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路上的川人
北斗是个大工程。仅以北斗三号为例,背后凝聚了工程7大系统、3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10万余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这其中,不乏四川人的身影,出现在北斗工程的各个环节。这次发射前,我们找到了两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四川员工,倾听他们的故事。
他是组织和质监的一把好手
杨晓波是西昌人,2001年到西昌指控中心一室工作,已参加各项发射任务106次。
杨晓波是组织和质监的一把好手。担任计划部工程师期间,他牵头建设了西昌指控中心一体化管理体系,拟制了指控中心十二五规划,还积极参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等。这些工作,为中心近年来高密度高成功率的发射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晓波担任岗位操作手期间,先后排除“遥测数据影响遥测图像”等故障20余起;担任任务技术总体专家期间,对多项任务流程进行了调整优化。近年来,他还被聘为中心质量管理专家、中心安全技术专家,多次参与安全大检查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他是“倔脾气”的铁面焊将
长年与电气焊打交道,脸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记者见到他时,焊枪上的焊条冒出的缕缕青烟,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皱纹。他就是20余年始终奋斗在任务一线的高级技师胡洋铭。
胡洋铭刚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时,只是一名普通焊工。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已成长为一名精通车钳铣刨焊多个工种的机械加工多面手。
“我没有什么天赋,就是用坚守代替平凡。”这是胡洋铭总挂在嘴边的话。有一次,在为期4个月的发射塔架特种防腐除锈工程中,要在百米高空中悬挂吊篮作业,刚开始大家发憷不敢上,胡洋铭二话没说钻进左右晃动的吊篮。
“不懂技术,永远都是新同志”,这是胡洋铭的口头禅。通过多年的积累,他的产品已遍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本报记者 吴浩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