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好用的甲硝唑,能摆平这3种病,如何正确服药?都给你列好了
最近陈大妈牙痛得厉害,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本以为忍一忍就能熬过去,没想到最后还是要去牙医就诊。
检查后,陈大妈拿着药单去开药,“甲硝唑”三个字映入眼帘。
“医生不会是‘坑’我吧,这药不是治滴虫病的吗?怎么会开给我?”原来,张大妈年轻时感染过妇科滴虫病,正是吃甲硝唑治好的。她很疑惑:这用来治妇科感染的病,怎么能治牙痛呢?
一、甲硝唑到底治什么病?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为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其用途广泛,可治疗或预防由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亦可治疗多种疾病,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统、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等,使用甲硝唑后可以得到改善。
临床上,甲硝唑常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
1、炎性牙痛
牙齿疼痛多因牙髓炎、牙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周炎等炎症所引起,而牙周炎多由厌氧菌引起,若牙痛伴有感染,可以服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来对抗,并可以用含有甲硝唑、替硝唑的漱口水进行辅助治疗。
2、胃肠疾病
临床统计,治疗感染性腹泻,可通过口服甲硝唑;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甲硝唑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2%;治疗消化性溃疡,经用药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93.77%。
3、支气管及肺部疾病
对于支气管扩张及肺部感染合并咯血者,使用0.5%甲硝唑液静脉滴注,在咯血情况好转后,改用甲硝唑,可使咯血停止。内服甲硝唑还可治疗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支气管哮喘伴随脓痰,服用期间忌烟酒。
二、副作用要先了解
甲硝唑因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既然那么好,是不是可以随时服用?
淡定!甲硝唑虽然性价比高,但它是一款处方药,若不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很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人吃下去的所有东西,都要经过胃部消化,甲硝唑也不例外。当服药剂量过大,甲硝唑会引起胃部不适,患者可感到口腔有金属异味。消化道刺激下,患者还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
当药性影响到神经系统,患者还可感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若长期使用或大量服用甲硝唑,还可能会导致中毒性脑病。
三、服药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即使是按量服用,在服药期间也有诸多事项需要注意。
不可与这些药合用
甲硝唑不可与氯霉素合用,可引起骨髓发育不全;不可与含酒精(乙醇)的药同用,可引起双硫仑反应;不可与免疫抑制药合用,会影响免疫功能;不可与口服抗凝剂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不可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会加快甲硝唑代谢加快,降低血药浓度。
哪些人不能吃
孕妇或者哺乳期女性不能够使用甲硝唑来治疗疾病,药物可能会对胎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对甲硝唑过敏的患者禁用。患有血液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甲硝唑,在用药前需咨询医生意见,注意剂量,谨遵医嘱。
其它注意事项
在服用甲硝唑期间,应该注意饮食问题,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减少钠盐摄入,避免滞留过多钠元素,影响水盐平衡,或者出现血压升高症状。此外,甲硝唑虽然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但其清除半衰期约为8h,蛋白结合率低,即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持续的时间较短,必须一天多次给药。
延伸:甲硝唑和替硝唑的区别
很多药物通用名很相似,甲硝唑与替硝唑就是其中一种。两种药看似相似,但错误使用,很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替硝唑是第二代,其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副作用也比甲硝唑弱。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多见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等,因此,建议饭后服用。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偶有轻微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等,停药后很快就能消失。
甲硝唑一般需每日3次给药。替硝唑与甲硝唑相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每天1~2次给药即可。
甲硝唑虽是经典的抗菌药物,但在受益于它的“优势”的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劣势”,务必在接受医师诊治之后才服用,切记不可随意乱用。
,kenzo是什么牌子中文,东京奥运多花185亿,白酒包装盒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5213.html
- 标签:,踢足球技巧,光与影的传说2,笑话短信息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
-
便宜好用的甲硝唑,能摆平这3种病,如何正确服药?都给你列好了
最近陈大妈牙痛得厉害,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本以为忍一忍就能熬过去,没想到最后还是要去牙医就诊。 检查后,陈大妈拿着药单去开药,“…
-
突破!中国自主造出抗癌药,超9成患者得到控制,已获美国认定
“只有活着才能拥有一切,我的孩子才有家。” 癌症再次复发的王丹(化名)一直用这句话支撑自己,而她的经历,是无数个中国患癌家庭的缩影…
- 洗衣机洗袜子到底卫不卫生?会不会交叉感染?不敢机洗的人看看吧
- 为什么有的女性总是想“行事”?3个原因要尽早了解,不要害羞
- 高血压指南修改:140/90不再是降压目标,正常值你达标了没?
- 宫颈癌是女性“健康杀手”,感染HPV后,这3个异常信号别忽视
-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是真靠谱还是伪科学?权威研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