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作业没成绩,谈了作业伤感情!
文丨七七
在家长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讲作业,鸡飞狗跳。许多父母表示:作业实在是太破坏家庭和谐了!而去年疫情的突然来袭也一下子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其中就包括,对于许多父母而言,正常上班最多也就996,可一下子却成了在家带娃的007!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进度,课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做作业的传达和监督任务也交托给了父母。本来,只是布置一下作业,对于家长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因为环境从学校变成了家,于是,辅导功课和作业的重任也一下子压在了父母的肩上。
不得不说,疫情只是加剧了“作业”在家庭关系中的亲子矛盾,甚至还有夫妻矛盾。可实际上,这种矛盾一直都在,而且还是各朝各代。
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写道:“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看现在的家庭,似乎反过来了:家庭的不幸都一样。辅导孩子的作业就是其中一样。
说到做作业,据我这个在机构任职的老师了解和观察,从学生的视角,存在着以下抱怨:
一、 作业多
不少还在读小学的孩子跟我抱怨学校的作业多。我问:“你都几点睡觉?”竟然有比我还晚的。
关于学校作业的量,教育部在今年4月就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提出10点明确的要求。
第二点就明确了对作业“量”的控制: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其它年级的书面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
这里面有一个词很值得考究——平均,是指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的作业总时数平均到每天不超过60分钟,还是每天全体学生完成作业的总时数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不超过60分钟?
数学老师告诉我们,时间是与速度以及总量有关。已知每个学生的作业量相同,“平均”则是因为学生做作业的速度不同,于是所需时间也就必不相同。
“量”是客观因素,老师可控;可“质”和“速”属于主观能动,是不可控的。所以,作为老师,我常常建议学生们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可实际上,学生唯有提高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提高速度和质量。
二、 作业难
教育部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提出的10点要求中除了“量”,对“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起码的一点,不能超纲!
那么,当学生觉得作业难,我们同样也要分析:到底是作业真的太难了还是反映出学生还没掌握好课堂上的知识。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应当降低作业难度,因为作业的根本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已经吸收掌握。如果是后者,那么需要从师生两个方面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被称为“学霸”的孩子都是主动做作业的。而且,他们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节奏——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学习、课后复习和练习,完整的闭环,螺旋式上升和成长。再定睛一看,你还会发现这些孩子并非只出现在课桌前,在操场上,你也能看到他们和小伙伴放松追逐玩耍的笑容和身影。
很多父母觉得,要给孩子报辅导班,甚至是提前学习。其实,学霸的暗中努力只是提前了一点点的“预习”而已。
这就好比扁鹊三兄弟:大哥治预病(保健);二哥治小病;扁鹊治大病。大哥和二哥虽然连名字都没留下,可医术真正高明的是大哥,因为大哥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对病人的身体损害是最小的。
可惜的是,反差不够大,对比不够明显,所以从古至今“预习”都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
建议:与其在慌乱和迷茫中选择校外机构进行“揠苗助长”,何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养成“学习三步曲”的习惯?我们总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也能够伴随我们终身。
三、 家庭作业就要回家做
我也常常建议孩子们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不要等到回家再做。可是有不少孩子表示:“家庭作业就是回家做的!”
关于这一点,各地已陆续出台文件,准备将“家庭作业”改名“学校作业”——作业不许带出学校。
请问:“作业”到底跟谁姓?难道跟家长姓就叫“家庭作业”;跟老师姓就叫“学校作业”?作业究竟是谁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的作业,是孩子的作业,作业就是作业,本就无“家庭”还是“学校”之分。而作业在哪里完成才是最合适的?
我认为是在学校。理由有二:
1、 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远比在家要长(不包括睡眠时间)。所以,学生应该学会把握在学校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完成作业。因为,但凡是你在学校这么一个舒适度不强的地方都不愿意做的作业,回家可以葛优瘫,在这么舒服的地方,你更不会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想法。
所以不要养成逃避的习惯性心理。
2、 你在学校拥有比在家更多的帮手。如果你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问题,你可以问同桌、同学,如果问了一圈都得不出答案,又或者是还没有听懂,这个时候就应该去找老师了。同样地,如果在学校你都不会主动去问同学和老师,难道会在家给老师拨电话?我们常见的剧情是老师拨通了家长的电话……
结尾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也是自己的事情。终其一生,我们接受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足鼎立支撑着我们每一个人。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却不可替代。然而,一份作业却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陷入混战。
其中最“受委屈”的是家长,因为他们陷入了“角色混同”的尴尬境地。关于“角色混同”这个词的解释是: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家长因为孩子把作业带回了家,于是不得不同时扮演父母和老师两种角色,并在孩子面前来回切换——在家庭教育中是父母,在进行作业辅导的时候就是老师——让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同一时间、同一事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其不合理性,不言而喻。
所以,因在学校进行的学校教育而布置的作业,就该在学校完成;父母的使命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学生、孩子也一样,作业是自己的,不要把它拿回家去为难完成义务教育多年的父母,毕竟他们已经不太记得当年自己是怎么被作业困住的,但是却极有可能记住了当年你爷他们是怎么教训自己的。
,燕子鱼,房屋出租,门脸转让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5887.html- 标签:,飞鸟社区,庾澄庆儿子,大腿减肥
- 编辑:王丽
- 相关文章
-
不谈作业没成绩,谈了作业伤感情!
文丨七七 在家长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讲作业,鸡飞狗跳。许多父母表示:作业实在是太破坏家庭和谐了!而去年疫情的突…
-
宝宝不要光着脚要穿袜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文丨何群 宝宝从出生开始,一直是家中的宝,家中所有人都围着转,宝宝的养育也成为家中的一件大事来抓。比如穿衣、天热吹空调、什么时…
- 优秀父母的育儿经,看完果断收藏了!
- 想要保护孩子,性教育可不能拉下,不要总觉得难以启齿
- 黄磊和黄贯中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智慧父母,这就是名人的教育
- 当家长们说“都是为你好”时,究竟是在说什么?
- 暑假怕孩子成绩下跌?解决方法很简单,父母和孩子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