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男性保健  补肾壮阳

医生做科普意在未病先防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贾亮

  获得共和国勋章后,屠呦呦首度发声。10月14日,她向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发出贺信,公开呼吁:“医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潜心研究自己领域的课题,也应该承担向大众普及准确权威的医学知识的责任。”身为诺奖获得者,主动扛起医学科普大旗,推动先锋医学与大众健康结合,此举令人起敬。

  在向科学进军的路上,科研人员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成功经验,在坐冷板凳的默默无闻中为人类做出贡献。然而科学不只是科学家的事儿,很多普通人都充满科学求知欲,从第一次引力波发现、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时引发的全球狂欢足见。可大多数科学家并没有投身科普,一方面是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攻关,另一方面其实是对科普意义认识不足。当科学知识不是由科研人士去通俗解读,而是由一些了解点皮毛就自以为无所不通的人去传播时,甚至曲解、错漏、谬误便随之而来。在与老百姓最为密切的健康领域最为明显:多吃碱性食品就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食物相克、量子针灸、纳米频谱等打着科学旗号的谣言满天飞,弄得人们云里雾里。

  一些人抓住普通人对自身健康和科学知识的渴望,看几本专业书就自称专家,把不知真假的知识攒起来就敢称科普文章;朋友圈里有些爆款,甚至是由不具备医疗资质的自媒体洗稿式撰写,这些观点和文章传播迅速而广泛,貌似专业的解读、无限夸张的手法、耸人听闻的警告捕获了一大批欠缺辨别能力的读者,特别是老年群体。伪科普文章的危害远大于毒鸡汤,信以为真的人做出错误选择,不仅贻误病情反而造成新的损害。那些往体内注射蔬菜汁者,把保健品甚至绿豆汤和茄子当成能除百病的万能药者,都在受害者之列。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文件,“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列为15个专项行动首位。医疗信息关乎民众身体健康,内容专业严谨尤为重要。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响应屠呦呦的号召,不仅能拿手术刀,也能拿起笔,弥补当下医学科普中专业从业者缺乏、权威及准确性知识不足的短板,让伪科学不再祸害人,让真科学更深入人心。

  医学就是为了救人。通过医学科普,让更多科学的医学知识为老百姓能知能用,从而少发病、治未病、不误病,也是治病救人的方式,是医学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