流的需求。

  自习室这种样式也许会像共享单车一样有起伏、有变化,但新的样式总会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发生变化。

  解放周一:说到年轻人喜欢的分享和交流方式,就不难理解咖啡馆和众创空间如今在上海的热度。

  吴建中:是的。上海的星巴克数量全球第一,已经超过600家。2017年底,上海开设的全球数一数二的星巴克旗舰店,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观光的一个景点。

  众创空间在上海也非常流行。《2018年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市包括联合办公在内的众创空间总量已超过500家,其中不乏WeWork、Plug&Play等知名品牌。

  上海始终与世界发展同步,其主要原因在于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包容性。世界新潮流和新时尚一旦出现,很快就会在这里流行起来,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新近出现的付费自习室,已经成为第三空间的一个新样式。人们到这里来,不是因为住房狭小,也不是因为图书馆空间不足,而是人们喜欢这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

  网红图书馆为什么红:全龄段、亲近感、获得感

  解放周一:不知是否因为顺应了上述潮流,如今,在一些注重文化软实力打造的城市,出现了不少“网红图书馆”。它们的走红,可以为上海打造学习型城市,带来哪些启示?

  吴建中:最近,我读到美国《建筑文摘》上的一篇文章,讲图书馆建筑出现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出现了图书馆建筑复兴现象,一是年轻人开始回归图书馆。

  世纪之交,一批现代化图书馆建筑拔地而起,而且都是以开放、通透的大空间为特色。比如,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的西雅图市图书馆,改变了人服从于建筑的传统做法,转而强调人在图书馆中的体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