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老贾家的墙画“上新”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文齐 郭北晨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太行山东麓,鹤壁市鹤山区古楼河村,一排排白墙青瓦民房掩映在绿树青山间。
5月29日,记者走进村南头贾秋林家。年过七旬的贾秋林和老伴儿娄桂鱼掀开门帘,喜盈盈地把我们往屋里迎。
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雪白的墙上,几张墙画分外显眼。
中药九头艾到户增收1035元,光伏发电2000元,新农合补贴60元……
这张标着“村户政策明白表”的大画上,清楚地罗列着老贾家的收入情况、可享受的政策等。
“这墙画比俺自己算得都明白!”娄大娘说。
去年老两口人均收入5600元,这对2016年人均收入只有960元的他们来说,想都不敢想。
贾秋林年轻时在家附近的煤矿打工,出苦力落下的慢性病需要常年用药,娄大娘又得了心脏病,日子一度过得很艰难。
“以前这墙上你想贴个画费劲啊!”黑灰的墙面掉皮,一碰一地灰,墙体裂缝大得能塞进指头,唯一的墙画就是刚盖好房时糊的挂历纸。谈起家里的旧模样,老贾不由得皱眉撇嘴。
转机出现在2016年,我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贾秋林家被识别为贫困户。随之而来的好政策大大减轻了老两口的生活负担。医疗费报销比例达到92%,家里的墙也因为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而焕然一新。
“村户政策明白表”成功上墙并不断更新,还有印有责任人头像的结对帮扶公示牌,包含信访、饮水、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热线的脱贫攻坚服务卡,危房改造住房安全标识牌……
在一张联络卡公示空白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记录着日期和时长。一打听原是老两口手写的出工记录。他们除了参与村里的保洁工作,还到村集体合作社参与芝麻香油的加工生产。
“这些岗位就像给俺量身定制的,不掏大力气。”老贾说,“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双手挣钱,心里踏实。”
2019年年底,一张红彤彤的新画
- 标签:少林客车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