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印尼9千余名旅客因重复使用鼻拭子受害,网友:没有底线!
疫情以来,“鼻拭子检测”这个陌生的词进入我们的视野。目前,核酸检测最常用的是鼻拭子检测,检测完成之后,无菌棉签就要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理,是不能重复使用的。
然而,最近爆出的一个新闻,被网友直呼“没有底线”!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家医疗公司的职员对机场旅客进行鼻拭子检测的时候,被发现重复使用无菌棉签。目前,预计有9000多名旅客受到影响。
经调查,印度尼西亚警方发现,涉事员工每天先用无菌棉签对旅客进行鼻拭子检验,然后用酒精将使用过的无菌棉签清洗一次,再次进行包装,给下一批旅客使用。这种行为令人发指。
一、重复使用鼻拭子,会有什么危害?
鼻子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当体内出现病变的时候,鼻涕的颜色变成黄色或绿色。鼻拭子就是通过采集呼吸道粘膜表面的标本,评估是否存在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种测试取样手段。
鼻拭子的长柄由塑料或金属制成,顶端是聚酯纤维、人造丝或植绒尼龙。操作之前,检测人员会在采样管贴好标签,如果受测者鼻腔内有鼻涕,要先用纸巾擤掉。
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从包装中取出鼻拭子,受测者头部稍微往后倾斜,轻闭眼睛,然后检测人员沿着鼻中插入鼻拭子,伸到鼻咽底部,放置几秒钟,充分吸收分泌物,最后在旋转鼻拭子的同时轻轻拔出来,插入采样管,送去检测。
按照规定,鼻拭子是不能重复使用的。如果重复使用鼻拭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方面是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前,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鼻子里面的两种细胞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场所;此外,有临床研究发现,鼻拭子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咽拭子,如果鼻拭子重复使用,很有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扩大传染范围。
另一方面是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呈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若检测结果呈假阳性,可能给受测者造成心理恐慌和不必要的治疗;而假阴性,则可能使受测者无法及时发现已被感染,错过
最佳治疗时机的同时,甚至造成更多的人感染。
二、鼻拭子和咽拭子效果一样吗?该怎么选?
目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方式除了鼻拭子,还有咽拭子。需要注意的是,咽拭子和鼻拭子的取样路径不一样,比较简单,只需要受测者张大嘴巴,让检测人员把咽拭子伸到咽喉的位置取样即可。
从整体来看,与咽拭子相比,鼻拭子更有优势。首先,因为咽拭子在检测的过程中,受测者容易出现干咳、呕吐等不适症状,而鼻拭子的受测者耐受性比较好,基本不会出现不适反应。
其次,由于鼻拭子很少会引起不适反应,因此可以在咽部停留更长的时间,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样本,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而咽拭子,若采集操作不规范,则可能使结果“假阴性”。
再者,对于检测人员而言,由于取样时取样者可以站在患者侧后方操作,患者只需露出鼻孔,所以暴露风险相对较低,感染风险也更低。
至于选择哪种检测方法更适合自己,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表示,鼻拭子更适合大规模筛查,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区别主要在于采集的浓度和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不过,虽然鼻拭子优于咽拭子,这6类人却不适合做鼻拭子。
1.高血压患者
2.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
3.鼻腔内畸形者
4.近期有鼻腔出血症状者
5.做完鼻腔手术不超过3个月者
6.长期服用抗凝类或抗血小板类药物
三、做核酸检测需要注意什么?
如今,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不少从往返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都要求进行核酸检测。那么,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做核酸检测前:2小时内不要进食、30分钟内不能抽烟喝酒、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正确佩戴口罩、告知检测人员既往病史或相关事项。
做核酸检测时:排队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头微微往后仰、放松心情、深呼吸、出现干咳或打喷嚏症状应用纸巾或手臂遮挡。
做核酸检测后:立即离开采集地点、用免洗消毒液或酒精擦拭双手。
其实,不管是鼻拭子,还是咽拭子,都是有效的病毒检测手段。虽然检测的时候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要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网络书库,下课后爱的辅导课,青青草原在线观看视频vip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237.html
- 标签:,张新成个人资料简介,张永歆三级,东营装修公司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
-
曝光!印尼9千余名旅客因重复使用鼻拭子受害,网友:没有底线!
疫情以来,“鼻拭子检测”这个陌生的词进入我们的视野。目前,核酸检测最常用的是鼻拭子检测,检测完成之后,无菌棉签就要进行医疗废弃物…
-
为何男人就算有另一半,还总爱“出轨”?可能是3个因素惹的祸
闵先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今年31岁,985研究生,500强管理层,外表和能力都让人羡慕。 他与妻子小松在大学相识,大二时在一起,谈了6…
- 经常放屁是肠癌吗?医生提醒:这2种屁常出现,癌细胞已苏醒
- 经常躺着玩手机,久了会怎样?不瞒你说,可能会“落下”4个毛病
- 骨科大夫劝告:2个动作是在给脊椎“上刑”,现在意识到为时不晚
- 白血病多是“拖”出来的,提醒父母:孩子出现3个变化,及时就医
- 专家呼吁:很多病都不是病,只是人老了!衰老不需要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