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完简历就被 员工吐槽职场:像洗澡被偷看
(原标题:前脚投求职简历,后脚现公司老板就收到报告;上午逛淘宝,下午就被点名罚钱—— 职场行为被实时,员工被侵权了吗?)
前脚投求职简历,后脚现公司老板就收到报告;上午逛淘宝,下午就被点名罚钱——
三个月前,杨兵突然被公司辞退,事后才知道公司购买了职场软件,前脚他投出简历,后脚老板就收到“信”。他认为企业了自己的隐私权,到大连市甘井子区劳动人事仲裁院申请仲裁,但他的没有得到支持。
职场软件是对员工网络行为进行日志监测及分析,或对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进行实时的软件系统。近年来,大数据相关行业的公司遍地生长,而职场软件开发及应用作为其中一支,发展尤为迅猛。面对软件,企业主认为“全方位看穿员工”有利于强化管理,员工则认为隐私被。
杨兵在大连某品牌连锁咖啡公司从事运营总监工作,月薪8000元。三个月前,两名第三方科技人员在54名员工的电脑内安装了一款名为“威眼”的软件。听到同行透露,其他公司同岗位的月薪已经涨到1.5万元,杨兵便利用午休时间更新了简历,还顺手投了一份。让他没想到的是“威眼”功能如此强大,半小时后他就被了。
仲裁院不支持杨兵的裁决依据是,根据《互联网安全技术措施》第8条,互联网接入单位为落实网络安全措施,可以记录并留存用户使用的互联网网络地址,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监测、记录网络安全事件等。因此,公司在工作场所使用软件。
办公地视频,老板不经意看眼电脑屏幕,共享实时查岗……除了这些“初级段位”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起了软件。记者在网上搜索“企业软件”等关键词,发现有上百个推介广告,“员工上班刷微博的最佳解决方案”“员工想离职老板要先知”……
记者在某职场论坛中发布调查,参与的64名网友中,97%认为单位隐私。94%的网友表示,如果隐私遭到泄露或公开影响生活,会诉诸法律。
“上淘宝查个快递,临近中午跟同事约个饭,这样的内容有必要吗?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即使有一两句个人话题,这太正常不过了吧。被无异于被人偷看洗澡!”大连某软件开发企业员工蒋子安说。
尽管不少员工认为,职场软件的运用了自己的隐私权,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员工状告企业却很难胜诉。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解释说,隐私权是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公司员工不许工作时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并且明确告知的情况下,违规员工的行为是不受法律的。
HR任金陵所在的某大商品交易中心就是软件的使用企业之一。由于工作需要,公司不能屏蔽员工上网搜索信息,于是通过后台的方式了解员工工作情况。
10月25日9时,记者用任金陵的账号登陆后发现,员工268人,前一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视为怠工)的人数为12人,日平均怠工时长302分钟。员工通过各类软件外发信息90926次,疑似泄露信息3人。有离职倾向人数23人,其中等人排名前五。
“每一条上网痕迹都有保存,甚至某个员工最近痔疮犯了,在查哪些特效药都知道。”任金陵说。接下来她的工作就是怠工者,查看发送信息频繁的3人每条信息都是啥,是否涉密;找等人谈话,“不忠心的果断劝退”。
“不打招呼就离职的员工、惰性怠工的员工太多了。”任金陵赞同使用系统,“对员工的工作量计算也公平。你花5个小时上网购物,3个小时糊弄任务,和花8小时工作的员工一样开钱,未免太不公平了吧!有了,多少能提醒员工工作时间少干别的。”
“企业每年拿出10多万元不是为了打探员工隐私,而是为了企业利益,提前组织内部风险。”辽宁某运动品生产销售企业信息管理中心总监唐守军说。一次偶然事件,让唐守军所在的企业开始员工。3年前,他发现公司的客户报表竟然在某论坛里贩卖,随后找了多个员工谈话。后来,唐守军请了懂行的人检测,发现是员工传输过程中,黑客破解密码通过网络卖给同行。于是,公司装上了系统,员工电脑使用情况。
去年11月,彭小春在了长达一年的职场后,选择离职。“同事都变得有些‘病态’,宁肯脑袋短盯着屏幕发呆,也不敢去走廊透透气聊聊天。”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胡枚告诉记者,长期处于“压抑”的职场,不利于员工工作。“大部分的企业不会利用到的信息做文章,可只要有一次,员工就会十分抵触。”胡枚说,“我有一个患者,查询客户信息时不小心点进一个购物推销广告忘了关闭,结果后台显示她浏览购物网站3个多小时。虽然事后调出视频并加以说明,但她在长期下难除,最后还是辞职了。”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认为,善用科技才能优化职场生态。不可否认的是科技进步,实时后台让企业运转效率提高。但是哪些个人信息企业可以并利用,哪些是不可以被泄露及使用的,许多企业目前还分不清楚。
“一些企业突破职场和社会伦理,利用技术窃取和员工非工作时间的信息进行贩卖的事也偶有发生。这是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一个新课题。”王磊说。
王金海,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及,明确企业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规范利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优化网络大。(杨兵、为化名)
3. 通话录音,了解业务员的话务技巧和对客户的服务,或防范公司的内部技术资料泄露。
这些行为是否都构成侵权呢?劳动法专家表示,针对各类常见的职场行为,法律有不同的解释。判断是否隐私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是否“事先告知”。
如果企业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并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员工,不属个人隐私权;在非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对员工进行、物品、私人手机、私人手机定位等都是违法的。而对于聊天记录的问题则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业内的观点是,只要公司明确重申公司电脑只能用于工作,并告知员工公司有部门会随时聊天记录,请不要把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通过公司电脑,就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