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男性情感话题

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吴显荣:“刀光剪影”17载 围着乡亲健康转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2日6时讯 从土里刨食的农村娃到队上第一个学医的大学生,吴显荣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走出了农村,但毕业后他却又一心扎回了家乡,成为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最初医疗条件有限,科室只能开展简单的清创等手术,他就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不断精进医术;学科发展受限,能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限,他就广招人才,细分科室,根据患者需求有的放矢……从2002年来到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到现在,17年来,他从一名外科医生成为外一科的主任,也带领外科创建成为沙坪坝区重点学科。说起十几年的坚守,他的回答很简单,“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能为乡亲们看病我就很满足了!”

吴显荣医生 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哥哥因小儿麻痹症去世 作为队上第一个大学生他毅然学医

提起学医的初衷,吴显荣的眼神黯了一下。最初他决定学医是希望患小儿麻痹的哥哥可以过得更加轻松一些,可是哥哥在17岁时,就因病过世了,这也成了埋在吴显荣心中的一根刺。每当他在学医途中遇到困难时,这根刺就会长出来,提醒他踏踏实实精进医术,好好照料病人,让更多像哥哥这样的人可以缓解痛苦。

吴显荣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他三岁的哥哥从小又得了小儿麻痹,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过得更加捉襟见肘。因为家里经济状况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哥哥的病只能一直拖着。在吴显荣的记忆里,在他和小伙伴在外边玩耍的时候,哥哥大部分时间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

“如果能及时治疗的话,哥哥应该是可以走路的,也不可能走得那么早”,回想着这些,吴显荣不免痛心。于是,高考结束,当他成为队上唯一一名大学生时,他毅然选择了学医:“当时家里人知道我想学医,都特别支持,我妈跟我说,‘好好学,别让其他人遭你哥哥那样的罪!’”

工作进修忙不停 30岁成为外科主任

如今,吴显荣可以说是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的“金字招牌”,但是在来医院之初,他还是从医经验不足的小透明。2005年,在吴显荣30岁就成为外科主任时,不少老资历的医生难免不服气,不过他却凭借医术让大家心服口服。

当时科室突然收到了一位14岁的病人,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腹腔积血,怀疑是脾脏破裂,急需手术。可那会科室里能做这个手术的也就一两个医生,但都抽不开身。眼看病人情况危急,转院也折腾不起,于是吴显荣决定由自己带着几个年轻的医生进行紧急手术。

这个年轻的科室主任能行吗?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怀疑。可是一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后续病人康复良好,顺利出了院。

第一次手术就这么顺利?事实上,这既不是吴显荣运气好,也不是他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手术。

原来,为了进一步精进医术,2005年,他就争取到了去大坪医院进修的机会。在创伤科进修学习的一年时间里,他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都有了大幅提高,仅这类手术就顺利开展了二三十台。只是进修回来后,他第一次在科室开展这类手术。知道原因后,原来还持怀疑态度的大家彻底服气了。

疑难病例讨论会 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除了勤学苦练精进自己的医术外,吴显荣对科室建设也有自己的思考:“让患者信任,最终还得靠医术。所以这就不能仅靠一两个医生,而且科室所有的医生都要有具备这个学习能力,有自己的特长。”

在传帮带年轻医生时,他也有绝招,那就是根据每名医生的情况,为他们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为他们多争取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此外,还规定了定期科室学习时间,让科里医生定期分享。

在这样的培训下,年轻医生们进步飞速,目前科室的12名医生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而且有已经成长为副主任医师的。

从大外科到科室细分 业务围着乡亲健康转

从最开始的大外科到现在的科室细分,成为沙坪坝区重点学科,吴显荣始终坚持科室的建设要结合乡亲们的健康需求。

此前,外科是一个大科室,只能开展胆囊脾切除、胃穿孔修复等业务,骨科基本上没有起步,只能开展基础的清创包扎等。但那会青木关周边分布着很多采石场、煤矿厂和精加工企业,工伤和交通伤患者就占到了外科门诊病人的70%,大外科已经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2009年,外科细正式细分为外一科和外二科,外一科主要以创伤治疗为主,其中脊柱、骨盆、关节等手术也成了外一科关注的重点。

带着科室医生查房 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近年来,随着骨质疏松等患者的增加,自2012年起,外一科又增加了针对腰椎粉碎性骨折、腰椎肩盘突出、椎体骨折等医疗服务。从开刀手术到微创治疗,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周边患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今年30多岁的患者程华(化名)和家人就是吴显荣的忠实粉丝。原来,程华曾患皮肌炎,因服用大量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没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卧床达3年时间。从残联得到了这个情况后,吴显荣立刻带领科室彭波和周华标医生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上门探视。看着这个年轻人在病床上挣扎,吴显荣积极和康复科协调,展开了一场爱心救助行动。

入户看望程华(化名) 沙坪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图

在充分了解程华病情后,吴显荣主刀为他进行了单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还协调康复理疗科定期到病人家中对其进行肌力、关节活动。终于在这样的悉心照顾下,瘫痪三年的程华终于站起来了,也给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

“有时候出去见到病人或病人家属,他们都特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那会,我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对此,吴显荣说道。

自费买书报班学习 “医生要终身学习”

“医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只有这样,医术才能不断提高,科室整体实力才能越来越强,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吴显荣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在吴显荣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个腕关节模型,已经被他摸得发亮了。除了摆弄模型,办公室、家里都有厚厚的一叠医书,他手机里还下载了不少医学APP。最近闲下来时,他都会在“唯医骨科”APP里学习关节置换术,这是他花了700多元买的50多节网上课。“现在用手机学习真的方便多了,里边视频、案例啥都有”,趁着午休时间,吴显荣看得津津有味。

正在用手机学习的吴显荣 摄/马甜

在学习上花钱,吴显荣一直大手大脚。就在去年7月,得知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术对治疗患者慢病疼痛有显著效果,北京开了培训班时,他还花了几千元自费到北京学习。后来学成归来,病人反响不错后,他又争取到医院的支持。今年5月,参加了在重庆开展的高级培训班。

为什么非得这么折腾,好好休息一下不好吗?“医学本身就是不断在发展进步的,如果你放弃了学习,那你该怎么和信任你的父老乡亲交代?”这是吴显荣的坚持,也是他多年来的一颗初心。(文/马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