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协和先进(协和医院看男性不育症怎么样)
男人补肾七种水果推荐 补肾又补精现代男性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肾虚的现象,因此补肾成了很多男性关注的话题,那么男人吃什么水果补肾又补精呢?下面跟随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人物小传
臧美孚,1932年10月出生于河北唐山,祖籍山东烟台,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教授。1952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82—1983年先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奥地利萨尔茨堡总医院进修泌尿外科。1985—199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曾任外科学系副主任。
臧美孚教授擅长泌尿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外科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在肾上腺外科、肾移植、内镜手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类型肾脏肿瘤尤其是肾癌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曾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
1976年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1977年、1987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2005年获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
访谈节选
幼时随父从军 立志学医济世
董琳(以下简称董):臧老师您好,请谈谈您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
臧美孚(以下简称臧):我老家在山东,但是我出生在唐山。我父亲是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那时候在开滦的一个医院做外科大夫。后来,我们回到了山东黄县[1]。黄县有一个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叫怀麟医院[2],父亲在那里工作。我在黄县崇实学校念小学,一直念到五年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怀麟医院的美国人就撤离了。父亲抱着一颗爱国心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一名军医。从1943年到1945年,我跟随父亲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生活。那是战乱的时期,经常反扫荡,部队给父亲配了一个警卫员和一匹大马。我记得夜里经常被警卫员叫醒,说是有情况了,日本人要来了,赶紧上马离开。除了抢救病人以外,父亲还经常有一些教学任务。我那时已经上过几年小学,算是知识分子,就教八路军练习识字,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不识字。
▲臧美孚的父亲臧国瑞大学毕业照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得了脑瘤,眼睛看不见了。部队把他送到北京看病,当时关颂韬[3]说你来得太晚了,怎么不早点来?他也不好说自己是八路军。回到山东后没多久,于1946年10月去世,后来军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臧美孚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我们兄妹共七人,我排行第六。我大姐叫臧美玲,她在济南齐鲁大学生物系念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成为流亡学生撤退到四川。那时候协和护校也迁到了四川,聂毓禅校长和我大姐说,你来我们这儿读护校吧,我大姐说她想学医,聂校长说护校也是大学,就建议她读护校。后来大姐从协和护校毕业,1947年跟着聂校长回到了北京。
▲协和护校师生在成都合影,前排左七为校长聂毓禅,后排左三为臧美玲
大姐回到北京后在协和工作,后来转到公共卫生系,跟何观清[4]他们一起搞结核病防治。她捎信让我来北京念书,我先到青岛补了两年初中,1949年来到北京,考入了二中。
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医的,为什么想做医生?
臧:大概从初中,受父亲的影响,我不但想学医,还希望做个外科大夫。在部队生活的那三年,我从思想情感方面是贴近人民的。我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有助于人民的职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臧美孚与父亲
1952年,我考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那时候上海在扩大招生,我们班有100多个学生。学制是五年,前两年主要是生理生化、胚胎学等基础课程,到了三四年级,临床课程就多了,我还是对临床更感兴趣一些。
上医很多老师、系主任都是从协和来的,像黄家驷[5]就是给我们讲胸科的老师。我对考试印象很深,那时候学苏联的五分制,三个老师坐在那儿,把学生叫进来,用口试的办法来考你。上医的教学方法跟协和很接近,那时候都传说,协和只要上医、湘雅的,因为教学制度、实习制度都接近。
毕业分配协和 接受严格培训
董:毕业前想过来协和工作吗,得知要来协和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臧:因为我大姐在协和工作,所以我读高中时就来过几次协和。进到协和是一个很安静的环境,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她住的护士楼那时候还叫哲公楼[6],有严格的制度,男宾是止步的。她们的待遇很高,工资是领美金,所以我经常看完她一出胡同就到德昌厚[7]买吃的。医院对她们的服务也很好,一个礼拜要穿的制服都烫得平平整整,鞋子有人给擦,就为了让她们可以全心全意工作。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是国家分配,志愿就填了北京,因为我母亲和大姐都在这儿,这儿几乎算一个家了。没想到直接就分到了协和,心里很高兴。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我做过文体委员,那个年代流行跳交谊舞、集体舞,学生下课以后都爱跳。没想到来到协和后临床工作那么忙,我的性格一下全变了,不跳舞了,也不打球了,我就闷在病房里完全忙业务,但也很高兴。我们从上医一起到协和的有八九个人,像贝濂[8]、王姮[9],有几个后来离开协和了。
董:与在上海实习过的医院相比,协和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臧:协和这个环境更封闭,我们开始是24小时负责制,吃饭、睡觉、上班、值班都在医院里,很少有时间回家。那时候大家称协和人是协和脸,因为几乎天天闷在医院,脸都闷得白白的。做住院大夫期间,哪怕是夜里3点,开医嘱都要亲自到病房开,比其他医院要更严格。
协和有严格的轮转制度,几乎外科每个科室我都转过。那时候有个印象,协和的实力最强。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经常到宣武医院去会诊,我在骨科轮转的时候,王桂生[10]带着宋献文[11]也到积水潭医院帮忙,当时协和医院扶持了很多医院。早期我们和北大医院泌尿外科一起查房,相比之下我们更有发言权,因为在协和见的病例多,所以到院外交流是很自信的。
除了门诊、手术和每天两次查房之外,我们还要多抽时间跟病人接触谈话,多半是利用下午的时间,主要还是交流病情。病人是医生的老师,住院大夫多接触病人对业务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那时候协和医院的图书馆也很先进,我们经常结合临床课题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1976年,臧美孚(左)看望在协和住院的马海德[12](右)
董:做住院医师期间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病例?
臧:我做总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次内科找我去会诊,那时候张孝骞[13]教授是内科主任。病人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腹部胀得很大,内科认为是肝硬化的腹水,做完检查后发现腹水是尿的成分,最后诊断是一个巨大的肾积水,让我去做一个肾造瘘。泌尿系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引流,不能有哪个地方不通,不通必然造成远端的积水。我到了一看,这么大的积水怎么办,几乎都积到腹腔里了,下边就是膀胱。我灵机一动,就把肾盂跟膀胱做一个侧侧吻合,不用引流,积水进入膀胱他就能尿出来了。当时我跟上级大夫汇报这么处理,他们也觉得很特别。所以也能体现协和学术环境的民主和宽松。
董:协和有许多制度自建院起传承至今,让您受益最大的是哪个?
臧:回顾我的外科成长过程,我这一辈子没有医疗事故,差错也很少,我觉得是得益于查房制度。因为你事先已经反复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就有主动权。
我们那时候除了科内三级查房以外,还有外科主任查房。每次曾宪九[14]主任来查房,大家都跟着,有时候也跟到别的科室去转一转。曾主任的特点是启发性查房,肯定的肯定、肯定的否定,往往对某个病已经得出结论了,他再提出来,假如不是这个病大家又该怎么样,反向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重新再考虑。这让我印象很深。对于临床上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查房制度很有必要,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臧美孚(左)与曾宪九(右)
躬耕临床一线 见证学科发展
董:请谈谈协和泌尿外科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床工作的重点和特点。
臧: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做完总住院医师后定到泌尿外科,主要看泌尿外科常见病,包括泌尿系肿瘤、先天性畸形及肾上腺疾病。肾结核也是常见病,假如一个礼拜切除10个肾脏的话,可能8个都是肾结核。那时没有B超、CT,我们就做尿液分析、逆行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当时没有预防结核的药,一旦确诊了都是晚期,一侧无功能了,完全是脓肾,所以就做肾切除。几年下来我们技术熟练到最快用25分钟就可以完成切皮、切肾、结扎、缝合、缝皮的全流程。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尤其临床有了抗结核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结核就很少见了。有一次,一个病人因尿频尿急在外院始终无法确诊是什么泌尿系感染,到我这儿一看,我说要除外结核,因为诊断肾结核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长期膀胱炎、尿里白细胞为主,要想到结核,病人一查果然是结核菌阳性。现在年轻人可能一年都碰不到一个肾结核,都不考虑结核了,但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首先警惕的就是结核。
除了肾结核之外,我们在肾上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跟内分泌科合作很密切。我们治疗了很多库欣综合征,病人从正面看不见他的耳朵、从侧面看不见他的鼻子,腹壁有好多紫纹。当时诊断病因是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手术探查看到两侧肾上腺肥厚,我们一开始先做一侧,对侧功能还继续亢进、还是肥胖,又做对侧,就考虑切多少,我的经验是先切一半,再切一半的一半,最后临床实践证明切90%才够。
▲臧美孚(右)与吴德诚(中)、刘国振(左)一起阅片
有一个阶段我们把精力放在了肾性高血压上,一侧先天性的肾缺血会引起高血压,如果看到病人一个肾脏是正常的,对侧是个小肾脏、萎缩肾脏,做完肾素测定,把小肾脏切掉后他的血压就下来了。后来我们发现大动脉炎内膜增厚导致肾动脉入口狭窄,也会引起高血压,我们就把这个高血压跟肾病又结合起来,做肾动脉入口的扩张,甚至利用髂动脉一些分支来代替这个狭窄血管,做起了血管外科的一些工作。肾移植我们也做了不少,针对肾性高血压做自体肾移植,放到自身的髂窝上,可以改善缺血的情况,从而纠正高血压。1973年,协和泌尿外科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亲属活体肾移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在进步,病种也在变化。预防医学、技术进步带来了临床的一系列改变,诊断技术要与医学发展齐头并进,当然诊断水平、思维方法也要跟上。
▲床旁查房,左起:臧美孚、宋宗禄、曹坚
董:在疾病治疗方面,协和泌尿外科有哪些探索和创新?
臧:从泌尿系的开放性手术过渡到内腔镜微创手术,首先是从前列腺微创电切开始的。1980年,我们进口了一台日本的电切镜,开始开展前列腺电切,这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吴德诚[15]教授负责这个项目,我们举办过好几次全国学习班。那时候电切用的是高频电刀,切一刀会有很多出血点,所以要求手术要迅速,一般一个小时之内结束。1992年左右,我们又开展了用腹腔镜做双侧肾上腺切除。
B超在临床应用后,我们发现早期肾癌并不一定要把肾全部切除,两公分的肿瘤全肾切除太可惜,我们就开展切肿瘤保肾的手术。后来国外也统一认识了,叫肾脏NSS(Nephron-Sparing Surgery)手术。有一年我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时候,讲的就是这个题目。
另外,关于肠道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结核病在泌尿系统发生后,除了脓肾以外,还有一个并发症是膀胱挛缩。泌尿系统结核在膀胱黏膜溃疡的结果就是造成膀胱挛缩,致使膀胱容量变得极其小,而且很硬,像乒乓球一样,所以病人只要一睡觉就完全失禁了,进一步还会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我们就用一段肠子把小膀胱接长,做成一个猫尾状,增加容量,但是有很多并发症。我们又尝试把输尿管接到乙状结肠,实现尿粪合流;把输尿管移植到直肠等等。后来技术越来越成熟,最常做的就是膀胱癌病人膀胱全切后用回肠代膀胱,也就是所谓的Bricker手术。
▲臧美孚(前排术者)在手术中
冬季穿衣不是越多越好 冬季养生要保三暖防烫伤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不出去,即使是出去也会穿的厚厚的,认为这样才能够不被冻到,不会生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
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yin囊旁切口耻骨部分切除来做后尿道狭窄。因为尿道正好穿过骨盆,车祸外伤等导致骨盆骨折后很容易造成后尿道断裂,引起后尿道狭窄,治疗很困难,有的终生就带造瘘了。后尿道正好在骨盆提肛肌这个位置,但手术很难到达这个地方,难度很大。后来我尝试从yin囊旁切口,把耻骨劈开后再进去,终于把这个地方找着了,很有成就感。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一个农村,娶进来的媳妇都不生孩子,嫁出去的闺女都能生孩子,后来发现这个村里男性不育,原因是该村主要食用棉籽榨成的棉籽油。刘国振[16]教授他们经过研究,发现棉籽油里有棉酚,吃棉酚以后可以造成男性不育。刘教授出去讲课提到这个,联合国也很重视,科里就申请了一个科研题目,研究棉酚对男性不育方面的机理。从男性不育这个角度,协和的男科逐渐发展起来。
▲泌尿外科医生团队,左起:纪志刚、张锐强、刘璞、曹坚、吴德诚、臧美孚、李汉忠、宋宗禄、夏溟、毛全宗
年过半百赴美 坚持终身学习
董:请谈谈从医生涯中对您影响比较大的老师。
臧:从曾宪九主任那儿我学到了一个传家宝,就是手术中碰到了大出血该怎么处理。因为我们做肾上腺经常跟下腔静脉打交道,静脉破了不像动脉那么容易止住,反而有时候越止越厉害、越夹越破。有一个病人,刚做完二尖瓣手术正在抗凝治疗,发现左侧肾癌,正好长在肾门的位置。他大概也就50多岁,肿瘤又不大,所以我建议做切肿瘤保肾手术。肾门附近血管很丰富,我手术做得很仔细,做完后止血很好。结果夜里打电话来说病人大出血休克了,我一想就是肾门的问题。到手术室打开一看,渗血起码有2000毫升。我赶紧用上曾主任的传家宝,就是压迫性止血。把出血吸干净后,我就用凝血纱布往上一盖,根本不考虑别的,就用大卷的纱布填塞,S状一层一层摞,完全把出血的地方压住。病人进手术室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血压,都倒气儿了,经过抢救、输血,当天血压就上来了,第二天完全都清醒了。所以是曾主任的传家宝救了这个病人一命。
董:请谈谈您参加医疗队的经历。
臧: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因为发生在早上5点钟,正是人膀胱胀的时候,所以房屋塌下来把很多人的膀胱压破裂了,出现很多泌尿科的问题。第二天就把我叫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坐直升飞机,我们把病人抬上直升飞机,送到石家庄。我记得那个直升机声音很大,从飞机上下来耳朵都是聋的,交接班只看见对方张嘴却听不见。
1972年,参加西北医疗队,去了张掖一年,那是按照六二六指示[17],把医疗工作放到农村去。到那儿以后,让我做小队长,我和四个队员一起坐拖拉机到一个公社去,开展医疗工作。赤脚医生在农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基础医疗知识都是清楚的,一般的伤风感冒都能看,大病不得已了才送到县医院。我还记得在炕头上给一个胃溃疡病人做胃大部切除,吊起蚊帐做出一个手术环境,卫生院帮着给医疗器械消毒,我们自己打麻醉,就那么做了。
我做科主任期间,还参加过西藏医疗队,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三个月。我带了前列腺电切,在那儿做前列腺电切手术,参加查房、会诊、讲课,最后还带了一个进修大夫回来。
董:请谈谈您赴美国和奥地利学习的经历。
臧:1982年,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我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进修。当时在美国,我不能跟病人直接接触,但是可以跟当地的医生一起进行各种操作,参加他们的查房、手术。当时国内与美国相比,临床上的差距是比较小的,因为协和的特点是疑难重症比较多。手术方面我们有些比他们做得多,听到我们肾上腺手术已经几百例了,他们也惊叹。但是检查手段我们是落后的,他们当时已经用CT诊断,我们还是逆行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1982年12月,臧美孚(左二)在美国进修时与手术室工作人员合影
当时国内刚刚开始做前列腺电切,但他们已经做了二三十年了,我也学到一些诊断和操作方法。另外,他们已经开始做经皮肾镜、输尿管镜。他们的一些诊断方法,比如定位诊断、对一些肿瘤的穿刺比我们先进,尤其是他们用的一种细针,叫fine needle,可以解除解剖上的顾虑。
他们做淋巴清扫对我启发很大,回国后我就对肾切口进行了改良。过去肾切口很典型,就是腰部切口,改良后经腹部做,可以把腹部的肾蒂、腹主动脉显露得更清楚,这对于肿瘤的淋巴结清扫是很有帮助的。另外,美国查房的方式对我也很有启发,他们科室查房时会找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共同讨论,上级医师会拿出病理切片让住院大夫回答病理结果。
在美国待了一年后,1983年4月,我又到了奥地利,在萨尔茨堡总医院泌尿外科进修了三个月,主要学习的是男科方面。
▲1983年6月,臧美孚(站立者)在奥地利进修期间参与手术操作
寄语协和后辈 建设创新强国
董:回顾数十年从医生涯,您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臧:我觉得医生的确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很好的职业,我在手术台上从来没有觉得疲劳过,也从来没有觉得后悔过,在这个职业中我一直很愉快,而且总有成就感。在协和严格的制度下,我做的每一个病例都是经过很慎重的反复考虑的。我经常跟年轻大夫讲,关伤口前要缝好最后一针,为什么呢?比如同样一个输尿管接下来,你缝了五六针,这针眼儿的地方要漏,最后一针一定要把周围再给它覆盖一层,软组织再盖上,它等于就包裹起来了,减少并发症,所以最后一针很重要。
▲2011年9月17日,臧美孚参加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百名专家大型义诊活动
董:您和爱人都在协和,工作很繁忙,是如何兼顾家庭生活的?
臧:我觉得协和人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好好讨论一下。作为协和人,奉献工作是一方面,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搞好家庭工作。我觉得我在家庭生活方面、子女教育方面投入是比较少的。金老师[18]曾经跟我说,结婚以后很少能够跟我沟通。她经常举一个使她很伤心的例子,一天她做好了饭,中午三次出门看我回来没有,一趟没有,一趟还没有,她可能是做了一桌好吃的。等我回来了,她说:我等你半天,你怎么才回来?我就很冷淡地讲:做手术能够半途下来吗?就这么一句话,她经常作为一个例子来讲,我也越想越有道理,成立家庭以后,双方要互相理解,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所以我们协和人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家庭,给子女的教育,应该把家庭关系处理好。
董:对年轻后辈和未来协和的发展,您有哪些寄语和期待?
臧:我觉得党的领导是我们今天取得如此成就的一个重要的根本因素。尤其是现在提出要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要在世界上起到领先作用,我觉得协和的任务更重了,协和的年轻人应该担起这个重担来。过去在我们那个阶段,我们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我们想的是国外有什么、怎么能够及时引进,没有想我们应该怎么创新。目前的形势非常好,年轻人要创新,临床队伍和科研队伍要结合起来,我看咱们盖了一个转化医学楼,这很重要,咱们有些东西要领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有根本的突破。
协和是一个宝地,来到这里你自然就应该在你所在的领域起带头作用。在协和的这些年,我不管是出国也好,国内同行之间交流也好,讨论起任何病种都不陌生,因为协和有丰富的病例资源。现在很多医院都起来了,但协和提出以疑难重症和罕见病作为我们的奋斗方向,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很多病人都是看了很多医院,最后来到了协和。
老一辈协和人都是可亲可敬的,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不管是你哪儿毕业的,只要在协和工作了,就应该以协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协和人。
▲2021年9月16日,臧美孚(前排左二)参加庆祝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大会
(本文内容节选自臧美孚教授3次访谈记录,文中部分照片由臧美孚教授提供。)
注释
[1]黄县:现山东烟台龙口市。
[2]怀麟医院:20世纪初,美国西差会在山东黄县设立了基督教团体——浸信会。浸信会在黄县创办了三项事业:怀麟医院、崇实学校、华北浸会神学院。怀麟医院创建于1902年,英文全称是Warren Memmorial Hospital,意为纪念怀麟(系美国的捐资人)的医院,医院设在原黄县城关小栾家疃村东。
隐形眼镜上的沉淀物是什么?隐形眼镜天天戴,眼睛真的会瞎吗?戴隐形眼镜的朋友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隐形眼镜用一段时间后,总感觉上面有沉淀物怎么都冲洗不掉,同时镜片不如之前柔软,在边缘甚至还有
[3]关颂韬(1896—1980年),广东番禺人,著名神经外科学家。
[4]何观清(1911—1995年),广东宝安人,著名流行病学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中国流行病学的先驱者之一。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5]黄家驷(1906—1984年),江西玉山人,著名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胸心外科奠基人之一,曾任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
[6]哲公楼:哲公楼落成于1907年,是为了纪念美国捐款人Oliver Jones而命名,1925年因大火拆除后在原址重建,俗称护士楼。
[7]德昌厚:德昌厚是一家百年老字号食品杂货店,位于西总布胡同口。
[8]贝濂,1932年出生,浙江杭州人,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9]王姮,1936年出生,江苏南通人,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10]王桂生(1912—1991年),河北定兴人,著名骨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
[11]宋献文,天津人,骨科专家,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
[12]马海德(1910—1988年),原名乔治·海德姆,性病、麻风病专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50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协助组建了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1976年,马海德确诊患有前列腺癌后在协和住院治疗。
[13] 张孝骞(1897—1987年),湖南长沙人,中国胃肠病学创始人,著名内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教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4]曾宪九(1914—1985年),湖北武昌人,著名外科学家,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1956—198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15]吴德诚(1925—2004年),江苏常州人,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泌尿外科主任。
[16]刘国振(1921—2011年),北京人,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泌尿外科专业组长。
[17]六二六指示:1965年6月26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即六二六指示。
[18]金老师即臧美孚的爱人金乔。金乔,1935年出生,江苏苏州人,著名护理学专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校长。
审核:胡海燕
老人锻炼运动不逞强 选对方式和方法最重要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对身体好。老年人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很多老年人都养成的运动的习惯,但是要提醒大家,老人锻炼运动不要逞强,选对方
- 标签: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
-
男性不育协和先进(协和医院看男性不育症怎么样)
男人补肾七种水果推荐 补肾又补精现代男性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肾虚的现象,因此补肾成了很多男性关注的话…
-
男性不育检查文库博爱(检查不育推荐福州博爱)
男人小便尿分叉是怎么回事继发性阳痿是怎么回事小王 24岁业务员描述:心里因素勃起硬度不够,以致无法插入yin道中方案:典型的心…
- 上海男性不育检查项目(上海男性不育检查流程)
- 成都市玉林小学校医联动为学生膳食健康保驾护航小学生健康饮食口诀
- 东阳市塘西小学:合理膳食促健康践行光盘行动2022年10月8日
- 饮食中的棕榈酸增加癌症扩散风险!饮食的拼音
- 饮食的拼音从饮食习惯的变迁看出唐宋时期的“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