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男性与职场

毕加索1.8亿天价名画被撕毁:揭开一场比泰剧还狗血的爱情故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转自:名利场艺术

最近,毕加索名画被撕一事引发全球媒体关注。

正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被一男子撕毁,该画作价值2千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亿元。

目前,这名撕毁画作的20岁男子已经被警方逮捕,并以刑事毁坏罪被起诉。

美术馆方面已经把这幅名画撤下,并请专业人士对损失进行评估。

《女子半身像》,1944年

这幅画作是毕加索在1944年为朵拉·玛尔(Dora Maar)创作的。

关于毕加索的情人我写过很多,有霸道的前妻奥尔加·科克洛瓦、痴情少女玛丽·泰瑞莎、独立自由的弗朗索瓦丝……

而爱毕加索爱得疯癫痴狂的朵拉·玛尔,应该是最爱哭泣的那一个。

朵拉·玛尔在毕加索另结新欢后, 变得精神失常,经常不能自抑地大哭。

她哭泣的模样就是 《哭泣的女人》中人物形象的原型。

令人焦躁的纯色,完全变形的面孔, 女人的脸部被大块大块地分割。

牙齿紧咬着用锯齿状线条画成的手帕, 让原本质地柔软的手帕看起来坚硬无比。

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歇斯底里的悲恸, 显示出不安、极端的情绪。

《哭泣的女人》1937年

朵拉·玛尔是一位美丽迷人的 摄影师兼画家。

才华横溢,风姿秀逸, 出生于克罗地亚的朵拉, 父亲是一名建筑师, 母亲是法国人。

她幼年生活在阿根廷, 后来巴黎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并在那儿学习美术, 感受艺术氛围的熏陶。

后来还在大名鼎鼎的 朱利安学院进行深造。

毕加索第一次遇上年轻的朵拉时, 她正在为一部电影拍摄内景。

毕加索发现那张雅致的脸蛋上, 镶嵌着少有的微笑、火热的眼神、 迷人的双唇、笔挺的鼻梁。

她的自信与聪明深深吸引着毕加索。

直到第二次见面, 他们在巴黎的某间咖啡馆不期而遇。

当时朵拉戴了一副绣着玫瑰花的黑丝手套, 将一把小刀游戏于指间。

快速扎来扎去,不慎割破了手,鲜血直流……

她的这一疯狂举动却令毕加索神魂颠倒。

自此,朵拉正式闯入了毕加索的生活。

到了1930年, 朵拉开始与摄影师、 导演Pierre Kéfer共事。

为一些广告和时尚杂志 进行商业性质的拍摄。

在此期间她不断结交各领域的艺术家 。

或许因为艺术家们都太有风格太有追求, 慢慢地,她感到商业是无聊的。

于是她开始思考自我的风格定位。

朵拉摄影作品

那时候朵拉进入到了 一些超现实主义的群体中。

他们认为用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表现现实世界, 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的任务。

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 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

有评论说她这一时期的作品 “带着戏剧性的品位与困扰性的迷思”

他们刻意表现的对象, 是人类的下意识活动。

偶然的灵感,心理的变态和梦幻。

以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主要手段, 在作品画面上将影像加以堆砌、拚凑、改组。

任意的夸张、变形,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 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直到1934年2月6日的 法西斯示威游行活动之后, 朵拉开始投身于政治活动, 成为了那个时代“愤青”大军中的一员。

她来到伦敦、巴塞罗那, 拍街景、贫困潦倒的流浪汉。

她把这些视为“对战争上诉”的倡议, 并与许多艺术家、作家、 政治家参加示威游行, 曾是一个威风赫赫的热血青年。

1935年那一年, 毕加索和妻子奥尔加的感情已经破裂, 准备与她依法离婚。

谁料到他又遇上了经济纠纷, 奥尔加落井下石, 把他的工作室也封了。

最后她以把和毕加索所生的 儿子保罗带走完事。

毕加索后来回忆说: “1935年真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年头……”

但就在这倒霉的年头的第二年, 新年伊始, 朵拉就出现在毕加索的面前。

她令人爱慕, 自由女人的傲慢、 学有专长的聪颖、 一对如星星般闪烁的眼睛, 都令毕加索爱莫能释。

到了这一年夏天, 他们已经如胶似漆。

毕加索带着朵拉 去法国南部的海岸边度假。

朵拉不仅外形漂亮, 而且还是在文化领域颇有见地的对话者。

他可以和她谈上几个小时的 艺术理论和政治。

而朵拉的陪伴,也彻底激发了毕加索 这个十足情种的创作灵感和才华。

1936年, 毕加索带着朵拉与友人在法国南部度假

他为她创作了许多的肖像画, 画出了她美丽出众的容貌。

有古典风格的素描, 也有色彩浓烈、 变幻多端的变形油彩。

沉浸在幸福中的朵拉, 在毕加索笔下总是面带微笑、 心情愉悦,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感情充沛、性格直率的朵拉, 也将她那熊熊的爱情之火 倾情地奉献给毕加索。

既浪漫,又富有诗意, 完全是艺术家之间的情爱。

如同毕加索为朵拉画的画一样, 给人以天真烂漫之感。

为了讨他的欢心, 朵拉留起了长发。

她有时将发型做成西班牙式: 中间分开,披在两鬓, 有时将长发散披在肩上。

一次争吵中, 毕加索表示不喜欢朵拉戴的戒指, 朵拉便毫不犹豫地将戒指扔进河里。

朵拉对毕加索的百依百顺, 也让她深得他的欢心。

自此,毕加索为朵拉制作了大量首饰。

在她的保险柜里, 有他为她画的微型肖像的颈饰, 有素描项链坠子,有侧面像戒指表……

她以崇敬的心情积聚着 毕加索为她创作的点点滴滴。

但与此同时, 毕加索的另一个情人玛丽·泰瑞莎, 也与朵拉交替呈现在毕加索的画布上。

两个女人似互为对手,暗暗较劲, 争相成为毕加索心中最爱的缪斯。

毕加索在1932年创作的《梦》 就是以泰瑞莎为原型而创作

由此毕加索也开始了一段双面生活:

一方面他享受和朵拉的新鲜爱情, 一方面又为了安慰泰瑞莎, 而带她去旅行、资助她住房。

玛丽·泰瑞莎

也是在1936年, 西班牙陷入了内战。

毕加索支持共和派一方, 他激烈颂扬为祖国殉难的爱国者。

受西班牙政府的委托, 毕加索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 西班牙馆创作一幅油画。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即完成了长7.76米, 高3.49米的巨幅名作《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1937年

在创作《格尔尼卡》期间, 朵拉则表现得更激进, 不仅时刻陪伴着毕加索创作, 更给予他政治上的支持。

在恋情与爱国之情的感知下, 毕加索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上的升华。

最终创作出这幅结合立体主义、 超现实主义风格, 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的传世之作。

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 更加渲染了悲剧性的色彩, 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而朵拉也用她的相机记录下了 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创作和生活。

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成为《格尔尼卡》诞生的见证者。

她忠实地追随着毕加索的创作路程, 小心翼翼地用她的体贴与智慧, 不断为毕加索提供灵感养分, 为毕加索的创作起着添墨加彩的作用……

这一点也令毕加索十分着迷。

可是朵拉并不知道, 与大艺术家的情爱, 或许最终也会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对于毕加索来说,女人终归是要为他的艺术而牺牲的。

她们成为滋养他艺术土壤的水分, 也会在枯竭干涸后被他所抛弃。

女人们出现在毕加索生命中不同的阶段, 带着自己的壮阔、温柔甜美,或是猜忌, 为他找到画笔流动的方向。

对于毕加索而言,婚姻意味着乏味的重复生活,地下的激情才是爱的真正舞台。

毕加索很快又结识了一位新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