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儿子爸爸丈夫

大学生延迟消费意愿下降 专家认为风险防控培训更重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讯 近日,各大学陆续迎来新生。在新生们欢天喜地迎接校园生活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忙碌起来,校园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学生金融素养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成为学校和金融机构开学季的重点工作。

  当今大学生的金融消费观是怎样的?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显示,大学生延迟消费意愿略有下降,而更加倾向于即时消费,其中全日制学生延迟消费的意愿最低。

  延迟消费降温、即时消费兴起,根源在于消费群体的变迁。业内人士表示,当前,95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物质条件丰富、没有饥饿经历,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存钱的兴趣不大,更愿意活在当下。近年来,分期乐、花呗、白条等分期消费工具先后出现,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种消费心理的变迁。通过分期消费,消费者不必因单笔支付金额过高而放弃购买,从而更容易实现即时消费的目标。

  专家认为,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消费者延迟消费意愿下降不是坏事。而要充分满足他们的即时消费需求,消费信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可能会趁机扰乱市场。所以,要增加合规消费金融产品供给,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指出,对于大学生金融消费来说,应引入更多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为学生消费群体提供更多、更充分的金融服务。比如,部分金融机构开展校园业务动力不强,可以考虑与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充分发挥后者的技术、运营优势及服务年轻人群的经验,更好地进入校园。

  事实上,当有充足供给的正规信贷产品时,包括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合理选择。调查显示,有71.37%的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考虑了自己的偿付能力。另外,消费者在贷款知识如贷款利率、还款方式、贷款期限对利息的影响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8.05%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

  黄震呼吁:“对学生信贷消费应积极开展金融启蒙、金融教育等课程,尤其是对于风险防控的培训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