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 这些症状突然“找上门”?警惕脑卒中!
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副主任
王艺东 教授
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World Stroke Day),今年世界卒中日主题为“ 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倡导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推动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副主任王艺东教授指出,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脑卒中发病率也会升高,如果突然出现脑卒中的先兆症状,需要尤其警惕。
先兆症状勿忽视
抓住6小时“黄金治疗期”
秋冬交替,气温逐渐下降,随着寒流来袭,还可能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一方面,天气寒冷的刺激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血压骤然升高,从而容易诱发脑卒中。寒冷使血液中的多种成分发生变化,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也会促进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另一方面,冷空气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急性炎症,导致大量的炎症介质产生,损伤血管内皮,破坏血液系统,也易导致血栓的形成。而天气寒冷时进食高脂饮食,大量饮酒,体育锻炼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脑卒中。
由于脑卒中发病急促,王艺东教授提醒,一旦突然出现如下表现,需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口角歪斜、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尤其是发生在一侧时;
(2)神志模糊、讲话不清或理解困难;
(3)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
(4)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
(5)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怀疑发生脑卒中后,不论病情轻重,都要尽快送医院诊治。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常采用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的方法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少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6-24小时也能通过动脉取栓取得好的疗效,但同样需要尽早治疗。
良好的生活方式
有助预防脑卒中
王艺东教授提醒,存在如下基础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高钠高脂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和肥胖等;这类人群需要特别留意。
对于无患病人群,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王艺东教授认为,以下八个要点对于预防脑卒中十分重要:
(1)吸烟者要戒烟,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
(2)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进行短时(2-3 分钟)身体活动;
(3)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4)膳食种类应多样化,且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限制钠摄入量,食盐摄入量≤6 克/天;
(5)饮酒者应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2.5克;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衣或减衣;
(7)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大的波动;
(8)避免过度疲劳或用力过猛。
(通讯员:黄睿、张阳)
- 标签:中外酷刑大观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