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来好消息!快速抗新冠疫苗即将进入临床前试验
截至2月1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44653例,累计死亡病例1113例,新冠肺炎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公众关心,现在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吗?
健康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人源细胞作为载体的“快速抗新冠疫苗”即将进入临床前试验。与此同时,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的项目也同步启动,该疫苗将有望同时预防SARS、MERS、2019-nCoV以及蝙蝠跨种传播的冠状病毒。
快速抗新冠疫苗有三个优势
传统的疫苗研发始终基于分离病毒、对病毒灭活的原理,虽然这种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风险。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研究员介绍,该疫苗以人源细胞为载体,把病毒的膜蛋白表达在人的细胞膜上,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置入人源细胞,保留了针对病毒形成抗体的有效靶点,同时避免病毒本身的致病性,因此总体快速、安全、高效。
“第一,因为人源细胞是安全的,含有的蛋白都是人体自身的,安全性上有保障。第二,病毒的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和病毒膜上一样,空间构象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第三,研发的速度也很快,只要平台建立,跟灭活疫苗的研发速度相当,甚至还会更快一些,因为不需要经过病毒分离,只要知道膜蛋白基因,就完全可以按照灭活疫苗速度走。”
最新研发疫苗的先进之处还在于,可以想办法让第一次接触地点通过呼吸道吸入,而不是以往传统的肌肉或皮下注射。徐建青表示,这就让人体呼吸道首先对抵御病毒入侵形成了第一道有效防线。
“也许一两周之后,我就可以成为志愿者,接种上自己研发的初步成型后的即时疫苗。”徐建青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目前疫苗正在进行灵长类动物实验,随时可以进入临床前试验之中。而后续做小中试规模的生产量大约3-4周左右可以达到。而下游的产业平台(包括规模化生产设施、工艺与产品质控系统)一旦建立之后,很快就能量产。
和病毒作战需要争分夺秒
认识病毒进而研发疫苗,需要争分夺秒。为何这一次疫苗的研发速度超乎常规?朱同玉将其首先归结为先进的技术储备。
据悉,作为上海地区唯一收治成人感染者的定点医院,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该中心是全球第一个解析新病毒全基因序列,并向全球公布的传染病救治专业机构。该中心华东病原体发现与研究中心主任张永振教授最早参与病原体分离鉴定,并在1月10日发布了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张永振教授。这为研发即时疫苗赢得了先机。
徐建青介绍,“理想的疫苗是不仅能抵御现有的冠状病毒,未来出现的其他新型冠状病毒,包括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都可以一并被控制住。这个疫苗如果出来的话,意味着将来一些新的冠状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我们其实也可以控制它。这是公卫中心研发工作的另外一个重点。”
据悉,中心还同步启动了创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纳米颗粒的疫苗,通过将病毒膜蛋白组装形成一个纳米颗粒,也能够保证速度和安全,只是时间上可能要长一些。”徐建青介绍。
后续还需资金和政策支持
为了争分夺秒早日让疫苗上市,公卫临床中心已自筹了200万用于疫苗开发,同时也在申报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用于疫苗研发。
“我们在战疫情的时候是分秒必争,在政府资金资助的基础上,来自社会、企业捐助的资金立刻就可以到位,为赢取时间增加砝码。”公卫中心负责人表示,整个疫苗研发进入中试流程,研发资金缺口还是很大。据悉,已有企业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捐助了首批100万人民币,定向用于疫苗研发。
一款原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可能有超过十年的漫长历程。疫苗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未来,还需要政策审批的支持,希望国家在慎重考量后,只要安全可靠,就能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为疫苗研发打开审批绿色通道。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