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爱心小分队 助绝境父子渡难关
大河健康报记者 刘广辉 通讯员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史艳香
自从带着孩子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妇女儿童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三附院)小儿神经内科,李先生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之前的一个月,李先生过着噩梦一样的日子。
李先生年近四十才有了一个孩子,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但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
李先生说,孩子3个月的时候还好好的,能竖头,逗他也会笑笑。可是5个月的时候,孩子突然竖头不稳了,也不盯着人看了。半个月之后,情况恶化,孩子开始抽搐。每日均有6次-7次的抽搐发作,每次发作5分钟-8分钟,同时伴有 痛苦的呻吟、口唇发绀、四肢抽动。
李先生吓坏了,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当地县里的医院。医生检查之后,开了些抗癫痫药物。可是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病情并没有好转。李先生到处打听治疗儿童癫痫的医院,最终来到了郑大三附院小儿神经内科。
而这次看病,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也重振了李先生未来生活的希望。
01
孤身一人带娃看病,背后故事惹人怜
第一天来到郑大三附院的时候,李先生的情况就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别人家孩子看病,都是爸爸妈妈一起陪同,李先生却是孤身一人。一个人抱着孩子在医院看诊,办理入院。 提着大包小包,在医院来回奔波。
更让人心疼的是,没人轮换,连吃饭都是问题。值班护士看他这么辛苦,就问了句,孩子的母亲怎么没来陪护,结果这一问,李先生的眼角湿润了。
“孩子他妈情况也不好,只能在家待着。”李先生小声说道。原来,李先生的媳妇智力不太好,根本没法照顾孩子。平日里,母子两人都靠李先生一个人看护。
“都是因为穷啊。”李先生情绪有些低落。年轻的时候,家里太穷,成家困难,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娃娃,孩子身体又出现了问题。家庭情况特殊,李先生只能独自一人在医院看护生病的孩子。
每天守在孩子病床前,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甚至连正常的休息都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02
小儿神经内科成立爱心小分队,援助绝境父子
了解到李先生的特殊情况以后,在儿内科大科主任、小儿神经内科主任贾天明的带领下,神经一病区的医护人员立即成立了 爱心小分队。
在治病救人之外,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也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用来帮助李先生解决眼下看护难题。
住院期间,孩子频繁抽搐发作,且喉部痰多,喂奶困难,李先生手足无措。于是,医生护士经常去教他如何护理孩子、如何拍背。
爱心小分队的爱在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爱心援助中。有些可爱的护士姐姐会在吃饭的时候,帮李先生带一份饭。保洁大姐在不忙的时候,也会去帮忙看会儿孩子,让李先生有时间休息一下。
(神经一病区爱心小分队)
爱是一种会传递的能量,小儿神经内科的天使们,用自己的专业操守和奉献精神,不断传递爱,也传递希望。那段时间,李先生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谢谢!”
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每天能听到很多声谢谢。但是李先生饱含热泪的感谢,也让我们坚信,所有对病人无私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03
捐钱捐物,爱心小分队援助计划再升级
有一天,科室医护人员无意间发现李先生一整天只吃了一顿饭。这种吃法,哪里会有体力24小时看护一个生病的孩子?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李先生早已囊中羞涩。身上的钱都给孩子看病了,给自己留的那些生活费,也撑不了多久。
可是孩子的抽搐控制需要一段时间,住院时间需要延长。自己吃不吃饭无所谓,但孩子每天需要 静脉用药,需要喝奶粉,需要用尿不湿,钱成为压在李先生心上最大的一块石头。
(大家捐助的物品)
当务之急,就是住院费用、孩子用品和李先生的吃饭问题。贾天明主任了解这一情况之后,二话不说,率先带头捐款,小儿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张晓莉和护士长王俊燕在当天晨会上,号召科室医生护士奉献爱心。
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知道李先生的遭遇,心疼之际纷纷踊跃献上爱心。号召当天就收到几千元现金,有些同事身上没有现金,甚至直接微信转账给护士长,希望帮忙换成现金。
除了捐款,更有贴心的医生护士给孩子买来了奶粉、尿不湿、玩具、衣服,给李先生购置了牛肉、面包、泡面、火腿肠。
当医护人员把这些东西送到李先生面前,这个40岁的男人几度哽咽。都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人间真情最是滚烫,良善之举融化了这个为人父者长久的阴霾和悲哀。
(给李先生送去捐款和生活物品)
04
坚守从医初心 用爱传承信念
爱,是小儿神经内科的精神之魂。对于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来说,不论救人抑或救心,都是日常。从过去到现在,只要碰到需要帮助的病患,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点燃热情,去关心每一个陷入困境中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
这些可爱的天使,坚守从医初心,用热情和关心,让医院变得温暖,也让患者能够全心全意地信任着他们,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让爱永远传递下去。
编辑丨刘广辉
本文来源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标签:dota2饰品集市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