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一个父亲不简单——一位科研爸爸的感悟
现代城市生活,因为每一个人的时间都被繁杂的事情所包裹,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无时无刻的时间的选择,所以时间已经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一分一秒,时间塑造我们,它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选择怎么花时间,其实已经正在改变我们自己。
在我们家孩子出生以前,我的一位同事和我讲了他的故事,他孩子出生时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女儿2岁多了,由于他经常早出晚归,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少,回到家之后孩子就不认他,一直没叫过他爸爸。
这正是这个父亲的选择,他既然把99%的时间花在工作上,他就没有准备选择父亲这个角色,这是他应当承受的。时间最公平。当时间没有富余的时候,我们其实每时每刻用花时间的方式来雕刻我们的人生,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角色。你说你是一个工作狂,可以,就不要指望再当一个好父亲,特别。不要谈你的愿望,你每时每刻对时间的选择,都在你人生的底色,所以不要听他说什么,有多爱他的孩子,就看他怎么花时间。
就这么巧,同样的选择题也抛到了我的面前。我们家孩子2013年6月出生了,同年9月我也开始攻读我的博士学位。第一学年的学位课必须要到异地学校完成,我只能2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那位同事的,我决心为我的孩子挤出这个时间,我要选择做爸爸!我们家孩子出生刚3个多月,能与宝宝互动的时间并不多,每次回家我可以做到的就是晚上抱着他哄入睡。开始每次抱着他来回快一小时,才能入睡。经常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宝宝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盯盯的看着我。这眼神不知是的看着我,还是因为我在家时间短,想一次看个够。常常把他刚放下,就醒了,重新再来一遍,那种在半夜十二点油然而生的感,可想而知。
但对于做科研的我,总要想出改进的方法。常听人说“音乐是人类与沟通的语言”,宝宝虽然不懂语言,但听得懂音乐啊。于是找来舒缓的古典音乐,每次哄睡的时候,音乐,走起!用理工科的实验方法,从到海顿,从莫扎特到贝多芬,经典且舒缓的曲子统统找来,供筛选实验,从开始近百首,到后来20首,宝宝晚上的入睡时间也从放音乐前的60分钟左右,缩短到半小时以内,再配合光线等调节,战果显著,几乎每次可以在20分左右完成哄睡。我和宝宝的关系也在此过程中渐渐深厚。惊喜的一天终于来了,在宝宝6个月25天,我们家宝宝第一次叫的就是“爸爸”,宝妈的那个嫉妒啊!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无意识的,但为人父母,宝宝的第一声,意义非同寻常啊!
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曾经说过:“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传统中国思维普遍认为孩子属于父母的私产,我怎么对他,是我个人的事,和他人无关;最多也就是我会好好对他,我会尽为人父母的责任。然而,孩子是一个的人,同时,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成全了父母的完生。用生物学理论来说,正是孩子的到来,才得以完成我们完整的生命周期。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配得上为人父母,才是我们教育孩子前,首先要考虑和做到的。
博士入学面试时,一位教授问我为什么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然,当时我的答案是: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需要知识更新;其实,我内心还有另外的答案:未来可以告诉孩子,读到博士并不难;给孩子足够高的参照点,不会被学习中的小困难。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孩子探索前方尽量多的。在孩子前进的上,可以不断的告诉他:“要往前看,你行的,你的能力可以完成的,你的出息绝不仅仅是现在这些”。如果这条你没走过,你又怎么可能给他好的呢!就像王健林告诉你,定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可能全国99.99%的人都不知道,王总这个小目标是如何定下,又是如何完成的,但王思聪一定知道。父亲要成为孩子的一盏灯,当孩子面对前方未知的时,能够为他多前方一寸,他就能少一分迷惘,多一点确定;父亲要成为一座高山,可以看到远方,知道什么东西好,可以告诉孩子不要眼前的苟且,前面还有更好东西。
与我同龄的朋友和同事,不少孩子都和我们家宝宝年龄相仿,为人父母也总是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孩子前程造成重大影响,都试图学习各种育儿圣经上的好家长。例如在孩子刚出身不久就面对过这样的难题:如何衡量小孩的认知和发育水平是不是达标呢?是否存在一个对所有孩子都适用的成长节奏,孩子就应该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掌握特定的几项技能?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托德·罗斯(Todd Rose)《平均的终结》一书中提及:过去的医学界,的确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各种阶段性的里程碑。比如一个孩子从最开始学会爬,到最后学会走,中间要经历一个固定的过程。从出生到直立行走,专家们还给制定了一个进度表,中间包括在不同时期要掌握的不同爬行动作。但在1998年,有一个不信邪的女科学家,克伦·阿道夫,为了研究孩子到底是如何学会走的,实地观察了28个孩子。这一次她没有采用平均值或者把所有孩子看作一个整体的做法。她把每个孩子都当作的个体,全程观察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结果,通过这28个孩子,她竟然总结出了25种从爬行到走的成长模式。可以说每个小孩的过程都不同!有些小孩可能直接跳过爬行这一步,学会了走;还有小孩在中途还出现过退步的现象。但不论如何,最终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走,都走得一样好。阿道夫得出结论,所谓标准成长阶段,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我儿子,学会走的方式非常不同,在学习走前他就一点不会爬,移动的方式就是躺着蹬腿移动,然后就直接会走了,爬行还是会走以后很久的事。
由此可见,每个孩子在身体发育和行动模式上是不同的,那在认知水平方面,作为父亲是否有启迪孩子的标准方法呢?我发现这点更没有可能。
作为父亲经常陪伴宝宝读书,他对各种知识的兴趣,我们会设计很多我们成年人所认为的小故事、场景。有一次,我想宝宝对地球的认识,就想到了那个众所周知的“苹果”。我就问:“小满,你知道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成熟了就往下落,而不是往别的方向呢?”他想都没想,就简单而直接的回答我:“因为苹果没有翅膀呀!”
我当时的表情只能是“囧”。很久以前我也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牛顿被苹果砸到头,发现了”这个故事是牛顿的外甥女讲给大文豪伏尔泰,经伏尔泰的笔再加工后,传遍全世界。显然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又怎是一个苹果可以启迪。但当时我更相信这个故事,对文章作者还有几分不屑,不屑他何必那么叫真。可今天宝宝的回答一下让我意识到,我们许多“经典”故事,其实很简陋,只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易发觉。当我们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孩子的思维。宝宝想象力远超我们的认知。所以,此后我很少讲唯一答案导向的故事,而更多是那种发散型的。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宝宝经常会给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无论是生长发育模式还是思想认知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做个好父亲的唯一方法,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宝宝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不断认识和发现这个世界,是宝宝的进步,老师的教育,更是父母的点滴付出。宝宝成长,来日方长,而作为父亲,作用之一是他的引人,帮助他更好的探索、发现、理解世界;作用之二是他的榜样,让他有更大的机会,去点燃他世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