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死亡,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父母很少去跟孩子谈死亡,怕让孩子心里有压力,产生更多的恐惧。然而,孩子错误的认识死亡,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玲玲的女儿糯糯,自从爷爷走后,变得特别乖巧。以前爱说爱笑爱调皮的孩子,变得乖乖起床、吃饭、上学、写作业……乖巧的像个大人,完全失去了5岁孩子的活泼。
女儿和爷爷感情并不深。爷爷奶奶平时住在老家,糯糯跟着玲玲和老公,住在城里。过年会回去几天,没想到爷爷的去世,给糯糯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以前睡觉时,糯糯要黏着玲玲给她讲故事,还会和玲玲犟嘴,早上总是赖床,叫好几遍才起床。自从参加爷爷丧礼回来,糯糯再也没了以前的任性。
以前爸爸陪她写作业,总是吓唬她:“如果不好好写作业,不听话让妈妈来揍你。”现在女儿总是乖乖的写,写错了就默默的流眼泪。
那天女儿又做错了,爸爸教了一遍,还是做不对,女儿焦急的掉眼泪。爸爸问不出原因,女儿一把扑进玲玲怀里,小声的说:“妈妈,如果我不听话,你也会死吗?”
询问后才知道,玲玲问奶奶爷爷为什么会死,那时候奶奶看玲玲调皮,就说是因为她淘气,玲玲又问:“那我不听话,妈妈也会死吗?”奶奶说:“是的。”
死亡,是一个很可怕的话题,很多大人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解释,就随机编一个借口。奶奶也只是想让糯糯听话,随口说说。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不一样,死亡也是一个故事,只是结局是悲伤还是快乐。对于死亡,没有确切的认识。所以糯糯一直恐惧,自己不听话,妈妈会死掉。
3岁以前的儿童,只能感知死亡是不存在,除了少许的恐惧,没有太多的感受。而4到6岁儿童,对死亡有感觉,但是没有确切的概念。这时候,大人的解释,让他们内心有一个概念形成。而7岁以后的儿童,则会对死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死亡就是永远离去。
大人要正确的跟儿童谈死亡,告诉他们死就是一种正常的消亡,是一种永远的离开。死去的人,不是不爱他们,而是把爱用来变成他们成长的储备力量,让孩子想哭就哭出来,自己会陪伴着他们。
有的孩子经常会问父母:“你也会离开我,会死吗?我也会死吗?”你要和儿童解释:“是的,但是短时间不会,会等到她长大变老以后,才会离开。”
孩子往往会因为亲人离世,变得敏感。这时候,要让活着的亲人,多陪伴关心孩子,但绝不是溺爱孩子。
张兰的儿子,最近进了监狱,在孩子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那时候起,失去老公的张兰,把对老公所有的爱,一并给了孩子。
孩子小,又是公公婆婆唯一的孙子,怕孩子感受不到爱,所以大家都宠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张兰儿子从小没帮家里买过一瓶酱油。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但是孩子也变得越来越骄纵。
脾气火爆,打架、上网吧、辍学……以至于这次因为盗窃进入监狱。爱孩子就给他正确的爱,失去亲人,不能成为他被过分宠溺的理由。
究竟该如何正确跟孩子谈死亡呢?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永远离开。
同事家狗叫毛毛,前几天老死了。女儿问同事:“是因为她追毛毛追的太厉害了,所以毛毛死了吗?如果我以后不欺负它了,它还会回来吗?”
同事清楚的告诉女儿:“不会了,因为毛毛老死了,不是你的原因死掉的,毛毛永远不会回来了,我们要永远怀念毛毛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要让孩子理解死亡,可以带孩子去学习一些课程,比如器官作用之类的,死亡也是器官的消亡,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死亡。
孩子接受死亡的时候会带着自责,觉得死去的人离去可能有他们的原因,一般父母生自己的气,才会离开他们。一定要给孩子解释,每个死亡,都不是他们造成的,不要给孩子负担。
孩子对死亡是恐惧的,如果说因为他们,就会让孩子变得委屈求全过日子。他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朋友和亲人也会死去。
跟孩子谈死亡并不可怕,我们这个年纪轻,要理解生老病死是生存法则。跟孩子谈死亡,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接受死亡。我们能给孩子的,就是以后他们面对任何人死亡,没有过分的恐惧,而有力量和勇气好好地活下去。
,我与婠婠同居的日子,磊落不凡,共享遛娃小车被清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10123.html- 标签:,yy表白词,林妙可晒彩排照,研发支出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
-
你有没有想过,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死亡,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父母很少去跟孩子谈死亡,怕让孩子心里有压力,产生更多的恐惧。然而,孩子错误的认识死亡,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恐…
-
北大院士直言:骨质疏松害怕一“零嘴”,若喜欢吃,骨骼坚硬如石
现如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在上升,一旦患上了骨质疏松,骨骼会变得很脆弱,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骨折。在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已高达30…
- 107岁老人,年轻像50岁,长寿秘诀不是多运动,而是这3件事
- 骨质疏松的“帮手”已发现,咖啡没上榜,榜首许多人当成美味
- 38岁男子脑梗离世,医生:3种素食是吸油王,吃一次堪比喝一桶油
- 男性过了60岁,这5件事若还能完成,表示身体素质还不错
- 关节“保护伞”已找到,并非花生,世卫组织呼吁:滑膜炎可坚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