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之变”看“大城之治” 成都探索超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路子
本报记者吴亚飞
歌手赵雷一首《成都》,唱响了成都也唱红了玉林。
鲜有人知的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老社区”,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的玉林北路社区曾经老旧乱,常被居民投诉。
社区怎么治?2018年,玉林北路社区引入社会企业开展“爱转角”项目,沿街商铺重新打造招商,召集居民在街道墙面绘画涂鸦。如今,社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居民的闲谈中也透着“满满幸福感”。
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聚焦城乡基层治理,对推进我省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为提升各地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主干”,今天的成都,实际服务人口已超过2100万,拥有4300多个城乡社区,既面临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课题,又面临基层治理的共性难题。
玉林北路社区变化的背后,是成都“解题”的新思路:将城市治理的宏观战略落实到微观单元,从城市的最小单元“社区”入手,创新变革城市治理新机制。经过两年实践,成都初步建立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探索出一条具有成都特点的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党建引领 在发展中治理
小区绿地被损坏,物业面临矛盾纠纷调处难题,温江区清泉社区用一场“小区坝坝会”解决了。
开会前,社区党委安排党员提前收集群众意见,邀请区级部门、物业公司、开发商和居民代表一起会商,现场由责任主体表态承诺,棘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整个治理过程中,居民、社会力量都有参与,起引领作用的是社区党委。
单个社区需要“引领者”,整个城市治理更是如此。
从2017年起,成都创全国先河,在党委层面成立专门机构——市、县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作为领导和统筹社区发展治理的关键部门,把分散在20多个党政部门的职能、资源、政策等统筹起来,从体制上破解过去社区治理“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权责失衡、资源分散”的问题。
一系列推进社区“还权、赋能、归位”的创新之举相继铺开。
做加法,为社区赋权。赋予街道建议、参与、调度、管理、考核“五权”,强化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等职能。
做减法,为社区减负。制定社区减负若干措施,建立社区工作“四张清单”,社区证明事项从313项缩减到15项。
做乘法,建立社区专项资金。按照每年35万元为社区匹配专项保障资金,市级建立1亿元专项激励资金,并培育专业社工2800人,让社区有资源有能力为居民服务。
有效治理是为了更好发展。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其深层意义就在于将“发展”和“治理”有机统一,努力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同向发力。
对此,成都市委态度鲜明,科学发展和有效治理是城市工作的一体两面,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发展,忽视治理,发展很难持续;如果片面强调治理,忽略发展,治理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以玉林北路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书记向万军介绍,如果当时“一刀切”制止社区“摆摊”现象,也就没有今天的“网红社区”。
社会参与 让社区“活”起来
以治理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发展为治理提供动力支撑。问题是靠什么发展?如何可持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门口引用的这句古诗,成为社区“活”起来的生动诠释——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为社会各方资源搭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平台,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清源社区是由涉农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复合型社区。“起初,社区环境差、服务配套弱,老百姓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社区党委书记汤继刚介绍,社区党委为此开办了“民情茶馆”,居民代表参与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参与治理身边的大事小事。
结合小区特点成立物业公司,打造清源食堂提供低价午餐,聚集200多名夜跑爱好者成立联防队守护社区平安……清源社区“以事聚人”“聚人成事”,居民成为社区事务的主体。
不仅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体越来越多。
“芳草·FUN市集”是成都首个社区级文化市集。市集联动小酒馆、芳草小学、盒马鲜生等60余个辖区内外单位,提供13个公益项目。目前市集已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每周末举办一期,从2018年至今,吸引访客30余万人次。
在高新区芳草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个市集的打造,商业不是主要目的,根本在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撬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把居民需要的各种资源送到家门口,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党建引领,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据统计,目前成都市有各类社会组织1.3万家,登记志愿者227万人,引导居民成立社区自治组织8200多个,有力推动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回应民生 社区成为幸福“支点”
不久前发布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成都位居榜首。这张榜单,成都已连续11年居第一。
成都人的“幸福感”从哪儿来?近日,成都举办了一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成都论坛”,举办地在成华区和美社区。来自全国各地的重量级专家学者、社区发展治理领域的相关代表在此相聚,共话社区发展治理之道。
小社区办大论坛。“归根结底是底气和自信。”参会嘉宾、中山大学教授何艳玲如此评价。
这种自信,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的话来解读,是“时时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安逸’”。姜晓萍认为,城市的核心是人,不应单纯以发展速度论英雄,更应看重城市的宜居品质和人文尺度,要把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作为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导向,让社区拥有烟火气、生活味、归属感。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这是成都社区发展治理的最初起点,也是最终落脚点。
围绕民生实施“五大行动”,成都目前已完成老旧城区改造项目697个、“两拆一增”项目2687个,整治背街小巷1979条,建成社区级绿道1309公里、小游园·微绿地237个。“要让市民从身边点滴变化中感受时代变迁、共享发展成果”,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区的外国人讲着“川普”;“全国民间摄影艺术之乡”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社区内,居民摄影师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生活的变化;新都区新桂东片区“由乱到治”,吸引着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第三方万人问卷调查显示,95.8%的受访群众认可成都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96.6%的受访群众表示成都社区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