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男人格调  男人健身

【惊险】真的!我这条命是靠“吃屎”救回来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惊险】真的!我这条命是靠“吃屎”救回来的……

来源:信息时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浙江在线健康网及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便便”也能治病?

而且还是某些疾病的

首选治疗方法?

近日,一名15岁的花季少女由于感染性休克长期应用抗生素,从而继发了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医院采用粪便菌群移植术,重建了她的的肠道微生态,使其恢复了肠道功能。

误服偏方

花季少女险走鬼门关

今年夏天,15岁的汕头女孩琪琪(化名)为了备考体育考试,误信偏方误服了“秋水仙碱”等药物,随即出现了腹痛、腹泻、血便、休克等症状。

入院后,琪琪病情发展迅猛、继续加重,并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全身持续性出血等情况。由于病情危重,遂转院进ICU进一步治疗。在ICU经过2个多月的积极抗感染,护肝,呼吸机辅助呼吸,输血浆等治疗后,终于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鬼门关,生命体征稍微平稳。

可是,随之而来的是琪琪出现反复的腹泻、恶心、呕吐,几乎无法进食。肠镜检查发现肠道覆盖了大量伪膜性的脓性分泌物。这是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的典型表现。虽然经过了口服万古霉素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她的伪膜性肠炎并未明显好转,仍有反复腹泻。

对琪琪的病情,专家认为:尽管患者病情重,一般情况差,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但粪菌移植是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幸好,经过7次粪菌移植治疗和护理康复,琪琪的腹泻情况终于缓解,并可以正常进食,复查肠镜提示肠道已基本正常,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

粪便是救命良药

粪便菌群移植是消化内科近年开展的一项医疗新技术,是指将健康志愿者的粪便,经过特殊处理后移植至患者肠道,以其重建正常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疾病效果的技术。

早在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我国医学家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当时用粪汁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绞粪汁,饮数合至一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16世纪,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口服粪水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

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医生用粪便保留灌肠成功治愈了4例伪膜性肠炎的患者,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在当时高达75%。这也被认为是西方关于粪菌移植的最早报道。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2013年,粪菌移植被美国正式写入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指南;同年,用粪便胶囊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被时代周刊列为当年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另外粪菌移植也常用于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同时最新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肥胖,代谢综合征,帕金森病,自闭症等多种疾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如何移植?

在整个消化道中,结肠含菌量最大;而排出的粪便中50%以上是水分,剩余的固体成分中,有1/3-1/2是细菌。

非医疗界人士可能认为粪菌移植就是粪便移植,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只有健康人的粪便才能够用于治疗,在此之前,捐献供体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医学检查;其次,从粪便到治疗用的粪菌需要经过十分仔细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纯化和浓缩菌群,去除多余和有害物质;最后,经口直接移植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口服制作好的粪便胶囊除外),目前比较受推崇的做法是结肠镜、小肠管或灌肠。

谁可以来“捐粪救人”?

“最好是近期没有用抗生素的年轻女性。”医生解释道,年龄、饮食和基因是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年轻女性相对来说不良嗜好少,肠道菌群也比较温和,是比较适宜做“肠菌移植”的供体的。

具体说来:

3个月内无抗生素服用史;

18岁~50岁非孕期健康成年人(女士优先),具有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饮食习惯(从不抽烟喝酒者优先);

BMI在正常范围(18.5-23.9),20-22之间者优先考虑;

既往无慢性病,如便秘、过敏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无自身免疫病或免疫抑制状态及恶性病史;

传染病检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阴性;

粪便检查(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痢疾杆菌、弯曲菌属及寄生虫等)阴性的健康人,都可以来参加粪便移植供体捐献。

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