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在古神翼龙类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近日,《巴西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对中国的古神翼龙类研究的最新成果。博士研究生张鑫俊等详细描述了一件保存完整的返祖中国翼龙(Sinopterus atavismus)化石新材料,这件标本产自于辽宁凌源四合当下白垩统。返祖中国翼龙最早由我国学者于2016年命名为返祖 “华夏翼龙”。研究人员通过对新材料详细的对比研究,认为返祖 “华夏翼龙”应修订为返祖中国翼龙,归入中国翼龙,并补充修订了中国翼龙的头骨和头后骨骼特征。
中国翼龙(Sinopterus)属于古神翼龙科(Tapejaridae),是一类没有牙齿的翼龙,其典型特征是鼻眶前孔大、前上颌骨脊组成的头饰从头骨的前端一直延续到头骨的后端。古神翼龙科成员化石相继在巴西、摩洛哥、中国和西班牙地区被发现。中国的古神翼龙类成员中一些属种的有效性还存在争议。2002年,汪筱林和周忠和研究员研究命名了董氏中国翼龙(Sinopterus dongi),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古神翼龙类。在其之后发现的 “谷氏中国翼龙”被认为是董氏中国翼龙的年轻个体。此外,在我国热河生物群还有一个一直存疑的 “华夏翼龙”,这类翼龙和中国翼龙的主要区别在于前上颌脊形状上的细微差别,大部分翼龙研究者认为它们脊冠之间的微小差异是由种间差别或性别差异引起的,而非属间差别,即 “华夏翼龙”是中国翼龙的晚出同物异名。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第二卷第四册翼龙类中初步总结和修订了中国发现的古神翼龙类,将“季氏华夏翼龙”作为董氏中国翼龙的晚出异名;具冠 “华夏翼龙”(“Huaxiapterus” corollatus) 和本溪 “华夏翼龙”(“Huaxiapterus” benxiensis)放入中国翼龙属,保留原种名。
基于新材料,本研究修订了返祖中国翼龙的系统学位置,并补充和修订了其形态特征。先前将返祖中国翼龙正型标本归为新种的鉴定特征是:其第二和第三翼指骨的后表面具有明显的沟状构造,而第一和第四翼指骨不具有此沟状结构,以区别于其它的古神翼龙类。然而依据很多前人的研究,此特征亦存在于其它的古神翼龙科中,如古神翼龙科另一个分支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